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風險評價是HSE管理體系(簡稱體系)的核心部分,它由識別(Identify)、評價(Assess)、控制(Control)和恢復(Recover)4部分組成。風險評價工作開展得如何將直接影響HSE管理體系動作的效力。
煉化企業屬于技術密集,大量存在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高危險的行業,撫順石油化工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家大型煉化企業。從1997年開始,中國石油在其系統內部大力推行HSE管理體系,在各生產基層單位推行“兩書一表”(即《HSE作業指導書》、《HSE作業計劃書》和《現場檢查表》)。在幾年大力推行HSE管理體系和“兩書一表”工作中,撫順石油化工公司積累了比較豐富的HSE管理經驗,對關系HSE管理體系動作效力的核心部分——風險評價,總結出一套系統的、全面的、適用于煉化企業的評價辦法。
評價程序(2)
1 評價前的準備工作
在開展HSE風險評價前,應首先請裝置安全工程師系統地做一份風險預分析報告。搜集裝置的有關人力資源資料,工藝技術資料,主要動、靜設備運行狀況資料以及消防器材、安全技術裝備、勞動保護用品和其他HSE設備設施的配備和運行狀態等資料。劃分出評價單元,系統分析裝置中的有關HSE風險。根據裝置實際,制定HSE風險因素調查表,下發到所有裝置人員進行風險調查。同時組織裝置中有豐富生產實踐經營的工程師、技術工人等對整個裝置進行排查,記錄下在排查中發現的不符合,將這些不符合和收集起來的HSE風險因素調查表一并匯總,列出裝置的初始風險因素清單,為下一步開展風險識別提供素材。
HSE風險因素調查表面向裝置所有干部職工,制定上力求簡單、易填寫,并做到全面。表中應將裝置中所有物(設備設施)和環境的風險因素分類別一一列出。
2 風險識別
召集有HSE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參加HSE風險因素確定會,討論分析裝置初始風險因素的合理性,確定本單位的HSE風險因素清單。每項風險因素應包括名稱、所在位置、可能的后果、觸發原因以及提供人等信息,為進行風險評價做好準備。
3 風險評價
安全工程師根據風險因素在活動、產品和服務中所接觸物質的火災爆炸危險性選擇評價方法,按評價程序,對風險因素清單上的所有風險進行評價。
首先依據《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GB50160-92)等國家標準,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對風險因素進行火災爆炸危險等級劃分。對于風險因素在活動、產品和服務中所接觸物質屬于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的,或屬于15℃時的蒸汽壓力>0.1MPa的烴類液體及其他類似液體的,或屬于閃點<28℃的可燃液體的,認定為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大的風險因素,其他風險因素視為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小。
對于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大的風險先采用故障類型致命度分析法,分析其危險程度能否接受,若不能接受則進一步采用火災爆炸指數法(道化學七版)進行評價;若采用火災爆炸指數評價后其危險程度仍不能接受,則進一步采用事故樹分析法作細致評價。
對于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小的風險,根據風險因素的類別,可分別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毒物危害評價方法、噪聲危害評價方法等進行分析評價,分析其危險程度能否接受,若不能接受則進一步采用事故樹分析法作細致評價。
4 對策措施與HSE關鍵任務
經過風險評價,安全工程師負責審核評價結果,組織召開由單位主管和相關HSE工作人員參加的風險控制會議,針對導致風險的原因、風險可能產生的后果以及事態升級因素確定風險控制和削減措施,分配HSE關鍵任務到各崗位(見圖1),并制定實施計劃,落實資金、負責人、實施要求和完成時間等,廠級健康安全環保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直至風險因素徹底消除,以預防事故發生,有效保護人員、財產和環境。
圖1 對策措施與HSE關鍵任務
5 恢復和持續改進
各崗位依據各自的HSE關鍵任務,付諸實施,降低和消除風險,保障生產安全。根據“自我測量,確定目標,制定方案,持續改進”的HSE“創優升級”工作目標,不斷提高風險評價工作的質量,有效削減和控制風險,全力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
評價方法的應用(3)
撫順石油化工公司下屬有9個生產廠、2家工程檢維修公司和開發公司共12家企業。主要從事石油化工、三劑、供水供汽供電生產經營,輕工、洗滌劑生產經營,工程施工、設施、監理,社會服務,機加工制造等業務。業務涉及的HSE風險因素種類繁多,不宜采取單一的評價方法。公司在開展HSE風險評價工作過程中,根據各類風險因素的不同特點,分別選取了不同的評價方法進行風險評價,實踐證明非常有效。
1 故障類型致命度分析法
故障類型致命度分析法是一種歸納的、定性的系統安全分析法。它能根據需要分析的深度,將系統劃分成子系統、單元,逐個分析各部分可能發生的故障及其類型,以及對其他相鄰部分和整個系統的影響。該分析方法適用范圍較廣,用作對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大風險因素的基礎評價,例如對甲乙酮裝置脫氫反應器運行超壓、液化氣泵泄漏、氫氣管線凍凝等風險因素,首先采用此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計算致命點數CEO。CE由F1—風險影響大小、F2—風險對裝置(系統、子系統、單元)造成的影響、F3—故障或事故發生的頻度、F4—防止故障或事故的難易程度、F5—是否為新技術、新設備或對系統的熟悉程度5個因素決定。根據致命度評點標準和風險因素的實際情況取值計算后,由CE與風險等級評價表(見表1)確定風險等級。根據風險等級確定是否需要作進一步分析評價。
表1 CE與風險等級評價表
風險等級 |
評點(CE) |
內容 |
是否需作進一步評價分析 |
致使(Ⅰ) |
CE>7 |
完不成任務,人員死亡 |
極需進一步評價分析 |
重大(Ⅱ) |
4<CE≤7 |
大部分任務完不成 |
需進一步評價分析 |
輕微(Ⅲ) |
2<CE≤4 |
一部分任務完不成 |
可進一步評價分析 |
小(Ⅳ) |
CE≤2 |
無影響 |
不需進一步評價分析 |
2 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
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以單元重要危險物質在燃燒或化學反應中引起的火災、爆炸放出危險性潛在能量大小為基礎,同時考慮工藝過程的危險性潛在能量大小為基礎,同時考慮工藝過程的危險性,計算單元火災、爆炸指數,進而提出安全對策措施,使危險降到人們可以接受的程度。對在故障類型致命度分析后需作進一步評價的風險因素,需繼續按照道化學七版的評價方法,計算出火災爆炸指數F&EI,來確定風險等級。若評價得出的風險等仍較大,宜進一步采用事故樹分析法深入分析。
3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危險性的半定量評價方法。撫順石油化工公司根據歷年來風險評價工作的經驗,總結出該評價方法較適用于評價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小的風險因素,例如機械傷害、高溫熔體飛濺、高空墜物、觸電等。根據L、E、C賦分標準確定發生事故的可能性L值、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值和可能的后果C值,計算出危險性分值D,根據危險性分值D的大小確定風險等級,對于風險等級較大的風險因素進一步采取事故樹分析法進行風險分析與評價。
4 毒物危害評價方法
對于評價單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HSE風險因素的評價,按照《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85)或《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GB5817-86),結合對裝置現場監測得到的數據,進行定性分級。例如對于催化劑裝置粉塵點、加油站毒點、印刷崗位毒點等風險因素的評價宜采用此方法。根據毒物的濃度均值、在《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2002)中的最高容許濃度、毒物危害程度級別權數和有毒作業勞動時間權數確定毒物分級指數,來評價風險因素的等級。
5 噪聲危害評價方法
對于有關噪聲作業的風險因素可根據實際監測所得作業區域聲級數據和作業人員的平均接噪時間,按照《噪聲作業分級表》來進行評價。
6 事故樹分析法
對于按照各種評價方法進行風險評價后風險等級較高的HSE風險因素,采用事故樹分析法進行深入分析評價較為有效。事故樹分析法是一種演繹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它是從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開始,層層分析其發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解為止;將特定的事故和各層原因(危險因素)之間用邏輯門符號連接起來,形成事故樹。通過對事故樹簡化、計算達到分析、評價的目的。對于氰化鈉反應器爆聚、供水公司氯氣泄漏、液化石油氣儲罐泄漏等風險因素用事故樹分析法進行分析評價,能有效尋找出導致事故發生的各層次原因,以便分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預防事故的發生。
結束語(4)
撫順石油化工公司致力在基層單位推行HSE體系管理,崇尚“以人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保護環境”的工作理念,堅持開展風險評價和實施風險削減與控制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公司的HSE管理水平,開創了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健康工作的新局面。實踐表明,堅持開展風險評價工作,持續改進HSE體系管理,對推進和提高企業的HSE管理水平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上一篇:安全評價對加油站的作用
下一篇:淺論大型石油罐區風險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