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險源評估的基礎上,對其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和可能發生的季節急事故嚴重程度進行確定。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明確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3 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構成單位或人員,并盡可能以結構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根據事故類型,明確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以及各成員單位或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明確小組的工作任務及主要負責人職責。
4預防與預警
4.1 危險源監控
明確本單位對危險源監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預防措施。
4.2 預警行動
明確具體事故預警的條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發布程序。
5 信息報告程序:
主要包括:
a) 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
b) 確定現場報警方式,如電話、報警器等;
c) 確定24小時與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
d) 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
e) 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
6 應急處置
6.1 相應分級
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事故分為不同的等級。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
6.2 響應程序
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
6.3 處置措施
針對本單位事故類別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危險性,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如:煤礦瓦斯爆炸、冒頂片幫、火災、透水等事故應急處置措施,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明確應急處置所需的物質與裝備數量、管理和維護、正確使用等。
上一篇:防自然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下一篇:物流公司氣象災害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