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即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我們企業文化中的安全文化的理念與傳統的安全管理不同之處就是強調在安全生產中實現人與人、人與制度、人與設備、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這其中人與設備的和諧統一是保持企業安全生產的最基本條件,也是最重要的條件。
設備是企業經營的物質基礎,對我們制造業來說就是企業的生命,也是安全生產和安全文化建設的物質形象。設備管理標準,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外形內質俱佳的設備、科學嚴格的管理、及時細致的維修保養、正確規范的操作運用才能保證安全運行的要求。通過設備管理這個環節打牢安全生產的物質基礎。要完善設備管理,嚴格執行設備技術標準、運行規范、檢修規范、監督規定、反事故措施等,從設計、招標、安裝、調試、運行、技術監督和檢修維護的全過程,加強安全質量管理,保證設備的健康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首先,把好設備選型、建設的第一關。鑒于此,我們在設備添置與改造中,應當第一位考慮選定的設備安全不安全、可靠不可靠,能不能促進整個車間設備運行安全?回答好這個問題,就是把好了安全生產的第一關;忽視這個問題,就會一著不慎,后患無窮。此外,尤其要注重安全設施裝置的投入,絕不能因為節約成本而降低了安全標準,削減安全成本。研究成果顯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預防性投入效果與事后整改效果的比例關系是1比5的關系。千萬不能因小失大。
第二,把好設備檢修、維護關。再好的設備也離不開精心地維護,這也是體現我們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通過我們的嚴謹工作,不斷改進、保持設備的安全健康水平;也要通過我們的管理創新,發現、掌握設備的危險點和隱患,做到預控、可控、在控,做好預案措施,心中有數方能應對自如。反之,對設備的狀況不清,就如同履薄冰而不知,臨深淵而不覺。
第三,把好設備的運行關。設備的運行狀況反映的是人與設備的和諧程度。反之,事故的發生就是設備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交集。規范化、程序化是我們企業生產的優良傳統,必須持之以恒并加以創新發揚。愛企業就要愛崗位、愛崗位就要愛設備,這是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的重要體現。要引導員工不斷增進對設備性能的理解和運行原理的掌握,像熟悉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設備,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設備。只有這樣,企業的設備管理才有堅實的基礎,才會形成濃濃的安全文化氛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近年來,設備管理雖然慢慢步入良性循環軌道,但安全生產的現實提醒我們,設備管理工作還有許多的不足和漏洞,我們每一個設備人員都不能高枕無憂,一定要按照“健康無損、維護及時、運用規范”的要求,保證設備健康無損,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煙草制造企業是不畏艱苦、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敢于創新的企業,我們將用實際行動筑成一道保障企業安全運行的鋼鐵長城,讓我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共同努力,為了企業更美好的明天唱響安全的主旋律!
上一篇:現場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下一篇:安全管理中的“四環節”依然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