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庫崗位基本情況簡介
氨庫崗位共有5個液氨貯罐,其中1#、2 #容積分別為100m3,3#、4#分別為30噸,5#為400m3。1#、2#、5#壓力為2.1MPa。
氨無色氣體,具有很刺激鼻的嗅味。熔點-77.7 ℃,沸點-33.35℃。氨與空氣的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熱放出氨和氮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煙霧。 人類吸入中毒最低濃度20ppm,氨的性質決定了氨庫的高度危險性。因此, 加強裝置的安全管理,做好預防工作,制訂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消防演練是十分必要的。
二、危險目標的確定
氨庫所有法蘭口、閥門、管道焊口,放空管出口均為危險目標(為方便實施演練,可假定一處法蘭為泄漏源)。
三、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職責和分工
1、指揮機構
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主任、副主任、安全員、當班調度員等組成,日常工作由安全員兼管。發生重大事故的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主任任總指揮,副主任任副總指揮,負責整個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
2、職責
⑴領導小組
a負責預案的制訂、修訂。
b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演練
c 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與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⑵指揮部
a發生重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b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c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相關單位發生救援請求。
⑶指揮部人員分工
a總指揮組織協調整個應急救援工作
b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c安全員: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d調度員: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工作,事故現場通訊聯絡放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總指揮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四、救援隊伍的組成及分工
救援隊伍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現場實施事故救援及處置,救援隊伍組成及分工如下:
1、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員與車間消防隊員組成,由隊消防科長長負責。
2、醫療隊:職工醫院醫務人員,由院長負責。
3、運輸隊:由大班臨時抽調人員組成,負責各類救援物資的運輸等。
五、液氨或氣氨的泄漏處置
1、理化特性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4;無色氣體,具有很刺鼻的臭味,熔點:-77.7℃,沸點-33.35℃, 爆炸極限15.7~27.4%,爆炸危險度0.56。
對人體的危害,急救措施
人類吸入中毒最低濃度20ppm。 氨對粘膜和皮膚有堿性刺激及腐蝕作用。液氨可灼傷皮膚、眼睛。吸入氨時,要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停止,時行人工呼吸就醫,當皮膚或眼睛灼燒,應及時去醫務就診。
消防措施:氣氨本身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會發生爆炸,又加上其中含有易燃氣體(象甲烷等),更是易燃易爆。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
滅火劑:干粉滅火器、蒸汽等
泄漏應急處理:接通應急用水進行吸收氨、迅速撤離泄漏處人員到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液氨來源,應急處理人員帶自給式正壓呼吸器,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
注意事項: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禁止穿化纖工作服或帶釘子的鞋,注意防灼傷。
1、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逐級上報,并采取一切方法切斷事故源。
2、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下達急救援指令,指揮部成員、消防隊、搶修隊、運輸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3、指揮部成員向有關部門緊急通報情況。
4、氨庫崗位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的原因,凡能經切斷物料等處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泄漏部位如不能控制,起動水噴淋裝置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指出堵漏或搶險的具體措施。消防隊到達現場后,應迅速隔離現場。
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的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伍立即開展救援,事故擴大,應請求增援。
5、搶險隊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命令迅速搶修設備。
6、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由生產、設備、安全及氨庫崗位人員參加事故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制訂防范措施。夜間發生事故,由車間值班人員調度員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置,落實搶修任務,并迅速通知廠值班人員。
六、報警
氨庫電話:2156,調度室電話:2149、8153,車間電話:2077,護衛隊值班電話:2110、8110。
七、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與各項制度,具體措施有:
1、落實應急救援情況,每年初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組織落實。
2、做好消防器材準備。準備好消防沙、應急專用水管、滅火器齊全完好,由安全員負責管理
3、定期組織救援訓練和演習,每年兩次,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能力。平時演練,必須根據本預案規定組織實施方案,落實人員組成及分工,熟練掌握各類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4、對崗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消防教育。
5、建立完善各項制度
(1)、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確保各級各類人員應急到位。
(2)、檢查制度:每月三次安全大檢查, 重點檢查救援落實情況和消防設施完備情況。
(3)、安全例會制度:每月一次,分析落實應急救援的管理情況,解決隱患的查處和整改措施的落實。
上一篇:xx公司抗震減災應急預案
下一篇:甲醇罐區及生產場所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