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根據經營目標,為實現國家生產計劃和滿足市場需要,需擴大生產規;蚩s短生產周期;或因產品更新換代和新產品試制、工藝技術改進、科學研究需要、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或是由于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以及舊設備更新等原因必須增加(更新)或制造設備時,要結合現有設備的技術狀態和能力,以及資金來源,經過調查研究和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之后,提出切實可行的設備計劃。
從設備的計劃階段開始,就要發揮設備管理部門的作用。因為設備管理部門對各種設備的性能、結構、材料、工作原理等較熟悉;對設備制造廠的生產歷史、產品信譽、服務態度較了解;掌握國內外設備技術發展動態,對企業內現有設備能力及構成情況較清楚,因此,在企業確定增添設備計劃時是最有發言權的。同時,又因為他們要承擔設備投入運行以后直至報廢期內的全部維修和管理工作,因而他們不僅要顧及當前,更要預計長遠。所以設備計劃的編制應以設備管理部門為主,并與有關科室研究、協調進行,防止“各管一段”的現象。
對重大項目(如工廠技術改造、建設新的生產裝置、引進設備、購置大型或精密儀器等),企業編制設備計劃時,一般按下列程序進行:
使用部門經過初步調查研究后提出申請計劃;
企業有關業務部門進行調研、收集情況,提出方案;
企業總機動師組織可行性研究,為確定項目取舍,選擇最佳方案提供科學依據;企業領導主持討論,進行綜合平衡做出投資決策;編制計劃;執行計劃。
對于引入年度技術組織措施計劃的一般設備或零星購置的一般設備,由使用單位申請,設備與計劃主管部門組織審查,總機動師批準即可。
一、計劃申請
使用單位要根據:
1.企業生產經營方針目標和年度科研、新產品試制計劃,圍繞提高產量、質量、產品更新換代、擴大品種以及改進生產工藝等需要增加更新設備;
2.現有設備的有形、無形磨損嚴重且無修理價值,需要更新和改造的設備;
3.為了節約能源或能源增容需要更新或新增的動力設備;
4.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和環境保護,保證安全生產,需要更新改造或新增的設備等的需要,經過初步調查研究,并考慮投資及資金來源,安裝后的利用率,技術發展方面等問題提出設備計劃申請。
二、調查研究和計劃審查(進行可行性研究)
由企業總機動師組織設備、工藝、計劃、財務、環保、勞資、基建、安全等部門,對申請項目進行技術經濟綜合分析和各種方案對比。要求掌握詳細準確的調查材料和資料,要為購進(制造)設備提供技術經濟方面的數字依據。調查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企業的主觀因素 申請的背景和理由、現有設備利用率和潛力、廠房條件、運輸安裝能力、能源和原材料供應、資金來源、操作和維護技術水平、技術發展方向、環境和安全技術、勞動力配備、實施時間和進度安排、企業機構和管理水平等。
2.設備選型方面 設備的規格(生產能力、加工范圍等)和技術性能、備件供應、維修專用工具和儀器、故障和事故等。
3.設備制造廠方面 制造廠的歷史和技術力量、產品的發展過程、該型號設備的新產品發展和改進計劃、質量管理水平等。
4.費用方面 售價、運輸費、安裝費、培訓費等。根據調查資料,估算各種方案預期的經濟效益,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雖然有些效益是不能用貨幣計算的,但是經濟評價是決定因素。
經過可行性研究以后,從幾個方案中,推薦出一個最佳方案,供決策者決定。
在申請計劃時要著重提出是否需要下決心增添設備的初步資料;在計劃會審時則還要提供有關怎樣解決問題,增添什么樣設備的詳細資料。
要提高設備利用率,壓縮維修工作量和費用,就要壓縮設備的擁有量。所以設備管理部門應根據企業現有裝備情況,盡量利用設備潛力和提高設備利用率,開展技術革新和設備改進、改造,提高勞動生產率。要堅持凡本廠能調配的設備不增添;能利用現有設備改進、改裝達到生產工藝要求的,努力做到增產不增設備。
三、綜合平衡、投資決策
經過可行性研究后,將申請的設備項目匯總,進行綜合平衡。有些設備雖確實需要,但如果資金、能源等供應有限不能一次全部解決,就只能排出輕重緩急的順序逐步實現。
這階段應對資金的籌措和運用制定出詳細計劃。中國工業企業增添(或更新改造)設備的國內資金來源有:國家撥款、地方財政撥款、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企業參與貸款等。
1.國家撥款
上級機關撥款有挖掘更新改造撥款和科技三項費用撥款(新產品試制費、中間試驗費和重要科學研究補助費)等。下面只對企業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作一簡單介紹。
2.企業自有資金
(1)更新改造基金系“固定資產更新和技術改造基金”的簡稱。其主要來源是基本折舊資金。
(2)生產發展基金主要來源各種留成,包括超額利潤留成、提前投產所得利潤留成、治理“三廢”綜合利用生產產品所得利潤留成等。實行以稅代利后,企業支配這部分資金就更大了。
(3)大修基金根據可以將更新改造基金、生產發展基金和大修基金捆起來用的規定,大修基金也可以用于補充其他兩項基金的不足。
(4)其他如國內企業之間的聯合經營、補償貿易等。
3.可利用的銀行貸款
(1)小型技措貸款,用于短期能實現經濟效果的項目:即金額在20萬元以下、一二年內可以歸還貸款的項目。
(2)中短期設備貸款,主要用于購置設備,貸款期不超過三年。
(3)出口工業產品專項貸款,用于出口生產企業的技術改造。
(4)進口設備短期外匯貸款。
(5)輕紡工業中短期專項貸款。
在實行“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政策以后,企業在引進技術和進口設備時可以利用外資。在外資來源中,國際金融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貸款、銀行出口信貸等都是大型工程,由外貿部門和上級機關代表企業負責貸款的借與還,對企業來講與國家貸款無異。工業企業直接參與貸款的是經濟合作形式,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賮砹霞庸び赏馍烫峁┤炕虿糠衷O備、儀器、工模具、原材料、輔助材料,我方按要求生產出產品后外銷,用加工費來償還外商所提供的設備。
②補償貿易由外商提供貸款購置設備,設備安裝投產以后,用生產出來的產品出口返銷以償還貸款的本息。
、酆腺Y經營外商用技術和設備折合資金股,我方以土地、廠房、公用設施等折合資金入股,按股分配利潤。
企業應廣開門路,籌集資金,制定中、長期規劃,合理利用財力和物力。最后由企業領導主持,各分管領導參加,聽取總機動師或有關業務部門的匯報以后,經過綜合平衡,做出訂貨、租貸、改造、自制、調整、暫緩等具體決策,最后通過計劃。
四、編制計劃并組織計劃的實施
項目批準后,由計劃部門(或設備管理部門)匯總編制設備購置(制造)計劃、下達訂貨(外購設備)、設計(自制設備)任務。并規劃進度,落實實施辦法,采取措施盡量縮短計劃實施時間,使新設備早日投產,獲得收益,加速資金周轉。
上一篇:設備前期安全管理標準
下一篇:安全科安全生產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