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2009年監測結果29日新鮮出爐,粵港珠三角地區16個監測點中,佛山惠景城測點空氣污染最嚴重。不過主要污染物SO2佛山四年來大幅下降,汽車尾氣取代陶瓷工業成為佛山空氣污染的最大元兇。
喜佛山SO2四年間大幅下降
市環保局通報,自2006年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開始發布監測報告至今,佛山市參加聯網的惠景城、金桔咀兩個監測點測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平均下降46%、12%和17%,降幅均高于聯網整體降幅。
“這反映出佛山市在近幾年來持續推進傳統工業污染治理措施的突出成效,因為SO2的來源很單一,主要就是陶瓷行業和發電廠。”市環保局總工程師李康文說。
而單就2009年來看,“在經濟復蘇的前提下,兩監測點二氧化硫年均值略有下降,反映了目前實施的各項措施有效遏制了工業源的大氣污染。”
憂所有監測點 惠景城空氣污染最嚴重
不過,在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的16個測點中,佛山兩個監測點中的惠景城測點空氣質量最差,污染最嚴重。監測數據顯示:位于禪城區交通主干線汾江南路東側的惠景城測點,二氧化氮濃度較2008年上升了17%。
李康文解釋:“惠景城監測點靠近路邊,交通繁忙,機動車尾氣較大,這反映出機動車尾氣對對大氣環境污染的增加。”
此外,2009年佛山惠景城、金桔咀兩監測點除SO2濃度同比下降外,其余三項污染物的濃度均上升。其中,臭氧濃度同比大幅上升超過40%。由于臭氧濃度大幅上升,2009年兩監測點區域空氣質量指數仍然居高。另外,受機動車尾氣污染的影響,惠景城監測點區域空氣質量指數有所回升。
李康文強調:“這是按監測點位統計的數據,不能代表佛山整個區域的空氣質量,只能說反映出一個趨勢。”
原因佛山“地不利” 污染難擴散
“珠三角區域整體的污染累積是造成佛山聯網監測點污染物濃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市環保局總工程師李康文介紹說:根據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吳兌研究員、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范紹佳教授等專家的研究結論,“由于珠三角‘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地理特征,以及特殊的氣象特征,珠三角西部清遠到三水、佛山、南海、江門、新會、斗門形成了氣象學意義上的污染集中帶。”
此外,一些氣象因素還會加重當地污染,使得灰霾、臭氧等大氣污染特點在珠三角城市群區域更加凸顯。
對策黃標限行初步方案已出
鑒于汽車尾氣已經成為佛山空氣污染的頭號元兇,市環保局表示:下一步污染控制工作將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突出機動車尾氣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并希望加快珠三角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治。
李康文透露:“此前佛山實施機動車限行進行空氣質量測試的結果顯示,限行黃標車效果很明顯。目前佛山黃標車限行初步方案已經制訂,待方案完善后會征求公眾的意見,希望盡快出臺限行措施。”
據介紹,佛山下一步的大氣污染控制工作將在加強各種污染物相互作用關系的研究基礎上,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落實二氧化硫減排措施,同時逐步出臺各種機動車尾氣污染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措施,力爭通過多種污染物聯合防治來應對目前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但面對大氣污染區域性特點,單一城市的努力并不足以解決問題,希望今后能進一步深化推動珠三角甚至更廣泛區域內各城市大氣污染聯合行動,從環境準入門檻制訂、工業脫硫脫硝工程治理、VOC排放控制、機動車尾氣防治和路網整治、油品控制、清潔能源替代等各方面落實長期的聯防聯治措施,減少區域整體的污染排放,最終達到空氣質量逐步改善的目標。”李康文說。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