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汶礦業集團鄂莊煤礦是一座年產100余萬噸的大型現代化礦井,新礦集團骨干利稅單位,煤炭系統首批高產高效礦井之一。多年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鄂莊煤礦始終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機制再造為保證,以嚴抓落實為根本,不斷提煉安全管理理念、創新安全管理機制、優化安全環境,強化安全基礎工作,截至2003 年4月17日,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產十一周年,安全產煤960萬噸,保持了全國同類礦井安全生產最好水平,被譽為“全煤行業安全生產排頭兵”。安全的持續穩定好轉為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鄂莊煤礦以“二次創業”的精神和氣概,以超常規、高密度、高速度的改革推進,借勢造勢,跳躍發展,做精做細煤炭主業,做強做大非煤產業,要經濟技術指標連續3年創出歷史最高水平,非煤產值呈現出幾何倍數的跳躍增長速度,連續3年翻番。其中2002年完成原煤產量116萬噸,銷售收入實現2.92億元,實現利潤6212萬元。礦井先后被評為全國雙十佳煤礦、高產高效礦井、山東省十佳煤礦、安全生產標兵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廠務公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的主要體會是:倡樹一套安全理念是安全生產的先導。落實好責任制是決策的歸宿,是決策的生命。
安全理念是安全生產的先導
在礦井安全生產過程中,要把員工凝聚在一起,眾志成城想安全、抓安全、保安全,就要以從礦長到每個員工共有的價值觀、共同的追求作為礦井安全工作的基礎和原動力,而這一切的綜合體現就是企業的安全文化。要最大限度地消除職工的思想隱患,實現安全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首先要有一種“安全文化”的支撐。企業安全文化雖然并不直接解決礦井安全不安全的問題,但可以解決企業可持續安全的問題。一種優秀的企業安全文化一旦形成,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動力,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行為定式,從而對安全管理系統產生協調力、導向力和凝聚力,沒有安全理念支撐的安全管理,是不可能有礦井“久治長安”局面的。
為此,去年以來,我們以提升全員安全思想境界為著眼點,致力于打造驅動持續安全的人文環境,踏踏實實地積累和創建,培育共同的安全管理理念和企業安全文化氛圍,初步形成了獨特的安全“四維”文化體系,成為支撐和指導我礦安全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
一是以“四個沒有”(即:沒有安全就沒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沒有安全就沒有職工的家庭幸福、沒有安全就沒有企業的經濟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礦井的穩定發展)對安全工作進行升級定位。闡釋了煤礦安全與領導責任、職工和企業利益、企業管理的辯證關系,說明了安全在企業生產諸要素中的地位,為全面提升和詳細整合企業安全文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是以“四個貴在”(即:安全第一貴在堅持、安全管理貴在到位、安全責任貴在落實、安全監督貴在公心)確立了安全工作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縝密有效的管理體系,必須善于把握現場安全管理的“尺度”,突出強調制度至上,恒久堅持的重要性,做到監管到位、密而不疏; “四個貴在”從我礦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了礦井安全宏觀管理的境界,成為彰顯我礦獨特安全管理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是以“四個就是”(即:違章作業就是自殺、違章指揮就是殺人、對違章作業不制止就是見死不救、對違章指揮不懲處就是縱容殺人)來規范干部職工的安全行為。縱觀各類生產礦井,每一次安全事故的發生幾乎都是因為違章的存在而引發,我們著眼于強化生產現場人的主觀意識,立足于圍剿“三違”、消滅“三違”的出發點,提出“四個就是”,揭示了失職、失責帶來的巨大危害,用看似最無情的語言闡釋了一個最有情的真理:以人為本,生命無價。
四是以“四個有心”(即:抓安全要有決心、抓質量要有恒心、抓三違要有狠心、抓幫教要有耐心)來激勵管理干部準確定位自身位置,來闡明在我們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必然邏輯關系。是我礦安全文化理念的升華,是集團公司提出的“抓安全要有鐵的手腕、鐵的心腸、鐵的面孔”的具體落實。突出強調了領導干部應該以怎樣的責任感、怎樣的作風、怎樣的心態抓好企業安全工作。
五是以“四個不能”(即:違章的話不能聽、冒險的活不能干、帶血的錢不能拿、違紀的事不能辦)來強化職工自主保安。“四個不能”的核心就是“遵章守紀”。我們從保護好職工的生命安全,從維護職工權利、義務和行為的高度統一,對每一名職工的工作態度、工作要求、價值觀念、行為養成提出了總標準,成為我們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新發展。
在安全管理中,我們通過實施這種“人本意識”保障工程,所倡樹的以五個“四” 為核心的安全文化理念,從煤礦安全生產中的定位、做好安全工作的艱巨性、“三違” 在安全工作中的危害、管理人員在安全生產中的責任、工人在安全生產中的做法等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內涵詮釋著安全工作的真諦。這些安全文化理念,在全礦己深入人心,成為干部職工建設安全系統工程強有力的信念支撐和行動指南,為全礦安全工作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起到了導向定航作用。
完善一系列安全機制是安全生產的保證
在長期的安全生產實踐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安全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抓不懈的系統工程,要實現安全生產,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必須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理念要變成可操作性的東西,機制就是模式標準。為此,我們將企業的安全理念變成一系列的安全規則、安全機制,進而指導人的行為,從而構建起一種互動的保障。
(一) 建立完善安全會議組織保障機制,抓好載體。
近年來,我們在安全管理的會議組織形式上,避免了大而化之的空對空,堅持 “帶著問題開會,開解決問題的會”的原則,每次會議都有需要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都有案例分析,原則要求少,具體要求多,有效增強了各類安全會議的針對性。
1、以“天”為單位的會議。每天早上7:20分的“碰頭會”和每天晚上7 :30分的“調度會”,集中檢查前一天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安排落實當天現場查出的問題。
2、以“周”為單位的會議。
①每個星期天晚上調度會由礦長主持,解決本周安全存在的問題。
②每周一次的現場辦公會。就是礦級領導下井,確定檢查范圍后,帶領有關區隊、專業、科室負責人一同檢查,對查出的問題立即整改。
3、以“旬”為單位的會議。安監處實行每旬解剖檢查制度,將當旬的問題落實到專業具體解決。
4、以“月”為單位的會議。每月進行一次質量安全大檢查,重點解決偏遠死角存在的問題。
5、以“階段”為單位的會議。表彰優勝單位,處罰存在問題多的部門及單位。
6、以“年度”為單位的會議。每年年初一上手,召開全礦安全工作會議,集中出臺當年安全工作文件,繳納安全風險抵押金。
(二) 建立完善生產、技術與安全保障機制,優化決策。
在安全責任體系的實際運行中,我們認識到,安全好不好,關鍵在領導,優化生產、技術與安全之間的協調互動關系,明確生產礦長、安監處長、總工程師之間的安全責任,建立在安全生產中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保安全的機制尤為重要。為此,我們規定:
1、生產礦長是礦長授權的全礦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主持全面生產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生產準備、對礦產經營公司的考核、對礦制定的各類安全生產文件的落實。
2、安監處長是礦長授權的全面負責安全、質量監督執法檢查的第一責任者,在安全管理上有對生產礦長、總工程師的監督權,其主要職責是按照三大規程及各項安全制度在現場監督檢查,嚴格執法。
3、總工程師是礦長授權的全礦日常生產技術管理的第一責任者,在技術管理上有對生產礦長、安監處長否定權,其主要職責是為礦井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三) 建立有效的安全監管保障機制,做到獨立執法。
1、嚴格按集團公司要求,首先明確了安監處長及安監員的權力、職責、地位。在抓安全上行使獨立的執法權,對違章者無論是干部工人同等處罰。
2、安監處從處長到安監員的工資與生產指標不掛鉤,全部收入只與質量、精品工程度等指標掛鉤考核。
3、嚴格停頭、停面制度。對違反集團公司規定、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一律停止作業,對停止作業的公司經理罰款1000元,副經理罰款800元,區長、支部書記均罰款600元。停止作業后由安監處長、副處長復查合格后報礦長批準恢復生產。
4、對質量驗收、安全評估實行現場定分、簽字、認可制度,雙方有爭議報安監處長、礦長仲裁。
5、實行安監員、區隊管理人員、盯崗小組成員現場電話交接班制度;安監處副處長和安監員實行包片包線制度,徹底杜絕了空崗現象和區域空當。
(四) 完善經濟激勵與制約保障機制,提升動力。
一方面,加大經濟風險制約機制的考核力度。每年年初,礦對各線、各專業、各單位,層層分解目標并簽定風險激勵責任狀,按責任大小, 全員交納風險金, 每季考核兌現。全礦干部職工從內心感到:事故出不起,安全就是效益,事故就是虧損。據統計,近十年來,鄂莊礦實現安全生產集團公司對礦的安全獎達到1000多萬元,僅每實現300天的安全周期獎10萬元,就獲獎100多萬元。
另一方面,注重利用經濟激勵機制,改革了干部分配機制,變“大鍋飯”為“一連串”。對各工區區長、生產線副總、副礦長收入采用了鏈式考核結算辦法:各級干部的收入高低由其分管范圍有關人員收入的高低所決定,區長與職工、副總與區長、副礦長與副總的收入按相應的倍數由低向高,環環相連,考核的前提是安全生產。這樣,從區長、副總到副礦長形成的觀念是:要想多掙錢,必須保安全。
(五) 建立完善隱患排查系統保障機制,夯實基礎。
我們將全礦管理人員及安監人員檢查發現的各類隱患,匯總到當天的評估日報表中,并注明隱患產生的班次輸入微機,有關領導隨時查閱并在每天的生產會上通報,所有隱患必須在24小時內消除。一年365天,除春節放假5天外,360天天天如此,確保了礦井安全生產。
(六) 建立完善安全環境保障機制,提質增效。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把為職工創造一個優化、安全的工作環境,作為強化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礎來抓,建立健全了科技創新機制和安措工程實施考核保障機制,現場安全環境不斷完善。
1、以落實安措工程項目為突破口,確保對安全的必要投入。其中2002年完成安措資金300多萬元,項目60余項;圍繞安全生產完成了各類科技成果100多項,采納合理化建議80多條,創直接經濟效益800多萬元。
2、改造主井提升系統。通過與北京煤科院合作,將主井裝載系統由人工控制改為定重裝載計算機控制,提升時間減少了17%,提升重量提高了10%;將電控系統更換為智能化交流電控拖動系統,整個提升全部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安全回路實現了獨立的雙線制控制,提高了絞車電控的可靠性。
3、改造了通風系統。目前,我礦共三個采區,其中有兩個主力采區被集團公司列為瓦斯重點管理區,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異常,個別炮眼瓦斯達到50%-100%之間。針對這一重大隱患,我們在一通三防方面除了嚴格執行集團公司各項管理制度外,重點對通風系統進行了“兩個貫通、兩個改造”,改造后風網中風流穩定,風速提高、阻力降低,反映了礦井通風動力與網絡結構的合理與協調狀況良好,保證了礦井的通風安全,提高了礦井的抗災害能力。
抓好責任落實是安全生產的關鍵
管理辦法的制定,機制的形成并不難,難在自始至終、數年如一日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要真正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嚴格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的問題,必須圍繞落實責任這個核心,向嚴格落實要安全。基于此種認識,我們在各級管理人員中牢固樹立了“管理貴在到位”的思想。著力建設了以“嚴抓落實”為核心的四項行為保障系統。
(一) 立足教育到位,嚴把考試考核關。
在對干部職工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培訓之后,我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每年定期組織分三個層次考試,每缺考一人次、作弊一人次、不及格一人次,都聯責專業領導罰款;對考試成績排名后兩位的單位罰款 3000元,區長、支部書記各罰款500元,對考試不及格人員從干部到工人一律停止工作進行培訓,合格后上崗。在此基礎上,我們嚴把“出礦關”:對于經常曠工欠勤、違章蠻干的“曠工大王”、“違章大王”,我們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和上級有關安全規定,嚴格執行“退出機制”,堅決予以除名、清退。2001年以來,我礦分別對158名安全不放心人員給予了除名、降級處分,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形成了上下齊振動、共學習、同提高的良好安全氛圍。
(二) 立足責任到位,嚴把事故懲處關。
嚴格考核機制,確保管理制度的權威性。凡事只要有安排,肯定有監督、有考核、有獎懲,對各級管理人員職責界定做到了責任細化明確、職能分界清楚、責權利有機結合,對領導安排的各項任務實行24小時復命制,不準不回復或回復不實。據統計,2001年以來全礦對不落實整改現場問題的罰款就有2100人次,罰款額126萬元,樹立了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2002年元月八日發生的幸免事故,我們對直接責任人給予開除礦籍處分,時隔將近一年之后,經過詳細的深入調查,對當時被免于責任追究的相關人員于2002年12月份又進行了嚴肅的追加處罰。多年來,對各類事故責任人給予降檔、降職、 撤職、開除留用處理的就達276人次,其中,去年以來處理的達67人次,受處分的人中包括 56名中層干部 、1名副礦級干部。2002年共解體重組掘進工區2個,中層干部免職17 人,優化重組人員350人。
(三) 立足管理到位,嚴把現場層次保障關。
在安全管理中,我們抓緊關鍵人物,形成榜樣力量。強化了對各級管理人員的制約力度,以嚴明的紀律約束人,按集團公司領導提出的以“百分之百的時間、百分之百的空間、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井下現場管理和責任落實上。生產線管理人員每晚必須參加調度會; 調度值班人員,值班的前一天、后一天下井上夜班和中班,絕不出現空崗,領導干部值一天班,下兩次井,最大限度減少了安全空當;各單位的區長每天上大班,上午下井,上井后召開中班班前會,晚上參加礦生產調度會,同時晚上8:30分主持召開夜班班前會,每天一個井、三個會,真正突出了本單位安全第一責任者的位置;各單位黨支部書記、車間工會主席、副區長、技術員分三班盯崗,現場交接班,與工人同上同下,在各級領導干部中逐步形成了“早七晚九、星期天也不走”,“說了算,定了干,雷厲風行抓兌現”的安全管理作風。
(四) 立足建設到位,嚴把工程質量關。
2002年以來, 我們自己對區隊現場掛“停工作業牌”138次,杜絕了各種形式的 “豆腐渣”工程。礦規定,在當天的安全信息通報中,凡現場存在的問題,一律落實到工區值班領導負責整改,無特殊原因,當班不整改的,對責任人罰款100元;第二次不按時整改的,對責任人降級并通報批評;第三次,是管理人員的撤職。同時,凡直接為生產服務的機關科室,因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或備品備件質量不過關、不及時等原因,影響安全生產的,第一次,對部門負責人罰款100元;第二次,撤銷行政職務。執行各類罰款,必須當天交現金,否則,每拖延一天增加罰款一倍,依次類推。切實樹立起精耕細做嚴管理真落實的工作作風。另一方面,我礦把井下環境改善和動態優化與“文明煤礦”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廣泛開展了富有成效的階段安全活動。在活動開展中,做到了抓典樹標,獎優罰劣,逐月通報,促進了環境質量的改善和動態達標。
上一篇:安全之歌何以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