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基層采訪時,聽到隊上職工為了一盤大繩的去留而互相炒作,辯解的起因是因為關系到安全生產的問題。話題一個是為了節約成本,一個是為了安全生產。最后,隊長發話批評了為節約成本而忽視安全生產的職工,并立即要求將大繩換掉。
筆者不禁為這位隊長的正確做法叫好。目前,各個企業單位都在想千方、設百計,朝著年初制定的生產經營目標拼搏邁進。其中降本增效不失之為一種好的做法。但絕對不能建立在不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如果是這樣將大錯特錯,企業單位的掌門人也必將戴上玩忽職守的帽子,最終必被職工所彈劾。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要求人們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和工作責任感,熟練的勞動技能,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教育體系,完善的安全法規制度和嚴格的監督機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有效的安全防護設施等。而且這些條件將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為此就必須不斷地花費成本進行投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也曾強調:發展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所以,筆者認為,安全生產決不能怕掏成本,要舍得投入,科學投入,堅決消除錯誤的認識和做法。筆者建議一是黨政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主動靠上去親自抓。二是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三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夯實安全根基。四是繼續深入推行QHSE管理體系,按標準施工。五是加大標準化培訓力度,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等等。只有這樣,職工才能更好地“上標準崗,交標準班,干標準活”,才能放心、安心工作。希望有關領導正確對待安全與成本的關系,深謀遠慮,給職工吃一顆安全生產最起碼的“定心丸”。
上一篇: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下一篇:安全工作要“謹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