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元月13日,故縣人迎來了新年的第一份賀禮,臉上笑開了花。全局干部職工高揚科學管理大旗,手執安全長劍,櫛風沐雨十余載,實現了安全生產4000天。
4000天,這絕不是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它是故縣人在深山中磨練的長劍,是揮舞在水電崗位上的彩虹,是鑄就在心坎上的豐碑。
1996年的1月31日,對于故縣職工來說,是安全生產史上揮之不去的痛,一場事故終止了該局的安全生產記錄。陣痛之后,故縣人勵精圖治,變壓力為動力,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他們如履薄冰,如臨深淵,4000個日日夜夜里,歷屆局領導嘔心瀝血、全體職工不懈努力,為之傾注了艱辛的汗水和努力,終于走過了不平凡的4000天。
講安全 以人為本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要想做好安全,必須使全局職工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樹立安全是天,安全就是生產力、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故縣局歷屆領導班子從細處著手,深處挖掘,培養一種安全文化,營造一個安全生產的良好環境。結合不同階段安全生產的重點,有針對性地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制作標牌和宣傳欄,每期的黑板報也增加了相當分量的安全生產內容。從辦公樓大廳每天跳動的安全生產電子顯示牌到后勤中心車隊的“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以及 “做安全點點滴滴,保安全時時刻刻”;從“安全生產你做到了嗎”的提示牌到辦公室外的溫馨提示欄;從防汛值班樓的“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到水電廠的“安全生產重于泰山”再到壩前三文魚養殖場的各種安全生產標示。從單位到分場,從科室到班組,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無處不在。它無時無刻不在提示著:安全生產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安全為切入點,全面提高職工安全意識。每年年初,安全工作會必是全年的第一個專題工作會,明確安全目標,落實安全責任和安全措施,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這也向全局職工表明: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沒有安全其他工作無從談起!
在這種理念的基礎上,工程管理分局結合實際,分階段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汛前、汛期和汛后安全知識培訓及各個工種的專業理論實踐培訓。水電廠持久開展了技術比武和“千次操作無差錯”、“百份工作票無差錯”、“黨員身邊無事故”、“黨員身邊無障礙”等活動,庫區管理分局進行了水法、防洪法、消防法等宣傳。安全防范意識在職工的心里牢牢扎下了根。
以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為載體,提高職工技能水平。加強崗位練兵,舉辦多種形式的知識競賽及技術比武,堅持“學中干,干中學”。水電廠把安全知識培訓的課堂搬到了施工現場,采取現場講解、現場提問、現場剖析等辦法,提高了應急防范能力。工程管理分局的培訓內容在崗位上落實、培訓基本功在崗位上提高、培訓效果在崗位上體現的“三在崗”培訓制度,對提高職工安全技能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年組織的防汛演習,不僅是對防汛設備的檢查,也是對全局防汛人員防汛意識、應急能力、現場處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水電廠的設備預試、工程分局的反事故演習、后勤中心車隊的百日安全賽、庫區管理分局開展的“三位一體”執法綜合演練以及各種設備演練也成為各單位每年的必修課。10多年來,共組織各種安全知識培訓班70期,組織勞動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 30次,培訓人數達到1000多人次。
抓安全 制度優先
有序的安全生產秩序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基礎。故縣局實行目標管理,修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網絡,完善安全考核機制,使安全管理逐步邁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不缺崗、不斷線”的良好運行狀態和“層層抓,抓層層,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故縣人在生產中總結,在探索中發現,在總結中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涵蓋了全局安全生產的各個方面,先后制定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各種操作規程和工作流程140余項,完善了《重(特)大事故處理應急救援預案》等。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完善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了局、二級單位、班組三級安全生產網絡和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把安全管理的觸角逐漸滲透到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在安全網絡完善充實中,注重把工作中責任心強、業務能力精的職工吸收到安全網絡中,使其充分發揮 “安全生產指揮員”、“事故處理消防員”、“工作現場搶險員”的作用,大打群防群治“全員皆兵”的安全生產大硬仗。
另外,他們還完善了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考核制度,設立了安全生產獎勵專項基金,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處處嚴格,招招科學,獎罰分明,行之有效。如今,每季度的安全大檢查、定期的用電、消防安全大檢查,不定期的各種安全專項檢查已經成為該局安全生產的有效監督機制。開展的“無傷害班組”創建活動、 “百日安全無事故”、“反習慣性違章”等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成為安全生產中一道無形的屏障。
防汛工作是故縣樞紐的工作重點,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工程管理分局先后制定完善了《故縣水庫大壩巡視檢查制度》等20余項管理制度和涵蓋運行、操作、檢修、監測及養護各個方面的規章12個。加強日常巡查,嚴格按照規程要求定期對每個觀測項目進行觀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按時編制《觀測月報》和《觀測年報》;對查出的60多條大壩裂縫進行了編號建檔,定期觀察變化情況;建立了完備的設備技術檔案和工程檔案。
電力生產是故縣局的經濟支柱,也是安全生產的重頭戲。多年來,他們結合國家部頒標準并根據自身特點,以規范化管理為契機,從標準制度建設抓起,緊緊抓住缺陷管理的關鍵環節,把管理向細節延伸。先后整理并匯編了10余萬字的24個分冊的水電廠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編寫了《事故匯編》,實行了運行、檢修“1+1”巡回檢查制、責任追究制和設備管理專人負責制,建立了設備檢修質量追究制度及設備消缺質量跟蹤制度,從而使安全生產有了制度上的保證。
為加強安全管理,后勤中心車隊先后完善了車隊業務學習制度、檢車條例和車隊綜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安全生產和安全教育有章可循。同時,堅持每月一次的安全例會、每周的安全碰頭會,長年深入開展“一幫一、一帶一”活動,即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和年輕的駕駛員結成對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定期開展業務知識交流座談會,大家互談體會,共話安全。開展“安全回頭看”活動,及時查找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并改進,大大提高了廣大駕駛員的安全意識。
促安全 多措并舉
10多年來,他們把“強化管理,落實責任,扎實工作,追求卓越”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題和目標。在安全“預防”上做文章,在安全“教育”上下功夫,在安全“管理”中找突破,安全工作成績驕人。1999年榮獲“全國水利系統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連續四年榮獲河南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連年被黃委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黃河工程管理先進單位”、“全河百日安全賽先進單位”,車隊榮獲“河南省安全生產優勝班組”,水電廠榮獲 “洛陽地區調度系統運行管理先進單位”等稱號,大壩被黃委專家組鑒定為“一類安全壩”。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在安全管理方面,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14項,地市級榮譽稱號10項。
榮譽的取得,與領導的重視是分不開的,與廣大職工的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多少次,領導冒著嚴寒酷暑,與一線的職工共同解決電力生產、大壩防汛中的技術難題;多少次,領導班子成員與大家一起堅守在防汛一線,密切注視水位變化,從容地指揮調度指令的執行;為了安全,職工們披星戴月仔細巡檢,一次次化險為夷,使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了一個個細節,一組組數據,技術人員們常!敖锝镉嬢^”,爭得面紅耳赤。也正是憑著這種認真與執著,他們先后于2003 年、2005年兩次戰勝了大洪水。特別是在應對2003年2870m3/s的洪峰時,在洪水調度運用中,故縣防指共接到黃河防總調度指令及有關通知20 份,向黃河防總回復調度指令執行情況10條,下達調度指令27條,完成閘門操作122次,其中按進出庫平衡調整閘門及閘門下滑復位操作95次,做到了防汛設備完好率、可調率及調度指令正確執行率均達100%,成功戰勝了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的一次洪峰,在四庫聯調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洛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了貢獻。
安全工作無小事,在安全工作中,他們沒有抓大放小,而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點點滴滴做起,決不放過任何一個有關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細節。在每次施工項目和改造項目現場,現場你總能看到專職安全員、安全督察在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責任;在大的施工項目中,專職消防員在現場時時刻刻監督著每一道工序;遇到大規模的人員集中,如春節晚會、大型會議和大型活動,都事先做好消防、安全保衛預案,確;顒拥陌踩行。
提高設備安全是安全工作的基礎環節。在故縣人接管水電廠時,由于設備落后,事故頻發,嚴重影響了電力的正常生產。故縣人在困難面前沒有畏懼,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挑起了設備不斷更新改造的重任,先后進行了水電廠1#、3#機組擴大性大修,勵磁系統自動化改造,三臺機出口開關更新改造、勵磁系統、變電設備一次系統改、481平臺開關改造等200余臺設備的檢修和技術改造工作。特別是2002年全廠計算機監控系統改造的實施,大大減輕了運行操作、維護工作量,提高了機組運行穩定性。各類檢查中,查出設備缺陷和事故隱患5829多項,下發整改通知書232份,設備的預防性試驗次數達6000多次。共累計操作19328項,達499824條,其中影響停機、停電的重大缺陷274項,辦理工作票2566份,兩票合格率均達到100%,從而確保了正常電力生產。
工程管理分局堅持“大水不來,備汛不止”的方針,以“八個到位”為防汛工作標準,認真開展“夏汛冬防”活動,加強日常維護消缺,多年來共消除各類缺陷近600余項,保持了防汛主設備完好率、可調率達100%。2005年汛前,按照“扎實防汛練隊伍,追求卓越出精品”的精神,第一次憑借自己的力量成功進行了中孔設備大修,使防汛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進一步得到夯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這歡歌笑語的日子里,故縣人不會松懈,也沒有怠慢,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聲音仍在響徹著。為了故縣新的輝煌,他們將不遺余力地去不斷創造。
上一篇:莘縣河務局多措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
下一篇:擎起安全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