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是設備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只有做好潤滑工作,才能使設備減緩磨損,提高效率,降低動力消耗,延長使用壽命,保障設備安全運行。
設備的潤滑管理,是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是設備安全運行和正常生產的重要保證。如果設備潤滑管理不到位,或出現失誤,就有可能發生事故,導致設備損壞 ,生產停頓,乃至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
1 事故及原因分析
我們企業在兩年時間里,先后發生兩起設備事故,都是因為設備潤滑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得不好,泵工在實際工作中出了差錯,導致了設備事故的發生。
1.1 第一起事故:常減壓車問原油進料泵-A抱軸事故。在白班接班預檢時,帶班班長和泵工都未發現設備有異常現象。原油進料泵-A運行正常,泵-B處于備用狀態。25分鐘之后,剛接完班,泵-A突然發生抱軸。泵與電機之間的聯軸器(又稱對輪)破碎飛出,打在距泵2m的磚墻上。
事故發生時,崗位人員及時發現,及時啟動了泵-B,未對生產造成太大影響。當時泵附近無操作人員,也沒造成人員傷害。
事故發生后,經有關人員現場調查分析,一致認為,泵加錯了潤滑油是造成泵抱軸的根本原因。車間從倉庫剛剛領來的潤滑油的粘度太小(只相當于常三線脫蠟油的粘度),這樣的油形成的油膜很薄,極易遭到破壞而使軸承形成干摩擦,導致金屬摩擦過熱,造成粘結以致把軸抱死不動。
1.2 第二起事故:污水處理廠羅茨風機干摩擦損壞。當班泵工準備給羅茨風機加油的途中,被領導撞見,就告訴泵工說不用加油,油還滿著。泵工也沒到風機前認真檢查,過了一會,聽到羅茨風機聲音異常,被迫停了下來。
后經拆機檢查,證實是羅茨風機缺油,造成千摩擦損壞,最后不得不做報廢處理,造成很大經濟損失。
1.3 造成這兩起事故的原因是潤滑不當。第一個事故是加了不符合規格的潤滑油,第二個事故是應當加油而沒加油。都是違反了設備潤滑的有關制度所致。
2 設備潤滑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大多數中小企業中,雖然都有比較完善 的設備潤滑制度,但有不少的企業沒有切實地貫徹落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缺乏設備管理的現代意識,管理思想還是過去那種思維方式,側重設備維修,而忽視設備潤滑工作。
2.2 缺乏對全員進行潤滑油和潤滑知識的培訓教育,許多人認為潤滑就是給設備加油,根本不懂得由于使用油品不當而將會產生不良后果,因此造成工廠進什么油,就加什么油,什么油便宜就進什么油,造成潤滑油使用混亂。
2.3 在潤滑管理中,油品進 廠檢查關把得不嚴,使得曲劣油品混入廠內。不嚴格執行有關制度,特別是不嚴格執行潤滑工作的“五定”“三過濾”制度。
2.4 崗位職工缺乏潤滑安全意識。不注意潤滑油質量保護,潤滑工具不經常清理,裝泊的設備也不蓋嚴,注油壺隨意放,也不管進不進水和雜質。不注意油品性質,有什么油就加什么油。
3 加強設備潤滑管理,保障設備安全運行
加強設備潤滑管理,應當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 要建立和完善設備潤滑管理規章制度,而且要具體落實。特別是要有相應的措施,保證制度落實不走樣。
3.2 對員工要加強潤滑知識的培訓教育,提高對設備潤滑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掌握相關的技能和知識。
3.3 把住油品質量關。油品人廠一定要做到分析臺格后才能使用,并定期化驗分析,保證油品質量。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產品流人企業。
3.4 要按著油品的保管規則,做好油品的保管工作從倉庫到車間,要妥善保管,保證質量,杜絕水分、雜質等進入油品。
3.5 堅持潤滑工作的“五定”“三過濾”原則,保證潤滑油用具干凈、定點放置,防止泵冷卻水和泵房地面水濺人。要保持泵油標的清潔,防止假液面造成加油過多或不足。還要防止油品乳化,一經發現油品乳化,就要全部換掉。換油時要認真清除油箱內的雜物,保證新油不被污染,以延長油品使用壽命。
上一篇: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的十二項制度
下一篇:關鍵裝置及要害崗位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