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是根據人們從事物資儲存活動的功能需要,按照物資對儲存環境的要求而建立的儲存場所。隨著工業生產社會化分工的逐漸細化,倉庫已成為集物資儲存、調節供需、銜接運輸、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功能于一身的構筑物。
在各類倉庫中,尤以包含倉儲、配送、倉儲營銷功能的高架倉庫發展前景最為廣闊,但由于目前這個領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還不完善,所以高架倉庫的安全管理形勢非常嚴峻。
高架倉庫的特點
1.單層高度高
一般倉庫單層高度在4.5~6m,而高架倉庫的單層高度有7.5~12.5m。一般不建多層的高架倉庫。
2.倉庫內部分類復雜
一般倉庫在墊板上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不大于100m2,并在垛間留有距離:垛與垛間距1m;垛與墻間距不小于0.5m;垛與梁、柱間距均不小于0.3m;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2m。高架倉庫離地而存,貨架高度達6~12m,每架分層,一般分為3~5層,每層高約2.0~2.5m,按貨物的實際需要再分類、分架、分層儲存,設貨號、卡、簽或顏色不同的標志,便于存取和結賬管理。
3.占地面積廣闊
單層最大占地面積允許到1萬2000m2,庫容容積可達到10多萬m3。為減少火災事故發生時的經濟損失,庫內被分隔成若干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占地面積不超過3000m2,均應設有自動噴淋、自動報警等滅火系統,并應設有2個出口,出入口的門應向疏散方向平開,門應是甲級防火門。
4.技術要求高
高架倉庫的消防要求嚴格,運用尖端科技多,要求實現自動報警、自動噴淋滅火、防火分隔(自動卷閘分隔)、消防水幕保護、防排煙(通風、排煙、換氣)、電子眼全方位監控等安全措施,并設置消防聯動監控室,執行24h全候天值班監控。
高架倉庫的安全管理
鑒于高架倉庫的安全管理難點多,倉庫安全管理人員應本著“預防為主、單位負責、突出重點、保障安全”的原則,把下列各項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1.防火安全是重點
因高架倉庫儲存的物品絕大部分是可燃、易燃物品,分別來自社會大生產中不同工廠企業的產品或半成品,部分產品或半成品的經濟價值較高,一旦發生火災,經濟損失大,企業將經受沉重的打擊。所以,它是企業的“心臟”,是經濟核算的中心,企業應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它的安全,特別要注意防火。因此,為了安全要舍得投入資金,并將資金落實到完善高架倉庫的自動報警、自動噴淋滅火等系統建設上來。此外,應加強員工的防火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教育,正確展開各種火情下的應急救援行動。其中應掌握的技術方法包括:小火源采用輕水滅火器滅之;達到成災的狀況可馬上啟用自動消防(噴淋)滅火;如果已達到采用自動消防的程度,應啟動防火分隔,放下自動卷閘門,把火情控制在單個防火分區內;如果火勢很大,應加上水幕噴淋保護卷閘門,并關閉防排煙管閥,提高滅火效果,迅速把火勢控制而后撲滅。
2.保證高架倉庫安全有效運營
首先,必須成立安全領導機構:如安全生產委員會。委員會必須是安全生產的權威領導機構,必須由企業的決策人物負責。只有在專門安全機構的協調下,才能充分發揮好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督促落實到生產實踐中去。特別要提醒的是高架倉儲配送企業應制訂事故應急預案,每年進行1~2次的演練、修改,使之逐年完善、日臻完美。只有這樣,當發生事故時才能應付自如,使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其次,是劃線管理方法,即把高架倉庫倉儲區劃分成紅線區、黃線區、綠線區加以管理。
(1)紅線區
即高架倉儲區的外接區。所有外來人員、車輛在紅線外活動,進出貨、接送單、交接貨物的交接配送由佩戴紅色胸卡的工作人員負責,并負責監管外來人、車進入,組織裝卸、運送。
(2)黃線區
黃線區是佩戴紅色胸卡與佩戴黃色胸卡的管理人員進行清單、貨物交接配送的中轉區。所以,黃線劃于綠線與紅線之中,并稱黃線區,工作人員按清單清點交接,按進貨單進庫,按配送單組織貨源裝箱發送和護送出區。
(3)綠線區
綠線區就是高架倉儲區,是高架倉庫的核心部位,各種高科技設備、設施裝置于各部位。設于綠線上各防火分區的卷閘門,在工作時間內門是可以打開的,佩戴綠色工作卡的人員在卷閘門前設崗,與佩戴黃色工作卡人員交接清單和配送貨物。佩戴黃色工作卡人員不能進綠線區,而佩戴綠色工作卡的叉車工人可在綠黃線區內活動,進出、存取貨物按規定路線和規范辦,下班叉車應停放于黃線區指定地點。
3.防高空墜落和撞車
高架倉庫貨架高,貨物堆得高、類別雜、規格不一,如有不慎,貨物從高架掉落,砸壞貨物不說,很可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或其他連帶事故。所以堆放進貨、取貨要穩當,要嚴格執行倉庫管理規定,嚴禁無關人員入內。倉庫內必須保證主通道寬度能夠讓叉車行動自如,特別是轉彎半徑應足夠,并有防撞措施,以防止叉車撞貨架,造成高架連環傾倒事故。此外,所有叉車駕駛員必須經嚴格訓練,經考試合格持證后方能上崗。除此以外,還應在上崗前進行“倉庫安全知識”教育,配卡上崗。
4.組織協調好人流物流,向管理要效益
高架倉庫的特點是聚集多家企業的物流、配送,在倉儲區內同一時間的工作人員少則幾人,多則數十人、幾百人,幾十輛叉車往來穿梭,若組織不好就會出亂子。因此,只有高效組織、協調好人流、物流,才能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協調全面的基礎上,切實達到縮短單位勞動工時,提高貨物周轉頻次的目的,提高倉庫管理的效率和經濟效益。
下一篇:如何消除天然氣長輸管道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