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形式上的熱鬧,力求工作中的實效”。這是筆者近日在某單位“安全生產月”活動工作安排中看到的一句話。在為之叫好的同時,筆者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各單位都要結合生產實際開展一些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安全活動,比如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講與辯論會、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對于進一步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大有裨益,應該說這是好事。但是,我們有的職工參加這些活動像“趕集”,看熱鬧、圖新鮮,活動來了熱熱鬧鬧,活動完了冷冷清清,把活動當節日過了。
究其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活動開展過多、過于集中,任何事情一旦多了就濫了,職工今天參加一個活動,隔幾天又參加一個活動,剛開始時都能認真對待,多了難免就倦了、厭了,參加活動時就有可能是一種游戲的心態,活動看起來很熱鬧,實質上職工心思根本沒放在這上頭,活動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因此,“不搞形式上的熱鬧”值得提倡。
筆者認為,我們在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時,更要注重安全活動的“質”,而不要只單純追求活動的“量”。要把活動安排得恰當適量,比如有些活動不一定非要集中在“安全生產月”才開展,平時也需要安排一些針對安全生產的活動。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的過程,“安全生產月”就是這個過程中有利的載體,如果把它當“節日”一樣過了,就背離了活動的初衷。
上一篇:安全生產切莫唱“獨角戲”
下一篇:金色六月,放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