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冶金行業安全管理模式利弊談

2008-03-13   來源:《勞動保護》雜志社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我國鋼鐵生產的發展過程中,安全生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長期以來,以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安全評比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對保障企業生產順利進行和職工安全健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幾年來,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及政府機構與企業深化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隨著鋼鐵產能的擴大、生產規模的擴張,一些企業工傷事故出現抬頭或起伏波動,冶金行業的安全管理面臨新的挑戰。針對形勢的發展與變化,探討冶金行業的現代安全管理模式非常必要。

  安全管理模式的發展

  在計劃經濟時代,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依賴行政措施推行安全規章制度建設、安全目標考核評比、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檢查及安全比賽,這與當時我國“政府監察、行業管理、群眾監督”的安全管理體制有關。各行業的安全管理基本是一個模式,彰顯不出各企業的個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我國的安全管理體制逐步轉化為“企業負責、行業管理、政府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章守紀”。尤其是企業自主權擴大后,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加重,不少冶金企業開始探索現代安全管理模式。如鞍鋼在1986年率先提出并普遍實行了標準化作業,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安全作業(工作)標準,并于1989年推出了0123安全管理模式;馬鋼公司自1989年4月份正式將“三不傷害”作為一項群眾性安全活動,在各廠、礦的基層工段、班組全面推開;寶鋼引進日本的先進經驗,重點推行了危險預知活動,20世紀90年代初推出了12345安全管理模式;攀鋼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展班組危險預測預控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上管理方法、管理模式見表1)。這些安全管理模式的推進,大大降低了冶金系統的傷亡事故頻率。

  1998年,我國存在了半個世紀的行業管理部門被撤消,實現“政企分開”,政府對安全生產從直接管理轉變為宏觀管理,安全生產實質成為企業的自律行為,由此也促進了企業改進安全管理,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模式。

  進入2000年以來,隨著“PDCA循環法”在安全管理方面得到推廣,國際流行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MS也在我國冶金企業實行了。山東萊鋼自2000年7月,在冶金企業率先貫徹實施《OHSMS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此后,不少鋼鐵企業開展了OHSMS體系認證工作,促進了冶金行業現代安全管理模式的發展。

  1996年,我國鋼鐵生產過億噸,此后,我國的年鋼產量位居世界首位,鋼產量年增長率大于20%。與此同期,大中型鋼鐵企業的工傷事故卻是穩中有降,這充分說明這些冶金企業在安全管理上下了真功夫,所提出的安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可供全行業借鑒與仿效

  安全管理模式特點

  冶金行業的安全管理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以人為中心的安全管理

  以人為中心的安全管理包括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的行為控制和約束。具體地說,就是為了人和人的管理。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所謂為了人,就是把保障職工生命安全當做事故預防工作的首要任務。所謂人的管理,就是充分調動每個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讓職工人人主動參與安全管理。

  企業的事故預防工作千頭萬緒,最關鍵的是控制人的行為。由于技術、經濟條件制約,企業的生產作業遠沒有實現本質安全,只能主要依靠控制人的行為來防止傷亡事故。由于歷史方面的原因,企業中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時有發生,以人的不安全行為為主要原因的傷亡事故占有較大比例。如何規范人的行為、控制人的行為,是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不傷害”活動是以我為中心,做到遵章守紀,不傷害自己;工作(勞動)中考慮自己行為的后果,做到不傷害別人;熟悉環境,摸準規律,做到不被別人傷害。在操作生產過程中發生傷害,大多是來自這3個方面。因此“三不傷害”活動概括了職工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這就是“三不傷害”活動的群眾基礎,是“三不傷害”活動的生命力之所在。根據事故調查證明,這三個方面尤以“我不傷害自己”為多(就某一個企業統計的工傷事故原因而言),其他2個方面側重于不同的工種,如行車工、機動車輛駕駛,則主要見諸于不傷害別人,當然也包括了不被別人傷害。因此,在“三不傷害”中,首當其沖的就是要解決我不傷害自己。

  2.一把手的決定性作用

  企業、部門的一把手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問題,是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核心。安全生產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居第一的位置,就必須一把手管。只有一把手管,才能迅速果斷決策安全生產重大問題,才能調動全員認真管安全、才能統籌全局,帶動整體管理上水平,改變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無論哪個模式,必須要得到領導的重視和參與,尤其一把手。

  鞍鋼“0123”將一把手負責視為安全生產的組織保證,是安全管理的強化。寶鋼“12345”中以生產線為主體的自主安全管理,強調實施生產線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即從總廠廠長——廠(部)長——分廠廠長(車間主任)——作業長——班組長的一條線,寶鋼統稱為第一安全責任者。

  3.作業標準化與管理標準化

  統計表明,大多數事故出自于人為失誤。作業標準化規范人的不科學、不安全的習慣行為,防止人為因素產生的事故。通過管理標準化,使環境、設備、管理貫標達標,消除不安全狀態。作業標準化與管理標準化使人、機、環達到安全和諧的水平。

  首先,標準化作業具有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特殊功能,這種特殊功能即只要按標準去作業就不會發生事故,即使技術素質較低的作業者,只要按標準規定的作業程序、作業動作、安全要點去辦,也不會發生事故。第二,標準化作業是建立最佳生產秩序的有效手段。企業最基本的生產活動是作業(操作),一切作業都按標準進行,整個企業的生產活動就會井然有序,而最佳的生產秩序對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消耗、增加經濟效益有著重要作用。第三,標準化作業是企業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基礎。標準化作業是現代管理理論在崗位作業中的具體實踐,是企業規章制度、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貫徹落實的有效措施,是完成作業目標的科學作業方法。鞍鋼“0123”、寶鋼“12345”與太鋼的“閉環管理”將標準化作業作為安全工作的基礎。

  4.推行目標管理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指企業把安全生產作為一個大系統、圍繞一個大目標實施目標管理。目標管理要求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都以目標為軸心,以實現目標為工作準則,一切以完成目標情況進行評價,充分啟發、激勵、調動、依靠全體職工,共同自覺為目標奮斗。

  瞄準世界一流的安全衛生目標,是寶鋼爭創世界一流鋼鐵企業總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寶鋼安全衛生的“一流目標”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事故為零為主要標志,包括工傷事故(當前首先是死亡、重傷事故為零)、重大設備事故和重大生產事故3項為零;二是創造適合職工身心健康的安全衛生環境。

  5.系統安全的管理

  現代安全管理強調系統的安全,從企業的整體出發,把管理重點放在危險源控制的整體效應上,使企業達到最佳安全狀態。寶鋼的“四全管理”體現系統安全的管理。其“四全管理”為:

  全員安全教育。寶鋼的全員安全教育是由7部分構成,即:新入廠人員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對作業長、班組長和兼職安全員的安全知識培訓,對總廠廠長、二級廠長和車間主任級干部的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違章職工教育以及外協單位人員教育。

  全面安全管理。按系統分割原理,實施“五個全面管理”,即工程安全管理,包括新建、擴建、技改和大修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在內;工藝技術安全管理;生產作業安全管理;設備安全管理;作業環境安全管理。

  全過程跟蹤。寶鋼實行集中一貫制,要求全過程跟蹤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包括按系統使用壽命周期的各階段,即從規劃、設計、建設、生產和報廢的全過程管理,生產全過程管理,以及從1988年以來就一直堅持并取得較大成就的4個跟蹤(檢修跟蹤,事故跟蹤,隱患整改跟蹤和“三同時”跟蹤)。

  全方位的事故預防控制。根據要因圖分析可知,發生事故災害主要是管理缺陷,而管理缺陷來自6方面共47項原因。6方面是:作業者,作業方法,防護系統,機械設備,作業環境和材料。

  6.基層的安全管理

  據統計數字表明,企業的事故90%以上是發生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在生產一線班組。事故的直接原因絕大部分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所造成的。因此,控制企業事故的關鍵是抓好班組安全管理,把一切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消滅在班組。企業中的每一個班組都能做到安全生產,整個企業就會實現安全生產。

  冶金行業安全管理突出了基層的安全管理,尤其是班組安全管理。如“三不傷害”,以工段、班組為單元,崗位為重點,以“我”為主體展開,以控制個人不安全行動為重點對象;以正確處理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人與機、人與環境3者關系為主線;從學規程、講案例入手,進行系統危險預知分析,查找“三害”因素,自訂預防對策,編制并應用《個人防護卡》為核心內容;以實現個人無傷害,班組無事故為最終目標。如鞍鋼安全標準化班組建設,其內容幾乎涉及到班組的各項工作,如要抓好個人行為的安全化,就必須抓操作紀律、勞動紀律和班組紀律;要抓好物的安全化,就必須抓工具、設備的技術狀況完好,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抓好環境的整理、整頓、整齊、整潔,做到凈化、美化、舒適、安全化。如“5S”、KYT活動都是以班組為單位展開。

  從以上特征可看出,冶金安全管理思想的兩點重要變化:一是物本觀念轉變為人本觀念,從偏重于對工藝、設備、制度、規章的管理轉化為以人為根本,注重人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價值觀、安全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管理;二是個體觀念轉變為系統觀念,從管理的著眼點為某一人、一物、一單位轉變為注意安全管理的層次、環節、部門、人員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制約,注意個體與整體的配合協調。

  安全管理模式中的問題

  企業安全管理模式的形成與運行,與法律法規和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要求、公眾的期望等社會外部環境,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生產規模、技術工藝設備狀況,管理水平等企業內部條件密切相關。目前,冶金安全管理模式遇到的主要問題是:

  1.結構性調整的沖擊

  當鋼鐵市場被看好時,大量資本涌入;當鋼鐵企業面臨重新整合、產品結構調整,安全生產則受到很大沖擊。沖擊原因,一是生產發展不均衡,產品暢銷時,為追求較好的經濟效益不得不加班加點,甚至違章作業、冒險作業,設備則經常帶病超負荷運行;市場疲軟時則因經濟實力不足,往往難于對隱患進行全面整改。二是不少企業為滿足市場需要及占領市場,快速擴大生產規模,但生產場地、工業布局已難改變,由此留下安全隱患。三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帶來的安全問題需要時間去認識和檢驗。

  2.體制改革滯后的影響

  目前,由于我國冶金行業沒有獨立的管理部門,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現有職能和資源無力監督管理冶金行業安全生產全過程。尤其是冶金行業安全生產的共性問題,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一時難于協調指導和統籌研究解決。如現有的冶金行業安全技術規程、標準和安全監督管理規定普遍已經落后或不適應當前實際情況,尚未及時修改;已經修訂頒布的也未能認真貫徹實施;安全管理經驗和模式的宣傳和推廣缺位。

  3.企業安全管理滯后的影響

  企業改革尤其是改制后,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人員和職能都發生了變化,安全管理理念、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及管理模式不適應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機制的深刻改變,多數單位專職人員減少,一些單位工作條件缺乏,安全管理難以有效實施。安全管理的功能和目標難以完全實現。

  4.人為因素影響政策

  安全管理體系具有系統性、動態性、持續改進性和全過程控制性等特征。我們應認識到現有冶金行業安全管理模式往往側重于某個方面,突出某些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功能的實現上較多地依賴人的主觀愿望,尤其是領導者和執行者的重視程度和執行力度。

  企業的安全管理與其他各項管理工作密切關聯、互相滲透。企業的安全狀況是整個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反映。并且,在其他各項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理論、原則、方法也基本上適用于安全管理。但是,企業安全管理仍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生搬硬套一般企業管理的理論、原則和方法。

  實踐表明,現行冶金行業安全管理模式對預防與控制職業傷亡事故、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安全健康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們還是應該在現行的冶金行業安全管理上下工夫。根據企業的生產規模、裝備水平和安全生產現狀,選擇管理效益型(如OHSMS標準、鞍鋼“0123”模式、寶鋼“12345”模式)、風險防范型(如“危險預知訓練”KYT活動)和行為控制型(標準化作業、三不傷害活動)等類型的模式,有重點地進行推廣和提升。

  在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同時,要學其所長,補已不足,因為任何模式都有其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有其局限性。由于冶金企業之間的差異性,我們不能強求一個統一的安全管理模式。應鼓勵各企業根據自己情況,推出具有自身的特點的安全管理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金华市| 沁阳市| 潜江市| 河池市| 五大连池市| 云浮市| 屏东市| 九龙坡区| 武义县| 宜昌市| 阿克苏市| 温州市| 广昌县| 石门县| 建水县| 伊吾县| 海淀区| 吉隆县| 商洛市| 汉阴县| 雷山县| 措美县| 永胜县| 乃东县| 桑植县| 长葛市| 汝南县| 滕州市| 嵊泗县| 卢湾区| 吉木萨尔县| 呼伦贝尔市| 南和县| 疏勒县| 浪卡子县| 怀集县| 封丘县| 松阳县| 彩票|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