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語有云:“龍眼識珠,鳳眼識寶,牛眼只能識青草。”這句話放在安全檢查中也同樣適用。
生產經營的每個過程與細節中都有可能存在隱患,只要稍有疏漏,隱患就會出現在我們身邊。隱患有大有小,有時候由于疏漏,員工與隱患“朝夕相伴”而不自知,長期之后甚至對隱患的存在“習以為常”。這個時候,作為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檢查人員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突出了。
安全檢查活動有“明”有“暗”,但強調的都是讓檢查人員親身體驗現場工作環境,憑借雙眼找出可能存在的隱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可以發現兩種情形,一種是檢查人員慧眼識“珠”,看破了風險;還有一種就是空瞪牛眼,白跑了一趟。
近日,國家質監總局到內蒙古礦山某企業暗訪,發現竟存在礦井下一氧化碳超標不報警、排風扇尚未開封使用、應24小時值班的監控室無人值守、安全隱患記錄涉嫌造假等種種隱患。照理說,如此明顯的漏洞肯定與相關安全規范相悖,有著巨大的差距,但企業安全監督人員卻毫不上心,對此熟視無睹,空瞪牛眼偏不作為。
龍眼識珠,鳳眼識寶,在安全檢查中被發現的這些“珠寶”,往往就是對員工的一次潛在救贖;而以敷衍的態度對檢查潦草應付,無視隱患,瞪著“牛眼”貌似專注卻不認真,則不僅是瀆職,也是對員工生命和企業安全的不負責任,發生事故或“穿幫”之后只能追悔莫及。
上一篇:安全謹防“物積效應”
下一篇:從蒼蠅的“復眼”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