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永興,男,1945年11月生,山西人?哲姷谝谎芯克呒壒こ處,原副所長。l968年畢業于空軍工程學院,曾在空軍航空兵部隊長期從事飛機維修和航空安全工作。1976年起參加飛行事故調查。1986年起在空軍第一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曾任科技處長。1996年起為“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發表《一個威脅安全的潛在因素:人的錯誤》等40余篇有關航空安全方面的論文,撰寫《飛行事故撿查方法》等著作。
30多年的航空安全工作生涯中,姬永興積累了40余起飛行事故現場調查經驗,參加過一百余起事故原因和重大失效分析。他曾和美方專家共同完成“黑鷹”直升機飛行事故調查,查明機件失效的確切原因為美方產品加工制造質量問題,為此美方賠償300萬美元。
20世紀80年代以來,姬永興獲“渦噴消防車”等2項國家發明獎,7項軍隊科技進步獎,有6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科技處主持下,他和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一起與長江海事局、上海保華電子公司等單位合作,研制出“氙燈新光源船用搜索燈”、重大事故現場“搶險救援用大功率遠程照明燈”、重大事故救援用“現場實況圖像傳輸裝置”等。其中和深圳威迪泰通信技術公司合作研制的每秒傳輸25幀彩色數字圖像的“現場實況數字圖像無線擴頻傳輸裝置”,在“非典”期間,被用于小湯山“非典治療定點醫院”內部和外界之間信息交流的傳輸裝置,發揮了很好作用。該圖像傳輸裝置還參加了“神舟”5號飛船返回艙再入大氣層后的著陸搜救工作。裝載于搜救直升機上的該裝置,將主降落傘張開后的返回艙的下降狀態、方位、著陸接地狀況等圖像信息和機上人員的語音報告同步傳輸給搜救指揮中心,使中心能夠成功組織快速救助。
姬永興在安全生產專家組的工作中倡議開展安全科學技術的理論研究。他認為,安全科學技術理論深刻揭示出了復雜系統的安全性本質特征,高度抽象和概括了復雜系統的安全運行規律,其理論體系一旦形成會對人類的安全生產活動產生重要的指導作用,也會對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舉例來說,航空活動是一個高危行業,隨著早期的航空活動的發展,必然帶來大量飛行事故的發生,在航空活動的快速發展階段同時將進入事故頻發的高峰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從事航空專業的人員培訓的發展,飛行的事故率會渡過高峰期而進入一個穩定的下降期。因此,任何一個國家的某一高危行業的復雜大系統能夠渡過事故頻發的高峰期,進入事故率持續下降的穩定期,都是上述三個要素均衡發展的結果。他指出,僅強調其中的一個要素(如管理),是不能促進系統進入事故率持續下降的穩定期的。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安全生產走過的道路證明,航空運輸的行業安全是如此,道路交通安全是如此,煤炭生產安全也是如此。
姬永興現為機械工程學會失效分析專家,空軍級專家,2001年獲國家科協“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上一篇:安全專家-徐德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