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排球的人都對“短平快”這種快攻打法再熟悉不過,投資商也信奉投資少、歷時短、收效快的“短平快”生意經。用少的投入換多的收益本無異議,可筆者卻發現有個別站段在安全教育的過程中也追求“短平快”,卻忘了“安全路上無捷徑”的古訓。
且看:短——教育時間短。新職工進入企業,培訓的時間一壓再壓,長則一周,短則三五天,便匆忙安排上崗,日后便用考試代替了教育。平——教育模式固定,不能推陳出新,甚至連考卷也是“一卷百用”?臁鹿拾咐逃龝粠Ф^,要么開成了故事會,要么壓根不開,用職工簽名代替,之后存檔了事。試問一句:如此“短平快”式的教育培訓,讓職工怎能做到業務素質提升,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呢?
安全教育的初衷是通過思想理論教育、事故案例教育等手段,強化職工在作業過程中“我要安全”的意識。走“短平快”的路子,最終只會讓職工和企業遭受損失——這種做法無疑是在和安全“講價錢”!安全問題大于天,不像物品有價可循,它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和企業的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安全教育重在平日,教育手段也要不斷創新。只有把安全教育做細了,做活了,做久了,方能構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
上一篇:抓安全謹防“掉棒”
下一篇:安全“回頭看”更需“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