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管理人員的要求
1.1鎂合金壓鑄廠的新建,擴建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后方能生產。
1.2企業生產車間應有良好的通風設備。
1.3企業應結合鎂合金壓鑄生產的特點,制定本企業安全措施實施細則和安全檢查表,并按安全檢查表認真進行檢查。企業每月至少檢查一次,車間每周至少檢查一次。
1.4企業應認真做好安全生產教育,普及鎂合金安全知識和安全法規,使職工了解本企業安全生產特點,應對職工進行技術和業務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
1.5企業應調查所有的事故和過失,應記錄本調查結果并有跟進行動。
1.6生產場所嚴禁吸煙,帶水進入。
1.7所有安全設施,未經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折除或挪著他用。
1.8企業應制定相關的安全預案并組織應急演習。
1.9管理者應和員工代表進行安全視察,以更正不安全的操作和環境。
2 員工個體防護
2.1生產人員必須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2.2在作業場所內禁止生產人員貼身穿戴化纖織品做的衣褲。
2.3非自動熔爐加料人員須配戴防護面罩。
2.4進入生產現場人員須配戴防護眼鏡。
3建(構)筑物的結構與布局
3.1建筑物宜為單層建筑,屋頂宜用輕型結構。
3.2設備、梁、架子、墻等必須具有便于清掃的表面結構,不宜有向上的拼接平面。
3.3車間嚴禁使用自動噴淋裝置,若本身已有的,應將閥門鎖死并將其中水排盡。
3.4工作區必須有足夠數目的疏散路線。
3.5疏散路線必須設置明顯的路標和事故應急照明。
4鎂合金壓鑄機
4.1基本安全操作要求
4.1.1鎂合金壓鑄設備的安裝應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
4.1.2設備安裝完畢,首次運轉時,必須先點動電動機,觀察電動機旋轉方向是否與油泵允許旋轉方向一致.油泵電機只能在手動模式下完成起動.
4.1.3建議使用水溶性壓射沖頭潤滑劑,當使用油質壓射沖頭潤滑劑時,應注意防火.
4.1.4壓鑄模具溫度控制避免采用水介質加熱(冷卻),應選用不含水的油質加熱(冷卻)方式,及具有油溫過熱保護裝置的模溫機.
4.1.5操作人員必須在確認機器所有安全防護功能完好的情況下才可以操作啟動機器.操作過程中,操作工人每次必須徹底清理注料嘴、并注意觀察沖頭否脫落或漏水。
4.1.6較長時間停機必須關閉總電源、冷卻水、壓縮氣及脫模液閥門,停機鎖模時不能把機絞肘臂伸直鎖死,尤其在模具加熱過程中。
4.1.7操作中發現問題和故障時不允許擅自改變工藝及機器的設定參數。壓鑄沖頭必須使用鈹青沖頭。
4.2壓鑄機危險區的安全規范
4.2.1壓鑄模具調整時必須在手動模式下進行,安裝模具時,應將前安全門和后安全門打開,并設置1個鑰匙選擇開頭為”ON”以保證合模,開模的速度為低速、壓力為低壓的工作狀態。
4.2.2鎂合金壓鑄機合模采用雙手合模控制,操作人員必須使用雙手同時操作2個合模按鈕。
4.2.3在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應站立在當射料時熔融金屬從模具的分型面噴射出后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的防護位置。
4.2.4操作人員如需進行壓鑄模內對壓鑄模的表面進行觀看、對模具表面進行修理和清潔時,必須按下急停開關,將可能發生的危險動作完全切斷,保護人身安全。
4.2.5對于熱室壓鑄機中,壓射嘴周圍的擋板不要隨意拆除。以減少金屬液噴濺的危險。當因維護、保養或更換壓射嘴的需要而移走或拆下擋板時,應完全恢復后,才能進行生產。
4.2.6壓鑄生產時必須等余料餅中鎂合金冷卻至沒有爆炸危險時,方可開模頂出壓鑄件。并立即向壓鑄件較厚部位每個壓鑄噴脫模劑。
4.2.7當機器運轉時,嚴禁操作人員接觸機器運動部件,特別是機械合模裝置,壓射機構等高速運動部件。對于相關運動部件的安全隔離板,不允許拆除。
4.2.8定期檢查各防護裝置功能是否正常,當發現有防護裝置功能失效時,應將功能修復后再操作使用機器。任何情況下維修機器、處理模具或其他附屬設備,必須完全關閉能源鎖后才能進入機器內進行工作。設備故障維修須掛上警示牌。
4.3 電氣控制系統安全操作
4.3.1操作人員不要直接接觸裸露的帶電零件、導線和元器件,避免發生觸電危險。
4.3.2鎂合金壓鑄機在所有的操作臺上安裝有紅色的帶機械自鎖功能的急停開關。當鎂合金壓鑄機出現異常時,操作人員應快速地按下急停開關。只有鎂合金壓鑄機的異常現象確認完全排除后,才能解除急停開關的機械自鎖狀態。
4.3.3鎂合金壓鑄機危險區域設計有各種防護裝置。如機械合模裝置、防護裝置、前、后安全門防護裝置、飛料擋板等等。這些防護裝置帶有電控及監控功能,當所有的防護裝置處于規定位置時,鎂合金壓鑄機才會進行合模動作。開始生產前應檢驗這些安全防護裝置的功能是否有效。
4.3.4鎂合金壓鑄機防護裝置的電監控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操作人員不得任意拆除鎂合金壓鑄機各種防護裝置的電信號開關和在電路中短接這些信號,否則,可能導致危險情況的發生。
4.4液壓及氣功系統
4.4.1機器氮氣瓶中必須使用純度為99.995%的氮氣。充氣方法及壓力參照說明書。
4.4.2往機器油箱內灌注液壓油時,須確認所加液壓油油品是否與說明書一致。灌注液壓油須經過濾器往油箱內灌注。
4.4.3啟動油泵前,須先檢查液壓油溫度,液壓油溫度低于機器說明書允許工作溫度下限時,須預加熱。并使油泵空載運行一段時間后再加載運行。
4.4.4停機不工作時應排放高壓容器中的注壓油。排放高壓容器中的氣體或殘油時,操作者應避開高壓氣體的噴射方向,以免造成危險。
4.4.5定期檢查油箱內的液壓油的溫度,當油溫超過55度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原因。
4.4.6定期檢查高壓容器,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外部宏觀裂紋檢查,每二年進行一次內部探傷檢查,每三年進行一次耐壓試驗檢查。對于使用10年以上的高壓容器,每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查。
4.4.7壓力容器在每一個工作循環中的壓力如有較大變化時應對機器進行檢查并查明原因。
4.4.8蓄能器安裝位置必須使維修時易于接近,蓄能器和所有受壓元件連接必須堅固、安全。在維修工作開始前必須對蓄能器進行泄壓,禁止對蓄能器進行任何機加工、焊接或其他措施的修改。
4.4.9壓力油管應使用耐溫200度以上金屬網包覆油壓用軟管、管外再包覆隔熱套管。管連接應使用正確的接頭并確定密封,防止泄漏,保證足夠移動行程,防止管線相互磨擦而造成的危險。
5鎂合金熔爐及周邊設備
5.1每臺熔爐應配置1個鎂合金專用滅火器(D級或冷金屬)。
5.2生產車間內應至少配備足夠的干沙和覆蓋劑
5.3鎂合金熔爐必須配備完全封閉有氣體保護且自動澆鑄系統
5.4鎂錠投料前應有專門的預熱爐,若采用熔爐余熱預熱應保證鎂合金錠投放進熔爐的應預熱至120 ℃,并無腐蝕斑點、油污。
5.5熔爐的初始升溫速度應控制在50℃/h~80℃/h,并由熔爐膛內的熱電偶來進行升溫控制。達到鎂錠熔化溫區500℃~600℃時,升溫速度控制在50℃/h以下。
5.6每次加入鎂合金錠及除渣時爐門打開的時間應盡量短。除渣工具使用前應進行預熱脫濕,清理出的熔渣和熔體混合物置入可進行密封的渣桶中,并進行滅火處理。
5.7不允許對處于工作狀態的熔爐進行升降作業。
5.8熔爐和保護氣體的控制系統需有相應的報警裝置,熔爐還應有鉗堝滲漏報警裝置。
6鎂合金原料及廢料的儲存
6.1鎂合金原料入廠時應檢查包裝是否受損,是否被雨淋及受潮現象,若有,應進行隔離,并將其烘干后使用。
6.2鎂合金廢料的存放保持通風干燥,累計一定數量及時處理。
7滅火設施
7.1必須使用鎂合金專用滅火器(D級或冷金屬),干沙,覆蓋劑進行滅火,嚴禁使用A、B、C類滅火進行滅火。
7.2覆蓋劑必須存放于密閉,便于折開的包裝袋內。
7.3滅火設施和滅火劑必須隨時可用。
上一篇:建筑施工基本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