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學公司(以下簡稱“陶氏化學”)是一家具有100多年歷史的著名跨國化工集團。陶氏化學非常重視工藝和設備的安全管理,秉承“責任關懷”的理念,在風險管理、應急救援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過程風險管理標準
陶氏化學將過程風險管理理論運用于安全管理之中,制定了自己的企業標準,在所屬企業中大力推廣陶氏化學過程風險管理標準(PRMS)。
對由火災、爆炸或化學品泄漏等引起的突發性危害進行過程風險管理,確定工廠設施的整個生命周期的風險評估要求,對風險進行甄別、分析、區分優先次序。PRMS對投資項目、現有設施及其變更、陶氏控股的并購和合資企業、市場開發或半商業設施的突發性過程危害均適用。
一.PRMS的主要工具
過程風險管理標準的主要工具有5個:反應性化學品-過程危險性分析(RC-PHA)、火災爆炸指數(FEI)、化學品接觸指數(CEI)、結構化場景分析(HAZOP)和保護層分析(LOPA)。
1. RC-PHA
RC-PHA是由一個多學科小組進行的為期1~2天的審查活動,內容包括:工藝化學、風險管理計劃的完整性、最差情況的假設與主要防線的設立、歷史事故、工藝變更、培訓和教育計劃、調查問卷、先期審查中所提建議的落實情況等。陶氏化學要求每隔3~5年對所有資本超過5萬美元的工廠進行RC-PHA審查,并要求所有新上任的生產負責人在上任90天后執行RC-PHA審查。
2. FEI
道化學FEI法是對化工工藝過程和生產裝置的火災、爆炸危險性進行分析的方法,該方法主要用于設計階段和周期性的第一層審查過程,著眼于危險最集中的區域。它的主要優點是:在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了設備布置安全問題,鼓勵本質安全設計,并實施更詳細的審查。
3. CEI
CEI是一種簡易的預測蒸汽擴散的方法,主要用來應對工業事故中潛在的、嚴重的人身傷害。它建立在應急反應籌劃標準(ERPG)濃度基礎之上,適用于管道破裂、容器儲罐破裂造成的溢流,及其他由HAZOP和經驗分析得到的標準事故場景。根據工業健康與安全標準,依照化學品濃度,分為3個不同的濃度等級。
4. HAZOP
HAZOP是一種系統化的分析方法,即通過逐個(逐線)審查工藝過程來分析裝置的危險性。有多種方法,如HAZOP、故障假設分析、檢查表等可進行結構化場景分析,其中以HAZOP最常用。按照高風險(工藝)過程對風險管理標準的要求,對高風險目標區域應使用CEI和FEI。而HAZOP方法對因果成對鑒別效果很好,可用于大多數工藝更改局部設計的準則。
5. LOPA
LOPA是一種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是由事件樹分析發展而來的一種風險分析技術,從初始事件開始,根據安全保護措施在事故發展過程中是否起作用(成功或失敗),分析過程是否達到要求的安全等級,并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LOPA與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比定量風險評估(QRA)所需要的時間少;可確認對各引發事件有效的保護層;可有效地分配降低風險的資源,不足之處可以通過安全儀表系統彌補。陶氏化學近年來在下屬企業中大力推廣和使用LOPA,而結構化學危險分析方法(HAZOP、故障假設分析、檢查表等)用得比較少。陶氏化學技術人員還將LOPA與故障樹結合起來使用,以使分析結果更加準確。
二.層進式風險分析
由于不同的風險分析方法花費的人力、物力不同,要求的理論水平、管理水平也不同,所以對所有設施、物質都采用復雜的風險分析方法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必要的。為了更有效地利用技能資源,陶氏化學過程風險管理使用層進式風險分析方法,整個分析過程分為4層。
第一層是對所有設施進行工藝危害分析,可采用FEI、CEI、LOPA目標值、RC-PHA調查問卷等方法;第二層是對設施的特定單元操作進行附加風險檢查,可使用因果成對鑒別、LOPA(陶氏化學對新工藝都進行HAZOP分析)、爆炸沖擊(建筑超壓)評價、HAZOP等方法;第三層是對目標工藝進行增強型風險檢查,主要是QRA的甄別;第四層是選擇少數設備進行定量風險評估。根據結果分析的組合和事故發生的頻率來進行選擇,QRA集中于高;顒。分析過程次序是從簡單方法到復雜分析,從較低水平的管理到較高水平的管理,從對所有物質到精選的少數物質。
事故管理與應急響應
為了隨時應對生產中可能發生的問題,陶氏化學建立了完善的操作規程管理系統(ODMS)。
1. 應急預案
陶氏化學各廠均編制了詳細的事故應急預案,每個分廠、每套裝置都制定出書面的事故應急預案,并對預案進行演練,驗證其可靠性,同時為應急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和資格認證。
陶氏化學還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測試。每年對各工廠的輪班人員、每套裝置應急預案的運行情況進行4次模擬測試。模擬測試內容包括:實時事故、假設最壞的或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潛在事故的風險評估。參與人員包括:社區、消防與救護服務部門、執法部門的人員及互助合作伙伴。演練后還會對演練情況進行評估,對參與者的意見進行總結,并記錄在案,作為指導下一步事故應急響應行動的文檔資料。
根據陶氏化學責任關懷的社區知情權與應急響應準則(CAER),陶氏化學會與周邊社區針對急性風險(如泄漏、火災、假設最壞的情況)、慢性風險(如排放物、廢物)等有關事項進行對話,回答社區咨詢委員會關心的問題。陶氏化學在工廠和周邊居民社區之間設立隔離帶,栽植樹木,并定期邀請周邊居民參觀廠區,以促進相互理解。
2.應急響應中心
陶氏化學應急響應中心可以對重點區域實時視頻監控,擁有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使用Safer Realtime 事故應急系統軟件,根據便攜式無線濃度檢測儀的實測數值,通過GPS全球定位系統,對報警地點實行快速定位,并根據事故物質和天氣狀況等條件進行事故模擬,然后快速出動合理的應急力量。
例如,陶氏化學加西分部的應急響應中心地點選在距離裝置較近但比較安全的地方,在發生無法控制的重大事故時,這里將是現場應急人員最后的撤離地點。加西分部應急響應中心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接警中心,一天24h值班,地下一層為應急指揮部,設有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席位和專線電話,可以直接與相應的部門聯系。每天安排公司有一定經驗的高層領導值班,作為事故應急響應總指揮,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召集各部門負責人就位,召開聯席會議,通過各相關部門的專線電話,直接下達指令。依據預案,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協同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行動。
3. 緊急警報級別
緊急警報分為4個級別:
準備待命警報:存在潛在危險,應急人員處于待命狀態。
一級警報:發生小事故,事故影響僅局限于本裝置,由現場應急人員進行處理,不激活應急救援指揮中心(EOC)。
二級警報:發生重大事故,立即激活EOC,啟動應急預案,由EOC統一指揮。
三級警報:事故影響超出現場資源所能控制的范圍,應向外部救援力量求助。
4. 應急救援器材中心
應急救援器材中心配有裝備先進的消防車、救護車、應急救援車、應急指揮車等,并擁有自己獨特的堵漏技術。
5. 應急響應組織與人員配備
陶氏化學的應急響應組織精干高效,按照應急救援的需要,應急隊伍配備了不同級別、不同專業背景和工作閱歷的人員,他們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專業培訓后才能上崗,并保證每年接受一定學時的培訓,以確保救援的實際效果。
陶氏化學應急響應隊伍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各地,可以通過美國和加拿大化學品運輸應急中心與陶氏安全部門及其他有關人員來啟動應急響應行動。陶氏化學的應急響應中心還為企業外的其他地方發生的化學事故提供免費的應急救援服務。
上一篇:國外交通安全教育
下一篇:美國的災害緊急救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