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冷庫企業液氨泄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14-08-21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時、有序、科學、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企業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本著“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單位實際,制訂本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內生產過程中突發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處理。

  2基本情況

  2.1企業概況

  說明:介紹企業始建時間、發展過程和至今情況;地理位置、占地面積、周邊環境和氣候情況;人員數量、男女員工人數、生產班次及人員配備;工藝流程、設備數量、介質主要特點和危險性等。

  2.2危險目標

  根據冷庫制冷系統及液氨儲罐的安全現狀評價報告和設備檢驗報告等,確定以下危險目標(具體位置見附件×)。

  一號目標:×××,存在×××事故危險。

  二號目標:×××,存在×××事故危險。

  三號目標:×××,存在×××事故危險。

  ……

  3組織機構

  3.1人員組成

  事故應急處理由企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當班負責人和當班員工組成。

  3.2主要職責

  3.2.1企業負責人

  (1)指揮事故應急處理,確定在場員工每人職責,擔負營救、搶修、維持秩序、后勤服務等工作。

  (2)組織營救受害人員,轉移、撤離、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

  (3)劃定事故現場的警戒范圍,防止事故危害擴大。

  (4)必要時,向110報警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應急救援,并協助有關部門應急救援工作。

  (5)決定其它重大應急救援事項。

  3.2.2值班負責人

  (1)協助企業負責人工作。

  (2)企業負責人不在時,代行企業負責人職責。

  3.2.3當班負責人

  (1)事故發生后,查明原因,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等處理可處理的事項。

  (2)迅速向值班負責人或企業負責人報告。

  (3)接受企業負責人指令。

  3.2.4當班員工

  (1)事故發生后,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等處理可處理的事項。

  (2)迅速向當班負責人或值班負責人或企業負責人報告。

  (3)服從分配、積極負責、不得逃避。

  4事故報警

  企業內任何人一旦掌握安全事故征兆或發生安全事故的情況,應迅速向上一級或最高負責人報告;必要時,企業負責人向110報警,并應通過電話等形式向當地政府、安監、公安、質監、環保等有關部門報告。

  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事件的基本情況。報告內容:發生事故的企業名稱、聯系人和聯系電話;發生事故的地點和時間(年、月、日、時、分);發生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以及涉及范圍;發生事故的設備名稱、類別、性質、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5應急處置

  5.1自行處置

  5.1.1根據發生事故的具體情況,當班員工、當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按照制定的不同事故處理方案組織開展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消除事故,并及時報告和報警。

  5.1.2因搶救人員、控制事故、消除事故、恢復生產而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5.2救助處置

  難以控制和消除事故,由外部單位、政府部門趕到并組織開展處理時,企業負責人及員工應積極配合;報告事故發生情況、自行處置情況、目前情況等。

  6保障措施

  6.1通訊保障

  當班員工、當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和單位應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并確保通訊設備完好和聯絡通暢。當聯系電話號碼發生變更時,應互相通報。公示報警電話和應報告部門名稱。

  6.2器材保障

  配備必要人員救治、防毒、堵漏、滅火等事故用品和器材。

  6.3知識保障

  接受和自行經常性地進行安全培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演練,提高人員救治和事故處置能力。

  附件:

  1、本單位員工聯系電話

  2、報警電話

  3、人員救治辦法

  4、事故處理方案

  5、配備醫療、事故處理用品和器材

  6、氨基本知識

  附件1:

  本單位員工聯系電話

  附件2:

  報警電話

  附件3:

  人員救治辦法

  一、現場營救

  1、救護者應做好個人防護,進入事故區營救人員時,首先要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佩戴好氧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護衣、橡皮手套。

  2、將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溫暖通風處,注意傷員身體安全,不能強拖硬拉,防止給中毒人員造成外傷。

  二、中毒急救

  將中毒者頸、胸部鈕扣和腰帶松開,保持中毒者呼吸暢通,注意中毒者神態,呼吸狀況,循環系統的功能及心跳變化,同時用2%硼酸水給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檸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對中毒嚴重不能自理的傷員,應讓其吸入1-2%檸檬酸溶液的蒸汽,對中毒休克者應迅速解開衣服進行人工呼吸,并給中毒者飲用較濃的食醋。嚴禁飲水。經過以上處治的中毒人員應迅速送往醫院診治。

  三、沾氨處理

  1、眼:切勿揉搓,可翻開眼皮用流動水或2%硼酸水沖洗眼并迅速開閉眼睛,使水充滿全眼。

  2、對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內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檸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長氨在體內擴散。

  3、對于皮膚,應脫掉沾有氨的衣、褲,用水和2%硼酸水沖洗受影響的部位,被燒傷的皮膚應暴露在空氣中并涂上藥物。

  經過以上處治的人員應迅速送往醫院診治。

  四、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口對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搶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鐘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氣,同時可以用針灸扎穴進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沖。

  人工復蘇胸外擠壓法:將患者放平仰臥在硬地或木板上,搶救者在中毒者一側或騎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頭部,用雙手的沖擊式擠壓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鐘60-70次,擠壓時應注意不可用力過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附件4:

  事故處理方案

  一、氨壓縮機發生漏氨事故

  1、氨壓縮機發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斷壓縮機電源,馬上關閉排氣閥,吸氣閥(雙級氨壓縮機應同時關閉二級排氣閥及二級吸氣閥)如正在加油,應及時關閉加油閥。

  2、應將機房運行的機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員發現壓縮機漏氨時立即停機并根據自己所處位置,在關閉事故機時順便將就近運行的機器斷電。

  3、如漏氨事故較大,無法靠近事故機,應到室外停機,停機后立即關閉所有油氨分離器進氣閥及與事故機吸氣相連的低壓桶出氣閥。

  4、迅速開啟氨壓縮機機房所有的事故排風扇。

  5、在處理事故時,用水管噴澆漏氨部位,使氨與水溶解,注意壓縮機電機的防水保護。

  二、壓力容器漏氨事故

  處理此類事故,原則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擴大,然后采取措施將事故容器與系統斷開,關閉設備所有閥門,漏氨嚴重不能貼近設備時要采取關閉與該設備相聯接串通的其它設備閥門,用水淋澆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時排空處理。屬于此類設備有:油氨分離器、冷凝器、高壓貯液桶、中冷、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氣器、低壓貯液桶等。

  (一)油氨分離器漏氨

  油氨分離器漏氨后,如壓縮機正在運行工作中,應立即切斷壓縮機電源,迅速關閉該油分離器的出氣閥、進氣閥、供液閥、放油閥及關閉冷凝器進氣閥,壓縮機至油氨分離器的排氣閥。

  (二)冷凝器漏氨(立式、臥式、蒸發式冷凝器)

  冷凝器漏氨后,如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應立即切斷壓縮機電源,迅速關閉所有高壓桶均壓閥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壓、放空氣器閥,然后關閉冷凝器的進氣閥、出液閥。工藝允許時可以對事故冷凝器進行減壓。

  (三)高壓貯液桶漏氨

  高壓貯液桶漏氨后,立即關閉高壓貯液桶的進液閥、均液閥、出液閥、放油閥及其它關聯閥門。如氨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迅速切斷壓縮機電源,在條件及環境允許時,立即開啟與低壓容器相聯的閥門進行減壓、排液、盡量減少氨液外泄損失,當高壓貯液桶壓力與低壓壓力一致時,應及時關閉減壓排液閥門。

  (四)中間冷卻器漏氨

  中間冷卻器漏氨后,當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應立即切斷該機電源,關閉壓縮機的一級排氣閥、二級吸氣閥及與其它設備相通的閥門,同時開啟放油閥進行排液放油減壓。

  (五)低壓貯液桶漏氨

  低壓貯液桶漏氨后,當系統壓縮機處于運行中,應立即切斷壓縮機電源,關閉壓縮機吸氣閥,同時關閉低壓貯液桶的進氣、出氣、均液、放油及其它關聯閥門,開啟氨泵進液、出液閥及氨泵,將低壓貯液桶內氨液送至庫房蒸發器內,待低壓貯液桶內無液后關閉氨泵進液閥。

  (六)排液桶漏氨

  排液桶漏氨(在沖霜、加壓、排液、放油工作中)時,應立即關閉排液桶的所有與其它設備相連閥門,根據排液桶的液位多少進行處理。如液量較少,開啟減壓閥進行減壓;如液量較多時,應盡快將桶內液體排空,減少氨的外泄量。

  (七)集油器漏氨

  集油器漏氨時,或在放油過程中,都應立即關閉集油器的進油和減壓閥。

  (八)放空氣器漏氨

  放空氣器漏氨,應立即關閉混合氣體進氣閥、供液閥、回流閥、蒸發回氣閥。

  (九)設備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

  設備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液時,當上、下側彈子失靈,應立即關閉批示器上、下側的彈子角閥,盡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

  (十)氨瓶漏氨

  氨瓶屬于移動式壓力容器,氨瓶必須每二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使用12年應報廢。如發現瓶壁有裂紋、嚴重腐蝕、凹陷、鼓包、變形等缺陷以及未經定期檢驗,應禁止使用。在加氨的過程中漏氨,應立即關閉氨瓶出液閥,加氨站的加氨閥,用水淋澆漏氨部位,迅速將氨瓶推離加氨現場。

  三、蒸發器漏氨

  庫內蒸發器漏氨包括冷風機、墻排管、頂排管等,處理原則:應立即關閉蒸發器供液閥、回氣閥、熱氨閥、排液閥、并及時將蒸發器內氨液排空。

  如在沖霜過程中,應立即關閉沖霜熱氨閥、關閉排液閥、開啟回氣閥進行減壓。如在庫房降溫過程中,應立即關閉蒸發器供液閥、氨泵系統停止運行。

  確定漏氨部位,可做臨時性處理,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緊固,減少氨的外泄量。并開啟排風扇強制通風,盡量減少庫房的氨濃度。

  清除蒸發器內氨,在條件、環境允許情況下,可采取適當的壓力,用熱氨沖霜的方法,將蒸發器內氨液排回排液桶,減少氨液損失和庫房空氣污染。

  四、閥門漏氨

  發現氨閥門漏氨后,應迅速關閉事故閥門兩邊最近的控制閥,并用堵閥門泄漏專用器具進行堵漏。

  如容器上的閥門漏氨,應關閉泄漏閥前最近的閥門,關閉容器的進液、進氣等閥門。在條件、環境允許時,應迅速開啟有關閥門,向低壓系統進行減壓排液。

  在處理泄漏事故時,應開啟排風扇進行通風換氣。

  五、管道漏氨

  如發現管道漏氨后,應迅速關閉事故管道兩邊最近的控制閥門,切斷氨液的來源。并采取臨時打管卡的辦法,封堵漏口和裂紋,然后對事故部位抽空。

  六、加氨裝置漏氨(加氨站)

  在加氨過程中,加氨裝置漏氨,應迅速關閉加氨裝置最近的閥門和氨瓶的出液閥。

  七、處理漏氨事故時氨的排放

  如容器設備漏氨,在容器內氨液較多的情況下,必須將容器內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內或排放掉。氨液的排放分為系統內排放和向系統外排放。

  向系統內的排放:一般應采取設備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將漏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壓力較低的容器內。

  向系統外的排放,在特殊情況下,為了減少事故設備的氨液外泄,避免傷亡事故發生,將氨液通過串聯設備放油管與耐壓膠皮管放入水池中,以保證安全。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氣時,要注意閥門不要開的過大、過猛、防止膠管連接處脫落,造成意外事故發生。

  附件5:

  配備醫療、事故處理用品和器材

  一、配備醫療用品

  2%硼酸水、1-2%檸檬酸溶液、0.5%檸檬酸水或食醋等

  二、配備事故處理器材

  防毒面具(自給正壓式呼吸器、過濾式)、橡皮手套、防護靴、防靜電服裝;

  竹簽、木塞、鉛塞、鐵絲、專用管卡、專用堵閥漏器具、橡膠墊、密封用具等;

  手錘、鉗子、扳手等。

  滅火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滅火器材。

  附件6:

  氨基本知識

  一、氨的特性

  氨又稱氨氣(液氨),分子式為NH3,無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具有毒性。在標準狀態下,其密度為0.771kg/m3,常壓下的沸點為—33.41℃,臨界溫度為132.5℃,臨界壓力為11.48MPa。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能溶解900體積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稱為氨水,呈弱酸性。氨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能形成爆鳴性氣體,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爆炸下限為15.7%,爆炸上限為27.4%,引燃溫度為651℃。

  二、氨的危害

氨揮發性大,刺激性強烈。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組織壞死。輕度中毒者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咯痰等;眼結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腫;胸部X線征象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中度中毒上述癥狀加劇,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沧州市| 罗田县| 偃师市| 泽库县| 贵阳市| 乐东| 永善县| 瓮安县| 阿勒泰市| 太仓市| 峡江县| 万荣县| 南陵县| 万安县| 巴彦县| 庄河市| 长春市| 准格尔旗| 交城县| 平泉县| 离岛区| 岐山县| 永胜县| 汝州市| 石家庄市| 鸡泽县| 汽车| 彭阳县| 武隆县| 淮阳县| 平湖市| 平顺县| 杂多县| 雷州市| 利辛县| 右玉县| 绥阳县| 富阳市| 板桥市|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