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機車噴烤漆室;職業衛生;防護措施;效果評價
為改善機車噴漆作業工作條件及車間空氣質量,貴陽鐵路分局遵義機務段新建機車噴烤漆室1套,用于機車噴涂。貴陽分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該噴漆室試運行時噴漆室內通風系統效果、空氣中職業有害因素濃度、隔音降噪效果進行了監測。
1勞動衛生學調查
1.1設計工藝 噴烤漆室包括控制室1間及噴漆室1間,總面積285m2,其中噴漆間162m2。
噴漆室為全封閉式,室內通風采用上送下吸、整室與分段送風形式相結合.送排風機組共5組,每組2臺風機。5組送排風將噴漆室分為5段,每一段可以單獨送排風,也可同時送排風,廢氣處理采用平鋪玻璃纖維絲,結合M型活性碳三道過濾裝置。
送排風機組采用低噪聲風機并與噴漆室、控制室隔離。送風房采用巖棉夾心板制作,降低噪聲。
1.2作業情況 該噴烤漆設備可用作常溫噴漆與升溫噴漆。噴漆室每次能容納對1臺機車進行噴漆作業,每次作業操作人員3~4人,連續作業時間約為2~3h,該噴漆作業日常使用的油漆為燈塔牌油漆,稀釋劑為勝利牌香蕉水,考核車間空氣污染因子為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通風效果及隔音效果。
2監測項目、采樣方法、分析方法
2.1監測項目 ①噴漆作業時車間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濃度。②噴漆室通風設備運行時室內平均風速,每小時總送風量、每小時總排風量。③廢氣(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濃度)排放濃度。④作業環境噪聲,廠界噪聲。⑤作業環境氣象條件(溫度、相對濕度、風速、氣壓)。
2.2監測、采樣方法及分析方法
2.2.1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100ml注射器采樣,分析方法為氣相色譜法。
2.2.2噪聲 HS6280A型噪聲頻譜儀,自動打印監測結果。
2.2.3送排風口風速 TY9900數字微風儀直接讀數。
2.2.4作業環境氣象條件 溫度、相對濕度:TES一1360溫濕度計直接讀數;風速:TY9900數字微風儀直接讀數;氣壓:高原空合氣壓表直接讀數。
3評價依據
GBZ1—2002(3-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2—2002((3-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GBJ87—85《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GB12348—9O《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GBJ19—87《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16297—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4監測結果
4.1升溫噴漆狀態下進行噴漆作業
4.1.1測定時條件 溫度:28.6℃;相對濕度:78.5%;風速:0.31m/s;氣壓:89.2kPa。
4.1.2車間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濃度見表1。
4.2常溫噴漆狀態下進行噴漆作業
4.2.1測定時條件 溫度:28.9℃;相對濕度:78.5%;風速0.26m/S;氣壓:89.2kPa。
4.2.2車間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濃度見表2。
4.3同時開啟5組風機時測定結果每小時總送風量:157300m3/h,每小時總排風量:130400m3/h;車間平均風速:0.31m/s;換氣次數:163次/h。
4.4廢氣排放濃度 見表3。
4.5噪聲
4.5.1風機室噪聲 88.8dB。
4.5.2作業環境噪聲 見表4。
4.5.3廠界噪聲 55.67dB(開啟5組風機時)。
5評價結論
5.1車間空氣中苯系物濃度 風機全部開啟及分段開啟后,車間內苯、甲苯、二甲苯濃度比未開啟風機明顯降低,且未超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CBZ2—2002)。
5.2通風效果 車間平均風速、每小時總送風量,每小時總排風量、換氣次數基本達到設計要求。
5.3廢氣排放濃度 苯、甲苯、二甲苯濃度未超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96)。
5.4作業環境噪聲 控制室、噴漆室噪聲均未超過《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85)。
5.5廠界噪聲 廠界噪聲未超過《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
6結論
該噴漆室送排風系統設計合理,車間職業有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濃度控制效果顯著,隔音降噪效果明顯,廢氣排放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