編者語:以人為本的意識的養(yǎng)成,是一個世紀工程,不需要大張旗鼓的直面宣揚,只需上到國家下到平民將此觀念深入人心。礦工的生命什么時候不被用人民幣去標價,什么時候不再計入利潤計算的公式,那時國之安康,人民幸甚!
2010年21日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這天中國降半旗,為在玉樹那些逝去的生命,這一天各大報紙全部褪成黑白色,封面“中國志哀”
為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和哀痛。這一天中國各大網站全都喧囂不再,不再有MV,不再有花俏視頻,不再有電影在線,有的只是黑白雙色的沉寂。就連電視新聞也多了許多的死寂的場景,為表達對那些曾經生活在玉樹因震離開的生命的尊重。
看著一幅幅感動的畫面,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景,我內心波潮云涌,我才意識到,原來生老病死的規(guī)律有時候也不管用,原來生命可以這么頑強,頑強到6旬老人和四歲孩子被困123小時后獲救,原來生命也可以這么脆弱,一場地震過后兩千多人喪生。兩千多個生命就這樣在地球消失了,在后人的記憶中我想記住的就是這么個數據和和有這么個事故吧,而不管逝者曾經有錢或沒錢,不管成功或失敗,不管幸福或不幸福。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我們煤礦安全,煤礦安全不僅是屬于企業(yè)的大事,更是屬于員工的大事,因為一旦事故發(fā)生,所謂家庭所謂財富所謂精湛技術就都與自己無關了。
鶴崗新興煤礦已故員工中有隊長也有技術員,王家?guī)X透水事故已故人員中有很多工程技術人員,而這些都隨著人的離開褪去了色彩失去了意義了。所以不管煤礦企業(yè)還是個人,都應該把“活著”放第一位,煤礦企業(yè)制定安全政策和管理辦法應該以尊重生命為出發(fā)點,從班前宣傳、班中保障及發(fā)生事故時候的緊急救援三方面入手,而不是圍繞圍繞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和生產效益等一系列的主題來制定。而我們煤礦工人要做的就是明確“生命一去,萬事成空”的道理,為生命我們可以膽小甚微,為生命我們寧愿少出點煤。
為生命我們可以讓度進尺。總之,以人為本,尊重生命方能真正做好煤礦安全工作,做到安全人,安全崗位,安全工作安全礦井。
上一篇:他,用心譜寫安全的音符
下一篇:饞嘴狐貍與安全冒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