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的幾點思考
2007-04-11
來源:中華醫藥雜志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摘要】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的幾點思考屬于2005年第5卷第11期欄目,主要講述了為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配套規章、標準的規定,落實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統稱建設項目)。其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本文重點關注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等內容,您可以在本頁對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的幾點思考進行討論
【關鍵字】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
為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配套規章、標準的規定,落實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統稱建設項目)。其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但我國職業衛生評價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有待于進一步規范。根據工作實踐、淺談幾點體會,共商榷。
1設計依據
設計中所遵循的國家及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章建設項目的審批文件及其他有關資料。各類標準、規范及應統一表述。
2經驗法
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和掌握的相關知識,對照職業衛生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等,借助經驗和判斷能力直觀地對以評價項目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與分析。
3類比法在預評價中的應用價值
類比法是非常重要的評價方法之一,其主要是通過類比資料來推擬建項目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危害程度及防護措施效果等。所謂類比資料,應該是從與擬建項目多因素(包括自然條件、生產規模、生產工藝、原輔材料、生產設備、勞動定員、防護措施、組織、管理等)相同或相似的項目也可能由于設計水平及設計人員應用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能力等的不同,造成類比資料的不盡相同。因此,在應用類比資料時,切忌“唯類比而類比”,應綜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得出較為合理的類比結果。
4分析評價中有關術語的規范使用
對廠址選擇及總平面布置等進行分析評價時,經常用到“風向”,這一術語,但不同的標準、規范中,將該術語分別表述為“常年主導風向”、“夏季主導風向”等,其直接造成的結果是:應用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存在差別,甚至是相左的。因此,規范使用勢在必行。具體到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冬長夏短,所以應用“常年主導風向”這一指標更為合理。
5實現資料共享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需要有建設項目行業類比資料,包括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結果、健康效應、職業中毒事故與職業病發病情況、建設項目生產工藝布局及自然環境等。要收集上述資料需要各地職業衛生服務部門相互協助和持續積累,有關單位可牽頭有針對性在各地開展各行職業衛生狀況調查并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供評價機構查詢參與。
6關于評價工作環境衛生狀況的采樣方法
PC-TWA是指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容許接觸水平;PC-STEL是指一個工作日內任何一次接觸不得超過15min,短時間加權平均的容許接觸水平。應用個體采樣器在工作場所進行定點采樣(區域采樣),分別所獲得的濃度值主要適用于工作環境衛生狀況的評價。應用PC-TWA指標進行評價,較之使用其他指標更為客觀、科學。
7評價應有公眾參與內容,應公開透明
作業環境中的勞動者,直接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人或基層分管設備性能環境狀況,身體狀況以及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最有發言權,評價報告不應忽視這一直接經驗。衛生行政部門、建設單位對評價結果進行公開接受公眾和輿論監督使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對建設項目評價工作更趨科學性、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