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要突出一個“實”字
2007-07-3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一、安全教育力求實效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安全教育重在解決職工為什么“要安全”的思想問題。目前,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既有單一的,也有立體的;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選擇的空間非常大。在借鑒利用先進手段做好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提升安全教育的實效。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帶著問題深入基層,真正了解活動開展的效果如何?了解當前的安全教育形式是否符合實際?內容是否具有針對性?職工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職工對安全教育還有什么建議和意見?惟有做到掌握需求,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提升安全教育的實效,才能解決職工“要安全”的思想問題,進而為職工“會安全”、“能安全”創造有利條件,促進本安型職工創建。
二、現場措施堅決落實
近年來,各地不斷加大安全硬件投入,強化質量和安全動態監管,煤礦的安全生產條件都已有了較好的改善。但非自然因素的事故卻不斷發生,究其原因,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規程規定和現場安全技術措施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如某礦掘進機卷人事故,如果操作者能夠按照“手指口述”操作法的要求,在操作前做到“觀察掘進機前方及兩側沒有人員,可以開機,確認完畢”,根本就不會發生如此低級的人身傷亡事故。再如某礦冒頂重傷死亡事故,施工技術措施明明要求“過老硐期間及過老硐至進入實茬后2米循環進尺為0.8米”。當班班長(該起事故的受害者)雖在班前會上要求大家“遵章作業,注意安全”,并進行簽名,但實際上,一次打眼卻長達1.8米,放炮后形成近2.4米空頂,由于剛過老硐,巖石松動較大,加之支護不及時,導致冒頂事故發生。由此可見,現場施工必須加強監管,規程規定和現場安全技術措施落必須落實到位。
三、“三違”治理必須扎實
“三違”行為大量存在、雖經治理仍是事故多發的根本原因,這是不爭的事實。由此可見,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上,除了運用安全教育的思想武器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外,適當地運用具有強制性的“他律”手段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面對一個個悲劇的發生,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以“礙于情面、照顧情緒”縱容“三違”發生,沒有任何理由懷疑“三違”治理的正確性,也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和退卻。為了職工的根本利益,為了企業的安全發展,在“三違”治理問題上,必須做到斬釘截鐵、實實在在。惟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發展、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