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駐馬店市邦業自來水公司王樓水廠,一九九三年投產,設計能力為日供水6萬M3。經過10年的擴建開發,現已發展為日供水12萬M3的中型自來水廠。
工廠占地面積40781.6M2,廠區總建筑面積1634.8M2,氯庫凈面積3.96×21.36==845856M2,凈高5.24M。
地理位置概況
駐馬店市邦業自來水公司王樓水廠,位于市解放路西段路北,東臨107國道,西臨西三環,南緊靠解放路,北靠農田區。
廠區地形平坦,海拔高度96.80至86.135米。
氣象狀況
本地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氣候,陽光充足,四季分明,降雨量偏少,冬季干旱多風,夏季多雨。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17℃,年平均氣溫15℃。最大風速22M/S,平均最大風速18米/秒。最大風力8級,平均風力2.5級。最高氣壓761毫米汞柱,最低氣壓730毫米汞柱。全年主導風向西北風。氣候特點是春季較長,多風少雨,夏季炎熱少雨,秋季天高氣爽,溫度適宜,雨量偏少,冬季寒冷干燥,雨量偏少。
工廠人員分布情況
全廠共有5個工序和4個保障班,共有142名員工直接從事自來水生產。廠區生產實行四班三運轉。
全廠操作規程規范,職工基本熟知防護知識
本廠是一個純自來水生產的企業,采用傳統工藝,生產過程連續性強。如果存在違規操作、設備故障、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失控,存在著環境污染,人員中毒傷亡事故的潛在危險性。
二、化學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分布
根據我廠使用、貯存化學危險物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質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的后果,依次確定以下兩個危險場所為應急救援危險目標。
1號目標:加氯車間液氯瓶及工藝管道。設計貯存12個瓶位,每瓶液氯1噸,最大存量l 2噸。
2號目標:水質檢驗科毒試劑藥品氰化鉀。水質檢驗項目用藥,毛重500克。
1號目標發生事故的較大可能性有兩種。①鋼瓶腐蝕失修,出現泄漏。②輸配氯氣的工藝管道損壞出現泄漏。
2號目標發生事故的較大可能性有兩種。①違規操作使操作人員中毒。②保管不嚴造成被盜和丟失,造成社會隱患。
發生化學事故的部位,級別,可能波及的范圍
目標 |
毒物品稱 |
級別 |
波及范圍 | |
一般事故 |
重大事故 | |||
1號 |
CI |
IV |
車間 |
周邊界區 |
2號 |
KCN |
A |
實驗室 |
社會 |
三、應急救援指揮的組成、職責和分工
1、指揮機構
廠級成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廠長、副廠長及生產、設備、安全、保衛、水質檢驗、衛生、廠辦等部門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廠長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公司立即成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董事長任總指揮,副總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全廠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的指揮,指揮部設在公司辦公室。
注:若公司經理和廠長不在市區時,副經理和副廠長為臨時總指揮和組長。
2、指揮機構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
a、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
b、組織應急求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訓練。
c、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指揮部:
a、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的命令信號。
b、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c、向上級匯報和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求援請求。
d、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求援工作經驗和教訓。
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公司的應急求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求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主管行政副總經理: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事故處置、警戒,治安保衛,疏散等工作。
生產技術科長:協助總指揮負責事故處置時的生產設備調度,事故現場通訊聯絡,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的洗消,工程搶險。
水質檢驗科長:負責現場醫療救護及搶救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求救120,負責現場監測工作。
主管經營副總經理:負責救護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須及求救社會救護系統,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供應部經理:負責搶險救援物質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四、裝備及通訊聯系方式
裝備狀況:
1、我廠有氧呼吸器2臺,氯氣吸收裝置1部,漏氯報警探頭2個。
2、理化室化學品操作通風機一部,預防設備齊全。
3、廠區消防栓4只,消防砂地4個,滅火器49只。
4、重大事故時向消防大隊,120急救求援。
通訊聯絡方式
1.建立公司、廠級通訊網絡,對外對內電話24小時暢通。
2.公司救援主要報警聯絡電話:
廠區救援報警聯絡電話
指揮員2577953
五 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職能管理部門和王樓水廠全體職工都負有化學事故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負王樓水廠化學事故的救援和處置工作。
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指揮系統見附表
1、通訊隊:由公司辦公室組成共3人
負責人:辦公室主任。擔負各隊之間聯系和對外聯系通訊任務
2、保衛隊:由公司辦公室組成共7人
負責人:辦公室主任。擔負現場治安、警戒、指揮群眾疏散。
3、防化隊:由水質檢驗,加氯車間組成共10人。
負責人:水質科長。擔負查明毒物性質,提出實施補救措施,及時搶救傷員,指導群眾疏散。
4、消防隊:由機電車間、加氯車間組成共17人
負責人:副廠長。擔負滅火、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
5、搶險搶修隊:由機電車間,加氯車間組成共16人
負責人:副廠長。擔負搶險搶修,指揮協調工作,對事故現場進行搶險清理,消除災害及災害物質。
6、醫療隊:由公司辦公室、工會及廠辦公室、水質檢驗科等組成人員10名。
7、物質供應隊:由供應科、公司辦公室組成,人員10名。
負責人:公司辦公室主任、供應科長。擔負傷員生活必須品及搶救物質的供應工作。
六、預防事故的措施
一、1號目標事故的預防
1、氯瓶應存于密閉處,能提供全面通風。
2、存放區通風照明設備采用防爆型。
3.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存放區,操作區。
4.操作人員應認真負責,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定時巡檢,發現跑、漏現象要及時處理。
5.定時檢查氧氣面罩、通風設備、氨吸收裝置、計算機檢測裝置、堿液液面、氯氣氣敏元件的狀況是否正常。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
6.定期起動,佩用,人為報警等措施,檢測各系統可靠性。
7.如發現大量氯氣泄漏,要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報警。
二、2號目標事故的預防
1.實行三人三碼制度保管
2.嚴加密閉
3.嚴格按規程操作,必須佩戴防毒面具及其它防護裝置。
4.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飲水進食,工作后徹底清洗。
5.定期檢查藥品質量和狀況,加強安全保衛措施。
6.發現被盜等事故,必須立即報告。
七、氯氣化學事故的處置
我單位工藝和設備狀況,技術條件原因,氯氣輸配工藝管道造成的大量泄 漏可能性不大,形成危害的幾率很小。但氯瓶由于腐蝕泄漏、操作不當失控、聯絡管路破裂漏氯的事故還是存在的。
氯氣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死亡,并對環境造成影響。當發生氯氣泄漏事故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1.值班人員發現后立即向廠長報警;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
2.廠長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迅速查明爆漏部位和原因,下達按應急預案處置命令,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3.加氯車間應迅速查明泄漏部位和原因,啟動氯吸收裝置,排氣機。凡能消除事故的,以自救為主。如泄漏量不能自己控制的應立即向廠長報告并提出堵漏搶修措施。
4.指揮部接到報警后,按專業對口迅速向主管上級、公安、勞動、環保、衛生等領導機關報告事故情況。
5.現場防化隊到達事故現場后,首先查明事故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醫院搶救治療。
6.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應請求消防隊支援。
7.搶險消防隊到達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單位在查明氯氣泄漏部位和范圍后視能否控制,作尋求社會支援的決定,供指揮部決策。
8.保衛隊到達現場后,擔負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警戒線和巡邏。如當氯氣擴散危及到廠區內外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在指揮部的指揮協調下,向安全地帶疏散。
9.醫療隊到達現場后,與消防隊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護理,并及時送醫院搶救。
10.保衛搶險、防化等技術人員應查明氯氣濃度和擴散情況。對泄漏區域監測,確定結果,并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人員撤離或指導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11.搶險隊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設備搶修切斷事故源控制事故擴大。
12.事故控制后,在指揮部的領導下,各專業隊參加事故調查小組,查明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負責向上級提供有關材料、環境污染評估、證明材料、協助調查。
無論事故發生在何時:各崗、值班廠長,值班經理均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置和落實搶修任務。
八、工程搶險搶修
有效的工程搶險搶修,是控制事故,消滅事故的關鍵。搶修人員,應根據事先擬定的方案,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堵漏排險、消滅事故
1.搶險隊到達現場后,迅速開啟氯吸收裝置,觀察運行效果,并查明事故點。
2.不是瓶體腐蝕造成的泄漏時,應迅速關閉氯氣閥,切斷事故源。
3.瓶體或氯閥造成的泄漏,在氯吸收裝置開啟情況下堵漏。
4.若氯吸收裝置不能完全排除泄氯,有可能造成氯氣向室外擴散時,架設消滅泵、汽油泵,自來水等向氯氣排出方向噴灑。同時在地面噴灑中和物質(如食用堿面、石灰水等)。
5.若事故有失控現象時,求救消防車輛噴淋,并鋪灑中和物質。防止污染環境。
九、現場醫療救護
及時有效的現場醫療救護是減少傷亡的重要一環。
根據我單位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和條件,現場醫療救護以自救和求救120相結合。在用大量自來水沖洗的同時,撥打
120請求專業救護。
十、社會支援
我廠一旦發生重大化學事故,本單位在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指揮部必須向市政府、市消防隊120和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救助,請求協助做好環境污染、人群污染的防治及疏散工作。社會援助隊伍進入廠區時,指揮部應設專人聯絡,告之發生事故的確定地點、部位、危險程度,所要進行的工作和一些安全注意事項。
十一、訓練和練習
在化學事故應急救援中,防化隊和搶險隊的整體作戰能力直接關系到事故危害后果的輕重,在制定完善規章削度基礎上,應以業務骨干為主,要加強對各救援隊的培訓學習,提高救援隊伍的技術素質和技能水平。指揮部和領導小組要從實戰出發,針對危險目標,可能發生的事故,年度有計劃地組織1-2次事故訓練,檢驗各參戰隊的訓練水平。一旦發生事故,指揮機構能正確指揮,各專業隊能根據各自的任務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事故,搶救人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救援指揮部領導小組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工作對口,便于集合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調整補充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
按照分工做好物質器材的準備。各種器材應專人保管,定期檢查保養。
對全廠職工特別是加氯車間操作工要進行經常性的事故應急,救援常識教育。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練習訓練,注重實戰效果。
十二、規定和要求
為了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效地進行處理好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1.建立值班制度
級車間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建立檢查制度
每月定期,不定期檢查設備和各種防護器材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處理。
3.建立例會制度
每月生產會對安全工作都要作為重點,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
(附)氯氣的一般常識危害及防護措施
化鉀的性質及危害性和防護措施 ‘
區交通目標圖及室外消防栓示意圖
急救援指揮層次示意圖
庫平面圖
氯
1.氯的理化特性
氯為黃綠色氣體或液體,或斜方形的晶體,有窒息味。分子式C12,分子量70.90,結構式Cl—Cl。相對密度:蒸氣2.49,液體1.47(O℃,3.65大氣壓),熔點一101℃,沸點一34.05℃。易溶于水,形成液氯,次氯酸和氯離子。遇下列物質能發生反應而引起火災或爆炸:松節油、乙醇、氨氣、烴類、氫氣和金屬粉末、聚二甲基硅氧燒、聚丙烯。遇水反應產生有毒和腐蝕性氯化氫煙氣,人吸入最低至死濃度500PM/5分鐘。
2.氯中毒的分成及癥狀
氯主要是經呼吸道侵入人體。氯氣對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膚有刺激作用。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氯氣可引起眼、上呼吸道及皮膚的刺激癥狀。
短期吸入大量氯氣后出現流淚、流涕、咽干、咽痛、咳嗽,略少量痰、胸悶、氣急、紫紺。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或有呼吸窘迫綜合征。可引起窒息、昏迷猝死。
3.預防措施
①使用過程中,應采取密閉裝置,局部裝排氣裝置,加強工作場所陰涼通風。
②加強個人防護,接觸液氯時,必須帶防毒面具和橡膠手套。
③規定檢修制度及時間,注意閥門,管道泄漏。
④定期檢修保養瓶體。
⑤吊裝時輕吊輕放。
⑥定期檢修保養氧氣呼吸器和氯氣敏探頭。
氰化鉀
1.氰化鉀的理化特性
氰化鉀為白色易潮解的結晶體,有微弱的苦杏仁味。分子式:KCN。分子量:65.12,結構式:K—CN。相對密度1.52(16℃),熔點:622.5℃,沸點:1625℃。溶于水和甘油。遇到空氣中C02,濕氣會漸漸分解。加熱分解,放出劇毒的氰離子和氮氧化物煙霧。
人經口最低致死劑:2857mg/kg
2.氰化鉀的危險性
氰化鉀可抑制細胞呼吸造成組織缺氧6短期內口服大量氰化鉀,呼吸可立即停止,造成猝死。眼接觸可出現刺激癥狀,皮膚接觸可致皮炎,且形成不易痊愈的潰瘍。
3.預防措施
a.貯存在密閉環境,提供充分的局部通風。
b.操作時,必須佩戴防毒面具,防護眼鏡和防護服、防護手套。
c.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飲水。操作后徹底清洗。
d.一旦泄漏,人員不要接觸泄漏物,移至大量水中,加過量次氯酸鈉,靜置24小時,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e.非專業人員不得接觸本試劑。
f.必須實行三人三碼制。
化學危險品應急處理一般措施
一、對于化學易燃、易爆品發生火災時的補救措施:
化學易燃物品性質不盡相同,撲救時對滅火劑的選擇性很強。這類物質發生火災后,首先要弄清楚著火物質的性質,然后選用適合撲救該類物品的滅火劑,正確地實施撲救。
1、撲救可燃和助燃氣體火災時,要先關閉管道閥門,用水冷卻其容器、管道,用干粉、砂土撲滅火焰。
2、撲救易燃和可燃液體火災,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撲滅火焰,同時用水冷卻容器四周,防止容器膨脹爆炸。但醇、醚、酮等溶于水的易燃液體火災,應該用抗溶性泡沫撲救。
二、對于有毒氣體和化學藥品中毒人員應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安全進入毒區
對于有毒的液氯、硫化氫、氰化氫等危險化學品污染區以及嚴重缺氧環境,必須立即通風,救護人員采取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等有效防護措施方可入內救護。
2、對于重大險情,要迅速采取措施
特別是對于所使用的液氯大量泄漏的情況下,在迅速開啟氯吸收機的同時,要迅速報警求援,然后逐級報告單位的相關人員,作好周
圍人員疏散和安置,以及泄漏物的控制和清除等項工作。
3、徹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繼續吸收
脫離污染區后,應立即脫掉受污染的衣物,還要注意清除皮膚、毛發甚至指甲縫中的污染物,對能由皮膚吸收的毒物及化學灼傷,應在現場用大量清或其他備用的解毒中和液沖洗。毒物經口侵入體內,應及時徹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內毒物,并用能中和解毒的藥物減少對毒物的吸收。
4、迅速搶救生命
三、危險化學品操作人體的救治
1、吞咽中毒
誤服吞咽危險化學品除及時反復漱口除去口腔內毒物外,還要采取催吐、洗胃、清瀉等方法及時排除體內有毒物質,并應當根據毒物特性應用解除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藥物進行治療。
2、呼吸道中毒
應當首先保持呼吸道通暢。第一要用藥物防止聲門痙攣、喉頭水腫的發生;第二防止肺氣腫的發生;第三對引起血紅蛋白變性的毒物,則應根據病因進行治療;第四防止溶血而引起的腎功能衰竭;第五要按病因特效解毒及一般臨床對癥治療。
3、急性皮膚吸收及灼傷
應立即脫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肥皂水洗凈。
發生皮膚灼傷時要用大量清潔水沖洗,即時進行醫療救治。
上一篇:煉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下一篇:電子材料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