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安全生產月”活動又開始了,大街小巷,安全條幅,花枝招展,隨處可見;ㄙM多少不說,效果如何,卻很難說!鞍踩a月”活動需要營造一種良好的安全氛圍,這本不足為怪,可是在很多基層職工的眼里,“安全月”僅僅局限于發發文件,掛掛條幅,貼貼安全用電宣教圖,查查違章,殊不知,這并不是開展“安全月”活動的初衷。
安全管理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必須“丁是丁,卯是卯”來不得半點虛假,“安全月”活動,關鍵在于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很多安全隱患,只要及時發現,解決起來并不難,成本也不高,許多事故是“事在人為”的,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么為什么還是頻頻發生呢?
一方面,部分員工缺乏“我要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工作中存在麻痹、僥幸心里,另一方面,管理工作不到位。筆者認為,“安全月”活動要從職工教育入手,標本兼治,要正確認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形式、走過場,要根據不同崗位,有針對性地開展輪訓工作,把理論考試與崗位實踐相結合,或簽訂“師徒合同”,由安全意識強,技術水平高員工,幫扶安全意識淡薄的同志,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引導職工提高自身技能,從而使“安全生產月”活動取得成績,結出碩果。
上一篇:應月月都是“安全生產月”
下一篇:莫讓安全生產月“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