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成華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08-08-12   來源:成華區安監辦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及時有效地處置本區發生的安全事故,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所稱安全生產事故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社會危害的安全生產事故。

  按照安全生產事故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安全生產事故分為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和Ⅰ級(特別嚴重)四級安全生產事故,并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一)Ⅰ級安全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或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二)Ⅱ級安全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安全生產事故。

  (二)Ⅲ級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安全生產事故。

  (四)Ⅳ級安全事故。發生一次性死亡1-2人,或一次性重傷1-9人的事故;一次性造成1-29人的急性中毒事故。

  第三條公安消防、交通、衛生、建設、質監、公安等職能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應當依照本預案制訂相應的處置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處置辦法及與之配套的具體方案。

  第四條區級有關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恢復重建及調查評估等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指揮水平。

  第五條區級有關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應當充分利用成華光纖電視欄目、墻報、宣傳欄等普及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知識,增強公眾的安全意識,提高公眾的應急能力。

  第六條在本行政區域內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本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單位與個人均應服從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與調度。

  第二章 應急指揮系統

  第七條區政府建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聯動、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機制。

  第八條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組織體系由區、街道辦事處、企業三級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響應組織構成。

  第九條區政府成立非常設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本區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并負責指揮處置安全生產事故。

  應急指揮部由區政府區長、副區長、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副主任以及區應急辦、區外宣辦、監察局、經發局、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勞動和社保局、建設局、交通局、農業局、文廣局、環保局、衛生局、房管局、安監辦、公安分局、工商分局、質監分局和各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組成。總指揮由區長兼任,指揮長由分管副區長兼任。成員單位職責按照《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政府關于明確區政府有關部門和街、鄉主要安全生產職責及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職責的通知》(成華府〔2004〕23號)文件規定執行。(附件1:成華區突發安全事件應急指揮網絡圖)。

  區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安監辦,其職責是負責督辦落實區應急指揮部作出的各項決定,并負責相應的信息收集、傳遞、調查與協調工作。

  第十條區應急指揮部建立各類專家庫,為應急管理提供決策建議,必要時參加突發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附件2:成華區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專家人員名單)。

  第十一條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區應急辦值班電話:84313400,區安監局值班電話:83262499。

  第三章 事故報告和應急處置

  第十二條當發生危害人身、財產安全及影響正常社會秩序的突發安全事件時,事件發生地的公民、執勤警員和與事件相關的單位在積極實施和參與救助的同時,要立即向當地公安、消防、醫療等急救單位和有關部門報告,有關單位接報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施救、現場應急處置和善后處理。

  (一)Ⅲ級及以上安全事故。Ⅲ級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可采用越級報告程序,當地街道辦事處和業務主管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15分鐘內應將事故發生概況以事故快報的方式報告區應急辦和區安監辦,當地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應立即趕赴現場先期處置。區應急指揮部應立即啟動《成華區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應急處置預案》,區政府、業務主管部門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同時組織專家就事件的性質以及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并出具相應的評估報告,供區應急指揮部決策。區應指揮部接到報告后,認為明顯屬于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區應急辦應立即將事件概況報區委、區政府和市應急辦,并及時將事件處置進展情況報告區政府有關領導。對因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態,或需要市政府協調處置的,應及時報告市應急管理機構給予援助。(附件3:Ⅲ級及以上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圖示)。

  (二)Ⅳ級安全事故。Ⅳ級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應采用一事多報程序。即事發后,事故單位和有關負責人應立即同時向當地街道辦事處、業務主管部門、安監辦報告,事故單位的主管部門、事發街道辦事處的主要領導應立即趕赴現場先期處置。發生生產安全亡人事故,區政府業務分管領導、分管安全領導及業務主管部門的主要領導要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施救,街道辦事處、業務主管部門、安監部門在接報1小時內應書面向區應急辦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的相關情況。區應急辦根據事態嚴重程度和領導指示上報市應急辦。(附件4:Ⅳ級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圖示)。

  第十三條Ⅲ級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啟動后,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各有關單位及有關安全事故專業工作組應當按照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在區應急辦以及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迅速組織救援人員、搶險設備、器材、物資到達現場,并按照專業分工立即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第十四條參加現場處置的部門或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規定的時限要求,及時向區應急辦、區安監辦報告事故的處置情況。

  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與事故有關的部門或單位還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向上級部門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第十五條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經區政府主要領導或委托現場最高行政領導同意后,由區外宣辦新聞發言人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并根據事故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

  第十六條安全生產事故具備下列條件的,由區應急辦報區政府宣布終止:

  (一)確認事故、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和處置,重新恢復正常狀態;

  (二)有關部門已實施并繼續采取保護公眾免受突發事件帶來影響的有效措施;

  (三)已責成有關部門制訂和實施突發事件恢復計劃,并正處于恢復之中。

  第四章 善后處理工作

  第十七條應急狀態終止后,根據安全生產事故的類別與等級,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調查組,依照法定程序對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并按規定形成調查報告。

  第十八條事故調查人員應當依法、客觀、公正地開展安全事故的調查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調查工作。

  第十九條生產安全事故的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認定與處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應急狀態終止后,事故責任單位和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做好善后處理工作,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第二十一條對安全生產事故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事故責任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

  第二十二條對在安全生產事故處置過程中為保護國家或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突出貢獻的,由區政府予以表彰。

  第二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視其情節和危害后果,由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遲報、漏報、瞞報、謊報、誤報事件情況,延誤處置的;

  (二)在處理安全事故中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相互推諉,或在緊要關頭臨陣逃脫的;

  (三)其他危害安全事故處置工作的。

  第二十四條在安全生產事故處置過程中盜竊、哄搶物資或阻礙執行公務等違法行為,將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嚴肅處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預案由區安監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本預案自下發之日起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襄汾县| 元谋县| 桃园市| 唐山市| 大石桥市| 普宁市| 德江县| 青海省| 临猗县| 锦州市| 辽阳县| 大厂| 高雄县| 开化县| 襄城县| 瑞金市| 河南省| 栖霞市| 清丰县| 洛阳市| 宣城市| 和龙市| 山东省| 无锡市| 枣强县| 金塔县| 新龙县| 封丘县| 宝应县| 镇远县| 应城市| 玛多县| 唐海县| 上饶市| 临安市| 叙永县| 兴化市| 屏山县| 浦城县| 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