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屬極典型軟巖礦井,地質條件復雜,礦壓顯現明顯。特別是海域采煤工藝相對困難,水、火、瓦斯、頂板、煤塵等自然災害隨時可能威脅礦井安全。基于此,幾年來,北皂煤礦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技領先,科學管理,爭創一流”的發展方針,從安全監測系統、工業以太環網、工業電視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軟件開發、通訊系統等六個方面進行了總體設計規劃,鋪設完成了國內首條井下工業以太環網,并在此基礎上建成了北皂煤礦綜合自動化控制平臺,從而促進了煤礦企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一、健全完善安全監管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依法治礦。
北皂煤礦在近幾年的安全管理實踐中,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機制,做到齊抓共管。把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作為安全管理的核心和主線,加強責任體系建設,加大安全責任在副總、區隊承包考核中結構工資的比例,加強下井跟班、值班、帶班制度,徹底解決“嚴不起來、深入不下去”的問題。二是健全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堅持黨政工團大檢查、專項檢查和安全小分隊稽查相結合,保證安全檢查不斷線。以“小題大做”抓安全,對不符合作業規程要求的,堅決予以制止,凡現場存在事故隱患的,堅決掛牌整改。三是健全完善重大隱患排查預警機制,杜絕重大事故發生。按照“煤礦安全生產隱患實行排查、治理和監督三條線,分級管理和監控”的原則,完善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管制度,超前制定預案,強化措施,落實責任,標本兼治,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四是健全完善考核追究機制,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堅持一工程一落實一考核,堅持一事故一分析一處理,一抓到底,嚴格追究事故責任。
在安全管理上,北皂煤礦還突出了人本安全管理理念。現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礎就是正確認識安全管理,人為管理之本。管理的主體是人,客體也是人,管理的動力和最終目標還是人。在安全生產系統中,人的素質(心理與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質)是占主導地位的,人的行為貫穿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因此,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企業必須尊重人,關心人,以人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個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歸屬感,最終形成安全管理“命運共同體”,推動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在安全工作中,北皂礦突出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落實安全責任制,層層抓、層層管、層層分解,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制定、完善、落實各種規章制度,并使各種制度正規化、規范化以及有效運作。監督、檢查、落實、整改工作,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集中體現為“嚴、細、實”,杜絕走馬觀花現象。
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范人的行為對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極其重要。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實,使廣大員工懂得按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運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養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兒女的情感。教育員工自覺用規章制度規范自己的行為,把自覺執行規章制度變成自覺的行動。
二、培育富有煤礦特色的安全文化,提高員工素質,協調員工的安全行為是煤礦實現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條件。
企業安全文化從廣義上講,是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它是以人為本,保護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安全價值的文化,是企業安全形象的重要標志,是凝聚員工的強力磁石和樹立企業安全精神的動力。而英國健康安全委員會核設施安全咨詢委員會,對安全文化給出了相對狹義的定義:“一個單位的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決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諾、工作作風和精通程度。”這一定義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養方面,體現了安全文化的本質。也由此可見,在這一過程中,“人”的問題成為核心問題,而培育安全文化、發揮安全文化的強大優勢,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保證。
一、堅持正面引導,唱響安全生產主旋律。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職工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參與,沒有切實解決好內在動力問題。我們北皂煤礦在對傳統安全管理進行剖析、反思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強化廣大職工對安全與健康的自愿、自需、自求意識,教育職工在從事各種安全生產時,都帶著“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思維進行。在對職工具體引導教育過程中,突出四個特點:一是教育活動自下而上進行,從工人到班組、區隊逐級進行座談,充分談思想、談認識,讓每一個職工都來關心“自我”并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二是輔之以必要的教育形式,在礦電視臺開辟了“安全大家談”、“三違人員亮相臺”;開展了班前會禮儀、安全宣誓、“一日一題”、崗前三分鐘安全自律等活動;充分發揮安全文化走廊的陣地作用,使每名員工對安全文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動心入腦。通過系統理念滲透、行為養成訓練,不斷強化職工對生命價值極端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明確在安全工作中的權力和義務。三是正面引導教育與抓好職工安全培訓相結合,堅持標本兼治,分階段、分層次制定實施了培訓計劃,同時,抓好職工對《安全生產法》、新版《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業務技能知識的學習并嚴格考試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員工的綜合素質。四是正面引導教育與嚴格獎懲相結合,不斷加大對“三違”人員和事故責任者的懲罰力度,嚴格執行“三項制度一個辦法”,對“三違”多、問題多、群體違章的單位,堅決停產進行全員培訓及罰得再多不手軟的思路。正向引導教育開啟了職工固有的安全需求思維,改善職工安全心智模式,引導職工將其本能性的安全要求固化在生產實際操作之中,使“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成為每個職工的迫切愿望和需求,實現了安全管理的無為而治,體現了安全文化的本質。
現代安全經濟學有個“三角形理論”,認為經濟為兩條邊,安全是一條底邊,沒有底邊的支撐,這個三角形是不成立的。經濟發展再快,沒有安全就構不成穩定的三角形。
而構成這三角形的核心也就是它的“核”,應該就是安全文化。由此可見,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安全文化是經濟發展的保證。這是因為,搞好安全生產能夠保護生產力,搞好安全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關于這一點,著名安全經濟學家羅云在《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關系》一書中指出:預防性的投入產出比遠遠高于事故整改產出比,兩者的比例為1:5。這是安全經濟的基本定量規律。如果我們在具體的安全生產工作中,注重強調安全文化,那么,這個比例關系將被改寫。
北皂煤礦在安全文化管理中,所涵蓋的內容極為豐富,它涉及人的安全檢查思維、安全意識、安全心理、安全行為、安全法制觀念、安全科技水平等,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文化素質。同時,它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無論是“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充分、科教更加進步”,還是“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其中每一項工作都和安全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沒有良好的安全文化,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得不到切實保障,那么,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都會蒙受巨大損失。
安全文化可以凝聚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安全文化體現的是以人為本,尊重人權,關愛生命,在安全文化的影響下,人們的思想感情、意識、情感、行為規范潛移默化地發生趨同性。同時,安全文化可以有效地約束人們的不安全行為。因為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在于以人為本,其先進性也體現在以人為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中國要到什么時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貴于財富,人命貴于權位,人命貴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時,中國才站行起來。由此可見,重視安全,早就成為幾代人的追求!
北皂煤礦在安全文化管理中,圍繞“以人為本、從嚴治企”的核心理念,堅持“四個第一”:即安全管理是第一決策、第一話題、第一保障、第一要務。
煤礦生產,安全為天,可是,每次事故的出現,都可能在管理上、技術上、素質上找出一大堆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是沒有認識到規律的客觀性,沒有找出其本質原因。沒有認識到,一切不安全的行為,都與安全文化、安全理念有關。因為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是從一點小事引起的,小事不小,隱患不除,大事肯定要發生。在這一點上,有一個著名的“蝴蝶效應”足可以證明這一點:就是說,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動翅膀,能夠在美國的德克薩斯洲引出“龍卷風”,意在小事經過長時間的放大,會引起大的、質的變化。在安全管理上,我們只有認識到了安全生產的潛在規律和內在的不穩定因素,才能重視規律、抓住規律,才能保證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才能實現效益的提高。
我們要認識到,安全生產與其他事物的發展一樣,也呈現出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狀態,所以必須反復抓,抓反復。任何工作的一時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對安全工作要毫不放松地抓,不厭其煩地抓,抓好每一個過程,抓好每一環節,抓好每一個人,做到全方位地做好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延長安全生產周期。從我們的實際工作來看,只有我們突出解決了三個“怎么干”的問題,我們的安全文化的管理水平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發展局面。一是加強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技術素質,讓員工知道應該怎么干;二是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讓員工知道我要怎么干;三是嚴格安全管理,通過制度約束員工的安全行為,規范操作,讓員工知道必須怎么干。
二、推行以人為本,精細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新境界。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北皂煤礦積極推行以人為本,精細化管理和準軍事化管理。抓住各級干部這個重點,積極培育文化管理意識,引導各級干部帶頭踐行企業文化理念,創新思維、改進方法。以開展“學習型員工”、“學習型班組”、“學習型區隊”創建活動為切入點,大力倡導“學習為本、終身學習、團隊學習”和“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培育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建立完善北煤信息網絡教育平臺、舉辦各類培訓班、開展知識競賽、“一日一題”、全員考試、技術比武活動等形式,不斷改善心智模式,引導員工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形成共同的愿景。與此同時,以6S及20項要素為主要內容,在全礦廣泛開展了行為養成訓練,強力推行準軍事化管理。從小事抓起,井上下二人成排、三人成行,戴毛巾、礦燈戴在礦帽上,新工人統一軍訓,嚴格10種崗位行為禁忌,推行8類30句文明用語,成立了井上、井下文明督導隊,加強日常的文明督導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廣大員工素質素養的提高。本著整合、導入、細化、對接的四項原則,突出4E標準、考核標準、獎懲激勵三大體系建設,努力在全礦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看效果,管人看考核,以制度約束人,激勵人的精細化管理體系。有了理念的滲透、制度的保障,北皂煤礦將精細化管理試點單位綜采一隊作為全礦精細化管理的突破口,突出“高、精、深、嚴”四字方針,即標準高、精細化、深下去,嚴要求,綜采一隊緊緊抓住4E標準體系、獎懲體系、考核體系的關鍵點,三易其稿,形成體系,融人生產組織全過程,實行ABC卡,實施走動式管理,實現了與原有管理方式方法的很好對接,促進區隊管理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員工精神風貌、區容區貌、現場管理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加大信息化在礦井安全生產中的應用,以技保安,是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
礦井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煤炭工業產業升級的戰略性步驟,代表著當今煤炭工業發展的方向。加快技術進步,是新形勢下實施科教興礦戰略、科教興企戰略的重要內容。現階段,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事故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安全生產科技基礎薄弱、安全技術落后于生產技術的發展,安全科技不能為安全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因此,煤礦企業只有依靠科技支持,提高礦井保安水平,才能實現本質上的安全。
而裝備了現代化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先進的DLP投影屏幕墻可以顯示礦井生產信息、圖像、圖表等各類監測信息,工業電視網絡覆蓋了井上下所有關鍵部位,配合集控系統的使用,實現了海域中央變電所、中央泵房、皮帶運輸系統等重要場所的無人值守,礦井使用的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將安全監測與生產監測兩個系統合二為一,融入了十多項國內先進技術,可以動態監測井下所有重要地點的風速、風向、溫度、風門、風機等安全環境參數,并通過礦井自動化管理平臺實現各類安全生產信息在全礦的資源共享。針對海下采煤的特殊性,礦井開展了以防止海水潰入為重點的安全技術四大課題研究,采用了先進的遙測技術,建立了井上下水情在線監測系統,對礦井水量、水壓和水溫進行動態監測,并與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聯網,可以及時發出預警信息。為礦井安全生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