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中原乙烯20萬t/a聚乙烯裝置引進美國聯碳公司的U-NIPOL氣相流化床工藝技術,原設計能力12萬t/a,后經過技術改造,生產能力達到20萬t/a。改造后的裝置生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如何確保裝置高產、穩產、安全運行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下文就聚乙烯裝置的危險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對策。
職業危害因素及對策(3)
1 毒物危害
聚乙烯裝置使用的原料及公用工程介質和三劑等多為低毒或無毒物質,且為密閉生產,故危險性極小。但如果長期微量接觸或短期大量接觸,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針對這些情況,應在現場配備過濾式、長管式、隔絕式呼吸器及其它一些個人防護用品,并加強對職工個人防護培訓,要定期對毒物濃度進行檢測,使其在控制的范圍內,對接觸人員要定期健康監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 噪聲危害
在聚乙烯裝置生產過程中,設備的轉動,物料的流動都會發生不同頻率的聲音,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對噪聲源定期檢測,如有超標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崗位操作人員要配備耳罩、耳塞進行聽力防護。管理上單位要定期組織職工進行聽力檢查,并進行防護知識培訓,對于操作間應完善隔音處理,較大噪聲源實施隔音處理加裝音罩等,從而充分保障職工身體健康。
3 粉塵危害
聚乙烯由于反應生成后本身就是粉料,且裝置在造粒工藝過程中由于加添加劑的需要,切粒時產生的碎末等,導致了粉塵的存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對粉塵濃度的檢測,使其符合衛生標準。為了確保職工身體健康,還應為職工配備防塵口罩,并定期對職工進行檢查,防止塵肺病的發生。
4 射線危害
聚乙烯裝置在生產中,由于控測物料的需要,在流化床及脫氣倉等部位安裝了含有銫-137放射性料位計。因此,必須做好射線防護。對于進入放射防護區作業及操作的人員,要穿防護服,放射工作人員要佩戴個人劑量筆及監測儀器,要有專人現場監護并辦理作業證。在射源所在區域應根據需要劃定警戒區,并裝設明顯標志牌。要定期進行衛生監測評定,確保其安全性。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要取得放射作業人員資格并定期體檢與培訓。
檢維修過程中危險性與對策(4)
由于設備使用壽命及運轉周期的影響,裝置在運行一定時間后必須進行檢修。檢修時,由于時間短,任務重,人員多,交叉作業,因此安全工作的難度也很大。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采取了如下對策:
1 嚴格工藝處理,認真做好吹掃置換工作
為了確保檢修安全,必須首先嚴格按規程對裝置進行吹掃置換,使系統內可燃物、有毒物質的濃度降到允許值以下,并尋找適當取樣口對系統內物料進行安全分析。分析合格后,停止吹掃,打開系統進行通風。同時為了確保檢修時不同系統、不同物料間不發生竄料現象,需要進行安全隔離的部位一定要進行可靠隔離,隔絕必須采用加盲板或拆開的方式,以保證隔離的可靠性。
2 嚴格執行票證制度
檢修作業,凡是動火、進設備、用電、進車一律要辦理相應的許可證。待手續、措施、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開始作業。特別是如果要進入流化床反應器清理分布板,一定要鎖定反應器內的放射源,以確保進入容器內作業人員的安全。
3 加強現場監督檢查
在檢修過程中,各參檢單位領導、安全管理人員、項目負責人一定要負起責任,加強現場監督檢查,防止各種違章現象,確保安全。
4 做好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檢修前要將檢修內容、項目、進度要求、負責人明確下來,做好充分準備,做到人員各司其職。在檢修開始以前要做好參檢人員的安全教育,重大項目如動火、起重、進容器作業等要制定方案,做到有備而來。各處安全、消防設施要準備到位,防患未然。
設備及關鍵機組的防范對策(5)
1 對于各種常規動靜設備,如泵、電機、塔、罐要按時進行巡檢,檢查液位、溫度、轉速、壓力、流量、泄漏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防止發生各種設備事故,從而避免生產損失。
2 對于安全附件如壓力表、液位計、安全閥等都要按照國家規定定期進行檢查檢驗,保證其安全并正常投用。
3 對于可燃氣體檢測系統、火災報警系統要定期進行檢查與校驗,使其靈敏可靠。設備聯鎖要確保正常投用,接地電阻要定期測試,使其在規定的安全范圍內。
4 關鍵機組的特護。關鍵機組對于裝置平穩正常運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聚乙烯裝置的關鍵機組為:K-4003(循環氣壓縮機,功率3000KW)和X-8001(擠壓造粒機組,功率4000KW)。這兩大機組作為裝置的核心機組,一旦出現故障,都將對整個裝置產生嚴重影響。尤其是K-4003機組為單臺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將導致全裝置停車,對生產影響重大。因此,做好特護機組的安全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成立大機組特護小組,把機電儀,工藝的人員都納入進來,明確各自職責,各專業定期進行巡檢,嚴格對其振動、油溫、進出口壓力、轉速等進行監控,聯鎖要確保正常投用。特護小組要定期召開例會進行會診,保障機組的順利運行。
總之,只要本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細心全面扎實地做好裝置運行的各項基礎工作,就一定能確保裝置的安穩長滿優運行。
上一篇:檢修過程中的風險控制
下一篇:生產經營承包、租憑合同(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