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個經常被人們不斷提起的話題。筆者作為抓安全的具體人員,更是深知“安全”二字的沉重和內涵,即便如此,在我們天天說安全,月月話安全,年年講安全的表象背后,誰敢說自己不存在絲毫的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但是也正因為存在這些許的僥幸和一絲的麻痹,為日后給我們帶來的往往是悔之莫及的遺憾,往大處說,對國家是巨大不可彌補的損失,往小處講,對家庭是揮之不去的悲劇。
時至今日,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是筆者還是忍不住想告訴大家,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年長的一位同事,四十多歲的樣子,因為相互熟悉、熟知,因此每當想起此事,帶給我的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心靈震撼。
他是我們單位的職工,曾經的先進工作者、工會積極分子,上級部門認定的科技創新獎特等獎主持人。平日里給人的印象屬于那種少言寡語、默默無聞,為人處世低調、謙卑的哪種類型,但是對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向來容不得半點馬虎,總是認真細致地予以圓滿完成。也是正基于此,在單位里,無論上至領導,下至普通職工,人緣好、易相處、不得罪人,那是自不必多說了。
正是這樣一位好同事,竟然在前不久的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中,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記得是當天早上剛上班時,推開科室的房門,還未來得及坐下,便得知噩耗,當時瞬間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萬分堵得慌,怎么可能啊!這么好的一個人,說出事就出事啦!?接下來容不得細想,主管領導便心急火燎地通知我,一同前往殯儀館探個究竟。當我們到達殯儀館時,第一眼便見到了死者家屬,簡短的慰問過后,在詳細詢問家屬事故的前后經過中,也許是回憶再一次刺痛了家屬的內心深處。死者妻子在眾人的攙扶下已泣不成聲,悲痛之余甚至一度出現了昏迷。說到這里,試想一下,一個二百余斤,身體健康的人倒下了,肇事車輛擋風玻璃幾乎完全碎裂,事故現場的慘烈可見一斑。但是事故背后留下的是孤苦無助的妻子和年僅十二歲還正處于撒嬌時期的孩子!上有老,下有小,接下來的日子怎么度過?此情此景,在追究誰是誰非已無關緊要,相信法律會給人一個公平公正的處理,但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位可敬的好同事,至此陰陽兩隔。
在給同事開追悼會期間,在場的人無不潸然淚下,扼腕嘆息,關系比較要好的同事更是灑一把難過的淚水,直嘆“這么好的人就這樣走了,可惜,可惜啦!”不少同事、領導也止不住地說:“當時下班回到家,吃過飯看看電視早點睡覺也沒有這個事兒啦!”是啊!也許只有這樣,所有的親朋好友的遺憾、惋惜和傷心會少一些、再少一些!
危險可謂是無處不在的,換句話說,只要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危險無時無刻始終都潛伏在每個人的身邊,比如說,在家里應該注意電源、燃氣的開關,以及門窗鎖具是否完好無損,家中如果有孩子,還要特別注意剪子、菜刀等之類的尖銳物品,或者是藥品。一些小零小碎的物品更要存放在孩子不易伸手拿到的地方。出門在外,我們還要注意車輛、行人,夏季防暑、冬季取暖等一切可以聯想或涉及的危險因素。以及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并認真執行的相關安全措施、操作規程,和天氣變化帶來的影響,防火、防溺亡等等。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懂安全”,將“安全”作為一種生活常態,而不僅僅是把“安全”二字掛在嘴邊,用實際行動、用安全理念、安全意識,時刻保護捍衛自己的安全。讓安全警鐘在心中時刻常鳴。那么我們就能夠和危險說再見,和傷害說拜拜,幸福就會相伴永遠。
上一篇:安全管理“十全十美”
下一篇:常在河邊走,也能不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