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崗位技術培訓結業考試是評價培訓效果、檢驗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長期以來,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走過場”的現象,成了制約職工教育發展的一塊短板。
參訓職工年齡層次、文化程度、學習態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會干不會說,實踐上強,有的會說,未必就能干好,同時培訓、同樣的教學,考試成績往往反差較大。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記憶力、理解能力相對不如文化程度較高的年輕人,盡管老工人技術、勞動態度綜合素質還要略勝一籌,卻難以反映在一張試卷上。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和面子,不得不放松考試,培訓考試成了“走過場”,更有甚者,干脆找人代考。這種“走過場”,降低了培訓標準,浪費了企業的培訓投入,破壞了職工教育的聲譽。
企業越來越重視職工教育,越來越需要職工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強調了培訓的有效性,成功的培訓既體現了職教部門的價值,又讓企業管理層看到了培訓為企業安全生產、經濟效益帶來的貢獻,從而取得管理層對培訓給予更多的承諾和支持。
淮北礦業集團公司職工教育有一個理念:以考促培。培訓考試采用了普教模式,制定考場紀律,一人一桌,嚴肅考風,嚴格監考,堅決地杜絕作弊。在考試管理上,突出了兩個字:“嚴”和“實”。嚴--考場紀律嚴,處罰嚴,有的廠礦對考試不合格的,或罰款或交培訓費重新進行培訓或直接待崗培訓;實--考出真實水平。制度的嚴厲約束,確實促進了考風,推進了培訓工作的發展。
在制度執行中,處罰越是嚴厲越是難以認真,若是工人考試尚能一視同仁,若權力部門權力人來培訓,監考制度就會顯得軟弱起來。而當權力人與工人同場“競技”時,又往往用雙重標準監考,使制度成了面團,考試失去了公平。監考作弊,弊莫大焉!
在考試的環節上,各廠礦都有好辦法,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依然感到有諸多遺憾,有些“經驗”實在是耐不住推敲。要改變考試“走過場”的弊端,“嚴考”之外,還需對考試的內容、方法進行改革。
一、考試內容改革
從素質教育出發,培訓應當注重提高職工的操作技能,學以致用,直接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培訓考試內容,應突出針對性、實用性,講究實際效果,記憶題與實際操作題要有一個合理的比例。培訓考試受普教的影響,過多地重視記憶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實際操作題。客觀上給學員帶來了“死記硬背”的壓力。
考試不是考“死記硬背”的能力,而是訓練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讓學員理清知識脈絡,邏輯體系,理解、掌握理論知識,提高操作技能。一張試卷的內容不能包羅萬象,必須站在足夠的高度加以審視,理清本專業知識起主導作用的概念、原理并以一定的邏輯思維有機地串聯起來,設計考試內容。譬如,案例分析題,案例不是唯一的答案,典型的案例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積累的知識,比較分析,實現創造性地學習。近年來,朔里礦針對培訓考試“走過場”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探索,為什么技術上的骨干,卻考不好一張試卷?他們以推行案例教學為突破口,在職工中開展了“案例征集”活動,自己的案例自己說,別人的案例大家講,每個安全技術培訓班,必須有案例分析課,教師選用典型案例,引導員工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在職工中,講案例、分析問題成了時尚學習法,對案例分析的水平也越來越高,既傳播了安全技術知識,又培養了職工系統思考的能力。在創建學習型企業活動中,科區單位的會議室都改成了“匯談室”,生產一線的管理者,在每周的安全例會上,不再是讀讀文件、說說安全注意事項,而是講故事、說案例,職工不再只是用耳朵“聽會”,而是用腦子思考問題、參與討論、學習知識,進一步豐富了安全例會的內涵。一位掘進區長說:安全管理,重獎重罰都是老招了,人性化管理、知識化管理才更有效。職教部門因勢利導,在培訓考試內容上,增加了案例分析題型,很受職工歡迎,他們在答題時,有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機會,雖然有難度,卻充滿了興趣。
二、考試題型改革
企業培訓對像具有成人在職的特點,員工有一定的經驗和閱歷,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較強,相對概念的記憶能力弱;實踐能力較強,而理論能力弱。從成人學習的特點出發,立足于實際需要,靈活制題,讓學員有思考、發揮的余地。
培訓考試的題型,多年一貫制,填空、名詞解釋、簡答、問答、論述。從試題類型的“穩定”,可以發現教師教學方法的“穩定”,臺上講,臺下聽,學員沒有質疑的余地,也就不需要思考。學習是為了學得知識還是為了求得智慧?學知識是對外界的了解,求智慧是對自身內在世界的了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敝挥袆撛煨缘貙W習,不斷地積聚自身內在的力量,擴大大腦的“內存”,才能達到圓融無缺的境界。在制作試題時應根據問題的簡單和復雜,讓死記硬背的東西“活”起來。譬如:3+2=5,是不容改變的真理,而運算法則又可以改寫成:5=?+?,5-?=3等。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貴族們不服,以為駕船一直西行都能做到。哥倫布讓貴族們把煮熟的雞蛋立起來,貴族們沒有人能做到,而哥倫布將雞蛋的一頭摔破了,很容易就站了起來。把雞蛋立起來很簡單,第一個立起來的就不簡單。稱一頭大象的重量很困難,但曹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輕易地做到了。這就是智慧。轉換思維,改變題型,讓學員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活躍思維,考試不是為了“難倒”學員,而是讓學員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三、考試形式改革
各廠礦在安全技術培訓中,嚴把考試、考核關,推廣閉卷考試,采取標準試卷與口頭答辯相結合的方法,使之達到應知應會水平,對考試不合格的學員堅決進行補考,體現了培訓考試的嚴肅性與靈活性。集團公司職教辦高度重視實踐培訓基地建設,已在部分礦進行試點,抓員工動手能力培養,對主要技術工種除進行理論授課外,組織他們到實踐培訓基地現場培訓,親自動手操作設備,既訓練學員動腦、動口、動手能力,又促進了員工交流學習。有條件的培訓班,并延伸到井下進行現場操作考試。
朔里礦在考核形式上強化實效性,有理論試卷,又有實際操作。如井下電鉗工培訓班,先集中學習理論并進行考試,又分組進行三天的實際操作課培訓,之后進行實際操作考核,學員現場獨立操作,由六名評委現場打分。在放炮員培訓中,針對一些文盲、半文盲筆試有困難的實際,反復進行口試,或安排專人代筆,當場打分。考試形式的靈活,讓參訓人員感到考試并不是難于上青天。
在一次掘進工程質量檢查中,有一個隊長,對檢查人的意見不服氣,又說不出依據,檢查人員看出了他的破綻,就把皮尺交給他,說:你自己把洞子的數據量一遍,你量成啥樣是啥樣。這個隊長居然不能準確地知道洞子的全部數據。掘進班隊長崗位培訓,假如能到掘進頭考試,讓學員對洞子進行一次工程質量驗收,也許比一張試卷更能反映他的能力,同時,這樣的考試形式能夠引導實用學習。
四、建立健全考試考核制度
職工教育部門是培訓的直接責任單位,而培訓絕非職工教育一個部門的事,涉及到工資、人事、安監等職能部門。自煤礦四級安全培訓基地認證以來,推行安全培訓“教考分離”制度,職工教育部門不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主要任務是組織培訓,設計課程,管理教學過程?己瞬块T制題考試驗收,由于缺乏相互制約,責任不明確,培訓質量、效果都成了軟指標,考核部門尚不能象驗收工程質量一樣驗收培訓。對培訓質量監督力度不夠,有時甚至是蜻蜓點水式的參與,教考分離成了教考“脫離”,考試擺脫不了“形式”的困擾,部門之間出現相互埋怨,造成工作上不協調。有的單位,請來了保衛科、紀委的配合監考,甚至請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助陣。如此考試,讓人感到有“作秀”之嫌,沒有提倡的價值,完善教考分離制度才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為使考試真正起到檢驗教學效果的作用,保證公平、公正,必須建立健全考試考核制度。朔里礦在全員安全培訓活動中,制定了獎懲措施,對基層單位每季度考核一次,參學率達到100%,綜合考核90分以上,獎勵1000-2000元;70分以下,罰款3000元。每月抽考合格率80%以上,獎勵300元,80%以下,罰款300元。考試不合格的員工重新補考。培訓結束后,評出優秀組織單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為確保培訓到位,考試公平,獎罰公正,專門制定了考試、考核實施細則。
隨著企業用人制度的不斷完善,在晉級、提拔中強調了素質因素,考試也成了一個關鍵環節,必須加強考試考核制度建設。
實際性、實踐性、實效性是職工教育培訓的根本要求,提高質量是實現目標的保證。必須層層遞進,樹立質量意識,防止“走馬觀花”的形式主義,在建立健全考試制度的同時,還要對考試內容、題型、方式進行規范,以激發職工學習積極性,樹立良好的學風、提高培訓的實際效果。
下一篇:盡好自身責 當好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