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美國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必然會想到飛機、火車、地鐵,其實在美國各地江河湖泊和沿海港口的城市,公交客運輪渡也是相當發達的。據美國紐約《船運新聞》2005年7月公布的資料,在美國幾個大城市,由政府經營、合資經營或者民營的公交客運輪渡年均客運量不低于1億8,000萬人次,其中常住人口僅50萬的西雅圖-塔科馬地區的客運輪渡客流量年均超過2,500萬人次。公交客運輪渡是美國日常客運交通運輸的重要樞紐。
這么龐大的城市公交客運輪渡系統,其安全管理必然引起美國交通運輸、社會治安、水運管理和國家安全部門高度關注。美國國家安全部門早就認識到,城市公交客運安全管理規模宏大,已經遠遠超出擁有4萬多工作人員,大批直升飛機、巡邏艦艇等現代化警用裝備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安全保衛能力。美國國務院外交事務部全國安全委員會博士斯蒂芬•弗林認為,城市公交客運輪渡的運輸時間短,班次多,客流量大;乘客五花八門,社會身份十分復雜,中間還夾雜著各色機動車輛和摩托車。如果采取航空客運的安全管理模式,必然造成人流和車流堵塞和滯留,那是不現實的。因此城市公交客運輪渡的安全管理必須走自己的路。
2005年5月17日,美國國會發表聲明指出,城市公交客運輪渡的安全管理不僅事關各個安全部門、機構和組織,應當建立一種包括經營人在內的一體化協作和共同奮斗的機制;也不只是嚴密監視更多的乘客,更多的車船,而是要不斷地擴大投入資金,引進更多的現代化安全設施和安全檢測設備,加強安全信息的匯集、分析、傳送和共享,進一步強化輪渡的安全保衛工作。
獨到的日常安全管理
美國強化城市公交客運輪渡安全管理的獨到之處,就是擁有眾多的官方、民間和各種學術、行業、技術委員會和協會的支持。這些組織機構都是圍繞著包括公交客運輪渡在內的交通安全管理,如“內河水運安全協會”,“港口沿海航運安全委員會”,“海上運輸安全委員會”,“駁船,輪渡和拖輪安全管理協會”等。別看這些組織多如牛毛,它們大多不是吃皇糧的,而是非贏利組織,靠編輯出版專業性報刊、學術論文,適當收取會員費用養活自己。
這些組織機構在安全管理、制訂法律等具體監督管理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政府和企業之間推進和督察,幫助政府強化安全管理。
但是政府機構在任何時候都是頂梁柱,尤其是在包括城市公交輪渡在內的海陸空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方面更是如此。例如由美國海岸警衛隊牽頭,各地客運輪渡的開發商、投資商和經營商代表和專家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共同研究制訂公交客運輪渡安全管理的統一標準和一體化管理規范,當然還包括相關獎懲事項,經公開討論,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后,交美國國會討論通過,成為法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便于美國海岸警衛隊隨時按照標準和規范,依法實施檢查,依法可循,有據可查。凡是安全管理不合格、不到位的公交客運輪渡公司必須受到嚴厲的經濟處罰,嚴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另外,美國海岸警衛隊還與美國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總署聯合辦公,組成一體化的城市公交客運輪渡安全管理辦公室,大幅度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他們在美國各地公交客運輪渡站和輪渡艙室內外布署監控攝錄探頭,爆炸品、槍支和放射物質的掃描透視檢測器材,擴大公交客運輪渡乘客行李和包裹的安全檢查范圍,依法隨時突擊檢查可疑分子,盡可能的擴大安全監控。相應的,城市公交客運輪渡安全管理部門的突發事件快速反應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安全保衛
“9•11”事件之后,城市公交客運輪渡成為恐怖分子的目標,這與其經營特色是分不開的:洪流般的人群,其中夾雜著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汽車和摩托車等車輛。
如何保證城市客運輪渡的正常運行,同時又能免遭恐怖分子的大規模爆炸和燃燒攻擊?首先,調動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城市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確保提供足夠的專用資金,配備和強化城市公交客運輪渡的安全設備和監控設施,增加聘用和培訓公交客運輪渡的安全檢查員。
例如輪渡艙室盡量避免豪華式裝修,設施結構簡單明了,艙室內的任何空間都是一目了然,便于警探和專業狗的檢查,這樣可以直接暴露任何無主包裹;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在車站碼頭、通道、輪渡艙室和船舷扶梯等出入口處設立遙控攝錄探頭,金屬和爆炸品掃描探測器和專業技術狗工具,嚴防危險分子把爆炸品和燃燒品偷運到輪渡上,及時識別“人彈”。而便衣警察則采用明暗兩種方式進行檢查,一種是隨時隨地抽查,一種是混在輪渡乘客中實施日夜巡視,就像偵察毒品犯罪分子那樣偵查攜帶爆炸品、燃燒品和其它殺人武器的危險分子,在最大限度內降低和縮小城市客運輪渡的種種風險和薄弱環節。
相關鏈接
美國海岸警衛隊
1967年至2003年期間,美國海岸警衛隊隸屬于美國交通部,2003年以后,轉而隸屬于美國國土安全部。海岸警衛隊的職責之一就是海事安全。
海岸警衛隊的管理對象包括所有種類的船舶:商船(包括懸掛方便旗的商船)、漁船、較大型的游艇以及軍用船舶。為保證海事安全,美國海岸警衛隊針對不同類型的船舶采取了各不相同的管理措施。對于一般的運輸船舶,主要采用提前報港的方式加強安全管理。必要時,海岸警衛隊會選擇登船檢查,以確保安全。對于運輸危險貨物的船舶進港時,除必須提供足夠的報港信息之外,美國海岸警衛隊在轄區水域內要對船舶進行全程護送和監督,直至船舶安全抵達目的港。而對于那些小型船舶,尤其是私人游艇,海岸警衛隊會采取到港口與小型船舶船主交談的方式,進行安全教育。
對于流動性很強的水上運輸安全管理,海岸警衛隊在采取上述管理措施之外,更加注重日常動態的監管,其中日常的海域巡邏是最主要舉措之一。海岸警衛隊配備了40,000多名工作人員,三種性能各異的直升機,大量的大、中、小型巡邏艇,以保證對海域巡邏的全覆蓋。為便于有效開展管理工作,美國海岸警衛隊內部也作了相應的分工,一部分負責國內海洋安全,一部分負責近海執法(主要是緝毒緝私和防止非法移民),還有一部分負責港口的安全。海岸警衛隊加強海域巡邏,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給船舶航行提供服務和協助。這些服務和協助包括對轄區內50,000多座浮標、燈塔等導航設施的管理,對航道水域情況的實時監測,航道范圍內橋梁凈空高度的實時監測,冬季海面破冰,以及交通管制等,以確保為船舶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信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海事暢通,包括保護本國10萬多條捕魚船的航行和作業安全。
眾多的管理對象和廣闊的管轄范圍,促使美國海岸警衛隊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提升管理手段,尤其是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比如推廣應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有效監控船舶的方位,便于調度船舶和事故應急反應,同時也有利于船舶及時了解港口、航道以及其他船舶的信息,提高航行效率,避免碰撞事故,甚至還有助于船舶及時調整航行路徑和航行速度。在航管服務方面,海岸警衛隊創建了11個自動識別系統,可以為船舶提供各類有效信息、導航服務和交通組織方面的援助。
對于港口的安全,美國海岸警衛隊也肩負著管理職責,包括港口設施的安全以及港口裝卸作業過程的安全。美國海岸警衛隊在這一領域主要是通過派駐工作人員到港口現場監督生產的方式進行安全監督和管理。
盡管依據法律的規定,只有美國海岸警衛隊被授權負責海事安全管理,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聯邦的各個管理機構,以及地方相關的管理部門之間通力合作、信息共享是美國航運安全、暢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基于利益的一致性和法律的完善性,美國負責航運管理的相關職能機構表現出良好的協作意識,尤其對于運輸、航行安全和國防安全,能夠充分做到信息共享、相互協作、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