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段一次交班會上,段領導問一車間負責人,職工反映的問題解決了沒有。車間負責人回答,好像處理了。一聽此話,段領導嚴肅地說,你到現場看過沒有,好像的說法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聽聞此事,筆者在為這位段領導叫好的同時,同時也為鐵路安全生產中存在類似現象而擔憂。有些職工在作業時,不能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制度,感覺好像差不多,從而簡化作業程序,造成眾多事故隱患;有些干部在安全管理中見到違章違紀,簡單說說,不調查、不研究,以為好像整改了,隨后就聽之任之,其實問題還在那里,并沒有什么改變。
這種“好像”現象存在的原因,有的是當事者存在僥幸心理,總以為不會那么巧就出事。一次次的僥幸,使簡化作業演變成了“慣性”違章,埋下了隱患的種子。有的是管理者作風不實,不深入現場調查,而是坐在辦公室里想當然,制定的一些措施貼有“好像”的標簽,與現場實際情況脫節等等。
安全是鐵路運輸之根本,而“好像”則是安全生產的大敵。要杜絕“好像”現象發生,首先應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并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完善,讓現場作業有法可依。對作業者而言,在生產中要堅決杜絕“好像”的臆測,每一次作業都要嚴格執行所規定的制度。須知,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次不以為然的“好像”,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經過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活動,我們理應做到時刻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變,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危機感,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讓“好像”現象遠離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