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確和熟悉系統(tǒng)
在進行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確分析對象及范圍,熟悉系統(tǒng)有關的各種資料,了解系統(tǒng)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關系。
(2) 確定分析的深度
一個系統(tǒng)由苦干個子系統(tǒng)組成,子系統(tǒng)可能由更小的子系統(tǒng)或功能件(由若干個元件組成,具有獨立功能的組合部分)組成,功能件又包含許多元件。分析到哪一層,要根據分析目的在一開始就確定下來。如果是用于系統(tǒng)的安全設計,要求分析得詳細,應該盡量分析的深一些,特別是關鍵部位,要分析到元件為止。如果是用于安全管理,則可以分析得粗淺一些。
(3) 繪制系統(tǒng)的功能框圖和可靠性框圖
在分析之前首先要詳細的說明系統(tǒng),并根據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依次畫出所包含的子系統(tǒng)、元件及相互關系的的框圖,對簡單系統(tǒng)可以用流程圖代替系統(tǒng)圖。
由系統(tǒng)圖可進一步畫出可靠性框圖,亦即表示各子系統(tǒng)(或元件)之間串聯或并聯、輸入或輸出的系統(tǒng)圖。如果有幾個元件共同完成一項功能時用串聯表示,元件如有備品時則是并聯關系。串聯表示構成一個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都正常運行。系統(tǒng)才能正常運行;而并聯關系只要構成系統(tǒng)的任何一個子系統(tǒng)正常,系統(tǒng)就能保持正常。
(4) 分析故障類型和影響
按照可靠性框圖有關的子系統(tǒng)、功能件或元件,詳細查明可能出現的故障類型、產生的原因,并進一步分析其對子系統(tǒng)、系統(tǒng)對人的影響,然后根據故障類型的影響的程度劃分故障類型等級,以便分別輕、重、緩、急,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故障類型等級的劃分方法有幾種,此外只介紹直接判斷法和風險矩陣法。
① 直接判斷法。這種方法是根據故障類型對系統(tǒng)功能、人員及財產損失影響的嚴重程度來劃分的。其劃分原則如表1所示。
故障等級 |
影響程度 |
可 能 造 成 的 后 果 |
Ⅰ級 |
可忽略的 |
不會造成人身傷害和職業(yè)病,系統(tǒng)也不會受損 |
Ⅱ級 |
臨界的 |
可能致人輕傷或輕度職業(yè)病,次要系統(tǒng)損壞 |
Ⅲ級 |
嚴重的 |
可能造成人員嚴重傷害,嚴重職業(yè)病,主系統(tǒng)損壞 |
Ⅳ級 |
致命的 |
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整個系統(tǒng)損失 |
表1 故障等級的劃分
這是一種粗略的分級法,它基本上是根據嚴重度來確定的,有一定的偏面性。為了更全面的劃分故障等級,可采用風險矩陣法。
② 風險矩陣法。風險矩陣法是綜合考慮故障發(fā)生的可能性和發(fā)生后引起后果嚴重度兩個方面的因素來確定故障的等級。這種劃分標準稱風險率(或危險度)。其方法是將故障概率和嚴重度都分為四個等級,劃分原則如下:
a. 嚴重度 是指故障類型對系統(tǒng)功能的影響程度,分級如表2。
嚴重度等級 |
內 容 |
嚴重度等級 |
內 容 |
Ⅰ低的 |
1)對系統(tǒng)任務無影響 2)對子系統(tǒng)造成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3)通過調整故障易于消除 |
Ⅲ關鍵的 |
1) 系統(tǒng)的功能有所下降 2) 子系統(tǒng)功能嚴重下降 3) 出現的故障不能立即通過檢修予以修復 |
Ⅱ主要的 |
1)對系統(tǒng)的任務雖有影響但可忽略 2)導致子系統(tǒng)的功能下降 3)出現的故障能夠立即修復 |
Ⅳ災難性的 |
1) 系統(tǒng)功能嚴重下降 2) 子系統(tǒng)功能全部喪失 3) 出現的故障需經徹底修理才能消除 |
表2 嚴重度分析
b. 故障概率 表示在一定時間內故障類型出現的次數。時間單位規(guī)定為一年或一個月,有的用大修的間隔期。故障概率的分類有定量和定性兩種方法,分述如下:
定性分析如表3所示。
故障概率等級 |
故障類型出現的機會 |
Ⅰ級 概率很低 Ⅱ級 概率低 Ⅲ級 概率中等 Ⅳ級 概率高 |
元件操作期間故障出現的機會可以忽略 元件操作期間故障不易出現 元件操作期間故障出現的機會為50% 元件操作期間故障容易出現 |
表3 故障概率等級的劃分
故障概率定量分級原則如下:
Ⅰ級: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少于全部故障概率的0.01。
Ⅱ級: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多于全部故障概率的0.01而少于0.10。
Ⅲ級: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多于全部故障概率的0.10而少于0.20。
Ⅳ級: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多于全部故障概率的0.20。
故障概率和嚴重等級確定后,以故障概率為縱坐標,嚴重度為橫坐標,畫出風險矩陣圖。如圖1所示。沿矩陣原點到右上角畫一條對角線,以對角線為軸線,軸線兩邊是對稱的。如果知道了某一故障類型的概率和嚴重度等級,將其填入矩陣圖中,就可以確定故障類型風險率或等級的大小。處在右上角方塊內的故障類型風險率最大,這是因為該故障類型發(fā)生的概率高且后果嚴重。依次左移,風險率逐漸降低,因為故障類型發(fā)生的概率雖然高,但造成后果的嚴重度卻逐漸降低;同樣從右上方依次下移,風險率也逐漸降低,雖然故障類型造成的后果嚴重,但因為發(fā)生的概率很少,綜合兩方面因素風險率也就降低了。
圖1 風險率矩陣圖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法是以表格方式進行的。表格欄目可根據實際需要而設置。下面列出的是一種表格方式,供參考。
(5) 編制重大故障一覽表
對系統(tǒng)影響大的故障要匯總列表,詳細分析并制定安全措施加以控制。對危險性特別大的故障類型,需要進一步進行致命度分析,但這種方法目前國內應用不多,這里不作介紹。
元件或項目 |
功能 |
故障類型 |
發(fā)生原因 |
故障影響 |
檢測方法 |
故障等級 |
備注 | |
子系統(tǒng) |
系統(tǒng) | |||||||
|
|
|
|
|
|
|
|
|
表4
系 統(tǒng)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子系統(tǒng)_______ 制表_________
主管_________
審核_________
上一篇: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