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安全發展已成為煤炭企業發展的主題。安全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是企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證,是煤炭企業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實現安全發展,是煤炭企業發展的前進方向;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和諧新礦區的有效途徑。
一、煤礦實現安全發展的重大意義
1、實現安全發展是煤礦工人的追求
長期以來,不論是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還是小型煤礦,重大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煤炭生產一直徘徊在礦難的陰影中。礦難的發生,給職工生命和企業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給死難者家屬精神上造成了很大創傷,給社會秩序造成了很多不穩定因素,血的教訓,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安全是事關企業發展和職工生命健康,實現企業長治久安、 基業常青的“生命工程”。實現安全發展,建設平安和諧新礦區是歷代煤礦工人追求的目標愿景。
2、實現安全發展是構建和諧礦區的內在要求
沒有安全就沒有穩定,沒有穩定就沒有和諧,構建和諧礦區必須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礦區環境。實現安全發展,既是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和諧礦區這一奮斗目標的應有之義,又是保障全面構建和諧礦區目標的必然選擇。目前,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上是較好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響礦區安全的問題和因素,如:一些礦井由于現代化水平不高,安全基礎設施較差,加之水、火、瓦斯等自然災害嚴重,對安全生產構成很大威協。這些問題的存在,有客觀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主觀方面的努力不夠,只有下決心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突破企業發展的瓶頸,才能形成安全和諧的礦區環境。因此,深刻認識煤炭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科學分析影響安全的問題和矛盾,實現安全發展管理,是構建和諧礦區的必然選擇。
3、實施安全發展是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
實現安全發展,要求煤炭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牢固樹立“保一方平安”的思想,始終把職工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把職工群眾安危冷暖掛在心上,解決好與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牢固樹立“安全無小事”觀念,滿腔熱情,實實在在解決好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做到發展為了職工群眾、發展依靠職工群眾、發展成果由職工群眾共享。實現安全發展,充分體現了煤炭企業把安全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安全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體現了對職工生命的珍視,對職工利益的重視。安全發展是對“以人為本、生命無價”理念的高度闡釋,其理念涵蓋了對職工的愛護,對民生的關注和重視,是煤炭企業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
4、實現安全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創新實踐
科學發展觀強調企業實現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注重發展的代價、發展帶來的隱患和風險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企業實現安全發展,對各級黨委政府來說,最關鍵的是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科學籌劃、科學組織、科學實施各項建設。煤炭企業發展建設,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必須把職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必須把職工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客觀規律,科學應對和解決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中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從而實現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實現安全發展,就是以科學發展為指導,總結企業的發展經驗和規律,深刻分析煤炭企業當前安全形勢,加強安全管理,杜絕瓦斯、煤塵、火災等重大事故,保持礦區穩定和諧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力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
二、煤炭企業實現安全發展的實踐途徑
實現安全發展對煤炭企業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要順利實現安全發展,就必須轉變觀念,進一步明確奮斗目標,以開創安全工作新境界的勇氣和決心,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積極制定有力的措施,探索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保證企業安全發展。
1、構建煤炭企業安全文化體系,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基礎工程
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近年來安全科學領域提出的一項煤炭企業安全生產保障新對策,是安全系統工程和現代安全管理的一種新思路、新策略,也是煤炭企業事故預防的重要基礎工程。深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無一不是與違章作業有關,無一不是與管理存在漏洞、安全意識淡薄有關,歸根結底是由于事故責任人安全素質不高。要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實現煤炭企業安全生產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宣傳科學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通過教育、引導、獎懲、營造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素養、安全意識,自覺地規范其行為。使企業的每一名職工都能成為生產和生活的安全因素,使安全成為職工的行動取向,使安全管理水平上升到“人本管理,理念管理”的境界。因此,煤炭企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構建安全文化體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職工安全綜合素質,建立自我約束機制,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基礎工程,應積極倡導和大力推廣。
2、加強企業安全法制建設,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先決條件
要建立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發展,必須堅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領導和職工的安全行為,使安全生產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產法制秩序。堅持“以法治安”,必須“立法”、“懂法”、“守法”、“執法”。“立法”,一方面要組織職工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條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訂、完善企業安全管理相關的規定、辦法、細則等,為強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懂法”,要實現安全生產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礎。只有使全體干部、職工學法、懂法、知法,才能為“以法治安”打好基礎。“守法”,要把以法治安落實到安全管理全過程,必須把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落實到生產管理全過程。全體干部、員工都必須自覺守法,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為目標,才能避免和減少事故發生。“執法”,要堅持“以法治安”,離不開監督檢查和嚴格執法。為此,要依法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監督,維護安全法規的權威性。
3、建立一支過硬的安監執法隊伍,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必備要素
建設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監察隊伍,解決安全生產監察力量不足,業務素質、執法能力參差不齊,“執法不嚴、工作不實”的問題。這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必備條件。首先,安全監察人員必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新思想觀念,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做一個政治過硬的優秀監察執法人才;其次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和運用,在實際工作中,能準確把握有關條款用法得當;再次,認真鉆研業務知識,提高現場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煤炭行業的專家,安全監察的行家。
4、嚴格落實安全責任,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基礎保障
行政手段是對企業行為的一種硬性措施,對企業起到調節和引導作用,既不影響企業的自主經營決策,又能夠實現安全生產目標,企業容易接受。風險抵押金制度可以提高企業對職工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視,有經濟作保證,一旦事故發生,對受害者家屬生活提供保障,為當地政府對事故處理減輕壓力,減少社會影響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企業要逐級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責任書要有具體的責任、措施、獎罰辦法。對完成責任書各項考核指標、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對沒有完成考核指標或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對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單位,應對該單位領導和安全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5、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基本要求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障。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企業應創造機會讓安全工作人員參加專業培訓,組織安全工作人員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單位參觀、學習、取經;可以通過招聘安全管理專業人才,提高企業安全管理隊伍的素質,為實現企業安全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資金投入。對于安全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宣傳等資金投入必須充足。同時,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監控安全生產全過程。如安裝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消防噴淋系統、x射線安全檢查機、衛星定位儀(GPS)、行車記錄儀等,把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全部應用到安全生產管理中。
煤炭企業實現安全發展是對長期傳統思維、固有觀念的革命性顛覆,是煤炭企業奮斗的目標,前進的方向,也是煤炭企業職工的共同責任。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更嚴峻的挑戰和壓力。我們要把這種壓力轉化成努力工作的決心和動力,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實現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共同開創煤炭企業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煤炭企業:用制度權威保障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