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是行業管理的基本要求,屬優化管理的范疇,作為水管單位在發展中不斷創新,探索出了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和經驗,涌現出一大批的管理人才,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共同的目標發揮出自己聰明才智,對沿黃兩岸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出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筆者作為基層養護公司的普通職工,談精細化管理這深奧的問題,略感力不從心,現就個人的幾點拙見家進行交流。
一、抓思想認識 樹精品意識
做好各項工作要有較高的思想認識,要時刻銘記自已的角色、擔負的責任。在管理崗位上如何抓、怎樣抓?在一般崗位上如何做、怎樣做?是每個執行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在做每項工作的過程中,要有一個清晰的頭腦,把握整個過程,在各個環節與上級要求相互比對,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在具體工作過程中,作為領導層,要善于發現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給完成者一個充分體現自我的平臺。完成者要把握時機,在提供平臺的基礎上展現自我,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愛崗敬業,吃苦耐勞,把工作做精、做細,牢固樹立精品意識。
二、建立行業標準 重在開拓創新
標準是管理的一種手段,是約束人的一種工具,使人們在其約束的范圍內做出自己的行為。加強精細化管理同樣要有標準,需求一個規范的行業標準,通過標準的建立和完善來約束執行者,同時也為執行者指明一個方向。加強精細化管理,什么是精什么是細,如何開展,要求管理者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創新、不斷總結經驗。以工程精細化管理為例,往年的工程管理考核常用的是“平”、“直”、“順”、“無”等來表示工程管理的好與壞,究竟頂平到什么程度算平、埂直到什么程度算直、坡順到什么程度算順、工程上雜草少什么程度算無雜草等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來表示。二零零六年上半年上級水管單位主管部門來基層進行了調研,在該年度的工程管理檢查中,實現了第一次用數字來衡量管理指標。通過新的標準制定和完善,推動了精細化管理活動的開展。盡管如此,在今年的專項工程任務中,對新修筑的堤防防護墩的規格標注還不夠精確,例如:只注明長、寬、高,沒有注明頂部的倒角尺寸,造成一個縣局一個樣,有可能一個縣局也不是一樣,因為上級在此沒有嚴格的要求。在排水溝的修筑中,管理單位只是按照上級下達的標準機械的進行布置,只是在尺寸上進行了要求,沒有在外觀和工藝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造成施工方仍然采用人工加工的木模和鐵模進行預制,由于人工加工的模具尺寸存在較大誤差和工藝的缺陷,加工出的排水槽對接時高低不平,外觀不夠理想。筆者對此作了市場調研,機械加工的塑料模具代替人工加工的模具能夠大大提高排水溝工藝,且成本低、預制過程簡單。所列舉的這些,就是說干任何事情,要談精就一定要先做細,不放過每一個環節,不留死角。精細化管理并不是專指的工程管理,其它工作同樣適應同樣需要。如財務、人事、通訊、防汛、安全、水政、運行等各項業務,在日常工作和上級的檢查中也體現了這一點,部分業務已經制定了一套能夠用數字來衡量的標準,仍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是否真正做到了精做到了細,在此基礎上是否能再精再細呢。
三、加強精細管理 重在標準落實
加強精細化管理需要一個規范的行業標準,行業標準的執行,重在落實。作為水管單位在行業標準上仍存在著一些盲區,個別業務仍然不能用數字來考核來衡量,這就要求主管部門在管理中,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通過實際工作的驗證,不斷補充完善。行業標準的的落實,要有一種約束機制,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結合年終考評來進行。
四、加強學習、勇于進取
精細化管理要求管理者首先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擴大自身的知識面,增強精細化管理的能力;是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取長補短;是走出去,學習外界的先進技術,拓寬眼界和思路;是開拓進取,勇于創新。
總之,加強精細化管理是一門較深的學問,需求每個人認真的去學習和研究。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怎樣避免班組學習討論冷場
下一篇:淺議加強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