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生產安全性評價首先在華北電力局所屬的一些企業試行。鞍山市農電局是在1997年開始開展安全性評價。通過實踐我們對安全性評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安全性評價是超前控制事故的安全管理系統。過去我們是通過事故、障礙、異常的統計分析,掌握事故發生的原因、規律,采取反事故措施,來防止事故的發生。這是種事后控制事故的有效方法,今后仍然要堅持采用。但應該看到它的不足之處是,只能局限在已經發生的設備故障及異常狀態的范疇內,基本上涉及不到客觀上大量存在的尚未引發的設備故障,設備異常運行等諸多不安全因素。但是實際經驗告訴我們:一個電力企業長期無事故安全運行,不等于不存在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保證企業領導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決策的正確性、安全性評價就是一個好辦法,是一種事前控制事故的好辦法。
一個事前控制,一個事后控制,這兩種控制事故的安全管理系統組合起來,就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事故控制安全管理系統。
(2)貴在真實。安全性評價必須堅持按標準逐項評價,要完全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安全水平,不允許有水份,否則就會失去評價的真實性。安全性評價的主要標準是依據國家、部、局頒發的規程制度,技術標準,反事故技術措施以及本單位制訂的規程制度。
安全性評價和ISO-9000質量認證一樣,都是用標準來衡量實際水平,找出偏差,分析評價,指出糾正偏差的措施予以糾正。
(3)安全性評價是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安全管理水平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檢查評價,所以強調要逐項檢查評價,做出正確的結論,絕不允許走過場。給分、扣分都要有依據,要說明理由,不能有絲毫隨意性,要對評價的單位負責,保證評價質量。
(4)重在整改。安全性評價的目的是加強安全生產基礎,防止發生重大事故,大幅度減少頻發性事故,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因此評價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被評單位的領導必須重視,一抓到底,逐項完成,這樣安全性評價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則只評價不整改,評價就沒有意義,不會起什么作用。所以強調應重在整改,通過整改能使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得到提高,逐步走向完善。
上一篇:用人單位自身如何進行安全評價
下一篇:識別危害 評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