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是某發廊的招待員,她從事染(燙)發作業已15年了,長期與染發劑(水劑和粉劑)以及散裝的燙發水接觸,給顧客燙(染)發時,她先將該品牌染發劑的水劑和粉劑用手攪拌成糊狀后用于染發—手濕式操作,操作過程中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在操作過程中及操作后小A常感覺雙手皮膚刺痛。若干年后開始出現全身肌肉、骨骼疼痛(以四肢為甚)、腹脹痛,按壓或天氣轉冷時疼痛加劇,伴經常便秘、黑便,偶有惡心、嘔吐。小A曾多方求醫,均未見好轉。后經職業病防治院體檢發現為“慢性砷中毒”。?
在小A住院期間,診治醫生曾對其長期使用的染(燙)發劑進行砷含量檢測,結果是其中砷含量均未超過化妝品中砷的衛生標準。因小A在使用染發劑和燙發水過程中,未采取任何衛生防護措施,醫生認為其染(燙)發劑中的砷主要經口進入人體,造成慢性砷中毒,當然,也不排除少量經皮膚污染侵入人體的可能性。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小A病愈出院。?
工業上慢性砷中毒多在接觸砷化合物數年后發生,主要表現為消化系統癥狀(如腹瀉、便秘)、貧血、肝腎損害癥狀、皮炎以及多發性周圍神經病。隨著人們生活習慣、方式的改變,非生產性的職業中毒問題的存在已不容忽視。對于長期從事染(燙)發作業的人員,在日常操作中應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如戴防護手套,在操作中避免發生皮損現象等),同時,要定期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預防中毒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劇毒物品氰化鈉的安全使用
下一篇:廣東省職業病有機溶劑中毒為害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