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出名的案例,大致意思是:在某公司的一個角落里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個活動梯子,用時支上,不用就移到拐角處。同時,為防止梯子倒下砸人,工作人員在梯子旁寫了一個小條幅:“請留神梯子注意安全”。一天,外方來談合作事宜,他們留意到這個梯子和旁邊的小條幅,駐足良久。外方一位專家提議將小條幅修改成:“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這個案例大家都認為是在講安全,區別在于:前者僅僅是提醒,后者則是把梯子倒下砸人的潛在危險徹底排除了。
對此筆者并不贊同,豎放、橫放,梯子都在哪里,梯子躺下,被砸到頭的危險沒有了,但是,被絆倒的危險卻加大了,安全的隱患并沒有真正消除,只是以另外一個方式潛伏了下來,這樣的安全工作是膚淺和不負責的。
在安全工作研究中,人們發現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有1000個事故隱患。要想消除一起嚴重事故,就必須把這1000個事故隱患控制住。只有消除隱患,才能避免事故。而要真正消除隱患,簡單地“挪一挪”、“換個方式存在”顯然是危險的。
要從根本上消除隱患,就要強化安全責任意識,讓大家都知道“梯子”在哪里,真正把安全放在心里,營造一種安全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使所有人形成一種安全思維定勢,把搞好安全管理作為出發點和終結點。通過強化安全責任意識,提高員工安全修養,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使每一名員工時刻把安全放在心中,想在腦中,干在手中,人人講安全、懂安全、重視安全、關注安全,把“零傷害、零損失、零事故”作為安全生產追求的目標,從而實現個人無違章、崗位無隱患、班組無異常、單位無事故。
所以,梯子放哪里不重要,重要是的心里有沒有梯子。
上一篇:“兵兵相互”需警惕
下一篇:安全工作需“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