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是供電企業的生命線。供電企業黨群組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政治優勢,融入企業中心工作,黨政工團形成合力,不斷提升對安全生產的參與管理和保證監督能力,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供電企業 黨群組織 安全生產
1 黨群組織要在安全生產中找準職責定位
黨群組織的職責定位以及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關組織章程以及公司企業管理制度中早有明確。黨群組織和中心工作的關系,就是“皮”和“毛”的關系,沒有企業的發展就不會有黨群工作的發展,更不會有員工自身的發展、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物質生活需求的滿足。游離于企業中心工作的黨群工作必定是蒼白無力的。
安全生產作為供電企業中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黨群組織在其中發揮作用,這就要求黨群組織首先要找準自己的職責定位。黨群組織是圍繞人去做工作的,安全生產又是依靠人去完成的,二者都強調人本管理、以人為本。從這點來說,安全生產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和宣傳教育活動,也需要黨群組織的保駕護航。因此,按照“大政工”的原則,強調“一崗雙責”,構建安全生產全員化格局,是黨群組織找準自身安全生產職責的重要切入點。
近年來,楚雄供電局在打造“輸電大局”的過程中,結合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了各級組織和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其中對黨群系統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也作了明確規定。職責已經明確,需要各級人員的貫徹落實和執行。但是,在對相關人員進行抽查抽問過程中,仍然存在部分人員對安全生產職責闡述不清的現象。其中不排除個別崗位安全職責制定不具體、沒有結合實際,但從本質來看仍然是對自身職責定位不清楚、任務不明確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對黨群組織及工作人員進一步明確自身職責定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在具體工作中,楚雄局黨委努力從組織和制度上實現“一崗雙責”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一是在工作主體上,要求黨群干部緊密圍繞企業安全生產、依法經營去做黨工團、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宣傳工作,在會做黨工團、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也要懂安全,善管理;同時向行政人員灌輸“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黨群部門和黨群干部的事,所有‘帶兵的人’都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念,要求行政人員在搞好本職業務的同時,在黨工團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要切實負起責任。二是在工作內容上,要求各級組織認真履行安全職責,黨組織把安全生產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參加安全生產重要會議、活動,參與安全生產重大問題的研究、決策,支持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和保證體系履行職責,督促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落實好“五同時”原則,同時發揮好新聞宣傳的輿論導向作用;工會組織認真組織“安康杯”、“危險源辨識”、“千(萬)次操作無差錯”等活動,開展安全培訓、崗位練兵和勞動競賽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技能,參與事故研究和分析;共青團發動青年員工在大修技改、抗災搶險中成立青年突擊隊,開展“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崗位能手”評選表彰等活動。三是在工作機制上,做到黨群工作與安全生產工作同思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實現良性互動。把黨工團、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干部業績考核體系,同時也把安全生產工作的好壞作為各級干部和組織爭先創優的主要條件之一,實現管人、管事與管思想的有機結合。
2 黨群組織要在安全文化的建設培育中克服員工個體差異性
安全文化是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管理活動中微觀意識形態和企業全體員工安全行為方式的基礎建設,是企業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安全文化對供電企業安全生產基礎性結構建設起到引領作用,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靈魂。南方電網公司“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的理念,需要培育先進的群體意識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來實現。
2008年下半年,楚雄電網縣級供電企業共發生了2起人身觸電事故和1起生產性人身傷亡事故,事故充分暴露了當前的安全生產工作形勢不容樂觀,各級組織安全壓力巨大。根據事故分析,發現當事人都經歷過無數次培訓、考試,內外都有過一些事故教訓讓他們思考,安全工作重要性是明確的。從全局的工作情況來看,年初局黨群工作部牽頭組織了南網方略以及三級工作會會議精神的宣貫,同時還組織了督導組到基層進行檢查,聽取一線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改進管理工作;2008年11月局黨委開展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南網方略的“三牢記 五推進”主題實踐活動,其中著重強調了各級組織在推進各項任務目標完成的過程中嚴把安全關;12月開展了“冬日送暖”系列活動,各級領導及管理人員分別到各基層到變電站走訪、慰問、談心,安全問題逢會必講。
以上開展的各項工作,是必要的形式。但形式是為結果服務的,要靠結果和效果來反映。我們不由得思索,南網公司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了嗎?“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的安全理念是否已入腦入心、觸及靈魂?三起事故反映出效果不好的一面。但是,也應看到企業安全生產的文化主流是好的,員工中不斷涌現的先進模范人物就是有力的例證,他們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在建設安全文化進程中,黨群組織還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是:人是有差異的,包含個性(血型)、風格等等,人是有缺陷的動物,諸如人的惰性、社會貧富懸殊。諸如,同樣的學生、同樣的老師,一樣的環境條件,但學習的效果和差異就會顯現出來;正因為有人性的僥幸、心理壓力等等因素,才會有“捶胸頓足、悔不當初、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等等豐富的詞匯。因此,在安全文化的建設中,盡管有時各級管理者挖空心思、盡其所能,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安全生產問題。
因此,黨群組織的任務就是正視現實,積極消除員工個體差異,克服人性的弱點,使“安全文化”落地生根。當然,這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事,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必須做好前赴后繼的準備,必須安全問題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時時講。差異文化永遠存在,關鍵是如何找出其規律和特點,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做到對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人、物、事件進行可控、預控和掌控,防止不安全因素成為“慢性病”三天兩頭反復發作。“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歸根結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事故發生、最大限度地增強與“三大敵人”作斗爭這一過程的力度。
3 黨群組織要在營造制度管人文化氛圍中發揮積極作用
當前,情大于法在一定范圍內還有市場。安全生產一線發生的事故,起因必定是違章操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門之間、人與人之間,該有的流程應有盡有,制度也已完備,但要嚴格執行起來就必定會被打折扣,隨意性更為嚴重。
這一現象與中國的人文環境有關系,加之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不會釀成人身傷亡、設備事故,就給許多工作營造了很多借口。管理的標準有時摸不著、看不到,好壞不輕易顯現,有隱蔽性,往往被忽視。身處這樣一個大環境,不對等的要求和文化,就形成了一種潛在的規則,必定在價值觀上的模棱兩可。
在對一起事故當事人的了解過程中,供電所所長談到,害怕多說多管傷了和氣。以前有違章行為,也沒發生事故;都知道的事,還喋喋不休地說要加強管理,婆婆媽媽,反而傷了和氣,影響和諧關系;反映出的現象和領導看到的也許是管理者不會處事、容不得人、不講方式方法、不會團結人,也許就容納不進這個團隊。
完美的制度要有完美的員工來執行。擁有完美的員工,只是一種追求,并且是一個永無止境追求的過程,這只能是理想而不是現實。健全的制度必須有健全的文化,這就需要黨群組織去營造一個用制度管人的氛圍,去構建一個嚴格遵章、嚴格執法的文化環境。
在實際工作中黨群組織要從強化安全監督方面入手,保障和推進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執行。要平等對待一切事物,把做不好工作、工作流程不清、不嚴格操作辦事均當作事故和隱患來對待處理;經常分析管理工作,見之于思、抓之于實,求之于解,不因事情的大小或你自認為的重要和不重要作為判定標準;從細節、機制上強化企業全員的行為,統一標準、理念,不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形成這樣一種氛圍、這樣一種正氣、一種標準,說到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人情關、不敢管理的老好人就不會有市場,情大于法的局面就會得到扭轉。
4 黨群組織在安全生產中必須處理好安全管理與構建和諧的關系
黨的十七大對構建和諧社會提出了明確要求。云南省、南方電網公司、云南電網公司對于和諧社會、和諧企業的創建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并作了部署。在構建和諧企業過程中,黨群組織必須消除幾個誤區:加強安全管理與構建和諧有矛盾嗎?創建和諧只是黨群部門的事嗎?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與構建和諧相輔相成,一個是手段,一個是目標。雜亂無章絕不是統一,更不是和諧。管理就是變雜亂無章為井井有條,是實現和諧的一種途徑。在供電企業內部,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就是必須傳達貫徹上級安全生產會議、文件精神和決策并組織實施;對被管理者在安全生產方面進行思想上的幫助教育,做到上下同欲,使上級部署變為被管理者的實際行動;確保被管理者認真執行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使每個被管理者的行為符合南方電網發展和進步的需要;對被管理者,特別是“有困難”的被管理者進行幫扶,促使其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技能,更好地完成企業賦予的安全生產任務。
通過嚴格管理、大膽管理,實現企業的最大效益。而和諧,就是企業最大效益的具體體現。相反,就會使企業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形同虛設,就容易出現事故隱患,就會在實現安全目標上大打折扣。企業安全生產事故不斷,企業還會和諧嗎?企業的和諧是全方位的,缺失了哪一部分都是不行的,供電企業安全生產體系不能健康運行,必然影響到電網建設、電力營銷等其他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必須形成一盤棋的思想,創建和諧才能取得實效。
下一篇:電氣誤操作事故分析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