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遠洋運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船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船公司之一,擁有遠洋船舶500余艘、近2400萬載重噸,航線遍及世界各地。中遠集團從事國際遠洋運輸,一方面具有情況復雜、危險性大、安全隱患多的特點,遠洋船舶常年穿梭于國際航線,時刻要經受復雜的地形、惡劣的天氣以及戰爭、動亂等各種天災人禍的考驗,具有相當的危險性,遠洋船員常年遠離祖國和親人漂泊在外,有時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國,消息閉塞、生活枯燥、思想容易出現波動起伏,勞動強度大;另一方面,又具有安全責任重大、事關企業信譽,有時甚至關系到國家利益、國家信譽和國家對外形象的特點。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逐步形成了企業安全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設的獨特思維方式,奠定了中遠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
中遠找到了安全文化建設中,提出要認清“兩個規律”,解決好“三個關系”,講透安全工作的“八個觀點”。
“二八”規律與“滯后性”規律
第一個是2/8規律。2/8理論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規律,例如全球80%的海事往往發生在20%的海域,有20%的常見原因造成了80%的事故,還有80%的海損事故都與人的因素有關。“二八”規律普遍存在,20%的海域,20%的常見原因,都是關鍵的少數。關鍵的少數制約著次要的多數,在工作中,要下工夫抓住關鍵的少數,但也不能疏忽次要的多數。對于80%的次要多數,盡管發生的概率相對少一些,但一旦發生事故后果是一樣嚴重的。因此,無論是陸產各單位,還是船舶,在安全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和運用2/8 規律。比如在船舶方面,不但要重點抓好狹水道航行、進出港操作、霧航、防臺、寒潮、危險品運輸等事故多發時間、地點的安全工作,還應該根據過程管理的方法,對船舶運輸全過程的安全工作進行監控,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是如此,不但要把船長、駕駛員、輪機長的素質關,也要對涉及船舶安全的所有人員要進行有效管理,規定其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使大家各司其職,人盡其才。
第二是結果滯后性的規律。安全工作的結果不是立竿見影的,很可能今天的工作松懈、失誤在本航次或當年體現不出來,而相反今天大量的基礎性安全工作,其效果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才表現出來,這就是安全工作結果的滯后性。在安全管理上就需要適應這一規律,不能因安全工作有滯后性而對安全工作有所放松,相反,認識了這個規律就要根據規律,提前抓,提前規劃,認真宣傳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各項安全生產措施真正落實到實處。
認清“三個關系”
安全與政治的關系。中遠集團是大型國有企業,安全出了問題,不僅造成人、船、貨、車等經濟方面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會使企業的聲譽和發展受到影響,使職工的信心和士氣受到挫傷,也會使黨和人民的事業受到損失。如COSCO船舶不管在哪里出問題,都會影響COSCO在國際上的形象,影響中國國有企業的形象,影響中國政府的形象。所以,企業要從“三個代表”的高度,從“講政治”的高度對待安全工作,把安全問題當作政治問題對待,務必做好,不容失誤。
“繃緊安全弦”與“系好安全帶”的關系。“安全弦”就是我們對安全工作的認識,是安全意識和責任感的問題。安全工作一天24小時都要重視,“安全弦”一定要時刻繃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時時、處處、事事講安全。“安全帶”就是安全工作機制、安全技能和物質保障問題。如果這些健全了,就相當于安全工作有了一條“安全帶”。這兩者都不能偏廢,不能缺一,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
機關的管理責任與基層單位、船舶的管理責任的關系。機關的管理對基層單位、船舶的安全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教育、督促和管理的重大作用。機關的管理與基層單位、船舶的管理是安全工作的兩個方面。機關的管理對基層單位、船舶安全工作如果只重視基層、船舶這一頭的管理,而忽視機關管理,那么安全工作就會產生嚴重后果,因此,在緊緊抓好基層、船舶安全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各級公司機關的管理工作。機關安全管理體系是否適應基層、船舶工作?機關的指導是否得力?是否有方?激勵機制是否有助于從事安全工作的具體人能夠鼓足精神來抓安全工作?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講透“八個觀點”
“安全就是生命”。無數的安全事實教育我們,安全就是生命。我們不僅要動員員工的力量,而且還要動員船員家屬的力量。譬如,召開職工家屬會議的時候,請她們給一線的船員寫上一封有關安全的家信,告訴船員“安全就是生命”,你們離家遠行,我們在家拖小帶老,千萬要按公司規章制度抓安全,否則你的生命沒有了,我們的家庭就會失去依托。把安全文化工作做到家庭更有意義,船員家屬的一封信要比我們的領導作一次報告還要有用,這恰恰驗證了船舶安全文化建設的極其重要作用。
“昨天的安全不能代表今天的安全,更不能代表明天的安全”。任何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安全工作也是要發展變化的。昨天的安全工作抓好了,不代表今天就安全。過去成功了,并不代表那套完全照搬過來,明天的安全工作就抓好了,絕對不行。安全工作不能一勞永逸。
“安全不僅僅是不出事故”。不出事故是安全工作的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抓安全不能滿足于不出事故,不出事故不能代表安全工作完全抓好了。一條船沒有事故不等于安全工作系統正常運轉。對此必須須高標準、嚴要求。如果安全系統出現隱患,遲早還是要出事的。
“安全就是效益——向管理要安全,向安全要效益。”效益是企業、船舶安全工作的落腳點。安全出了問題,效益就無法保證。安全工作至關重要,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安全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安全工作抓不好將導致出現大事故,會牽涉到許多精力、財力、物力、人力,比如有的船舶在境外某港口擱淺,就會造成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安全抓好了,就為我們企業的生產經營創造了直接和間接的效益。
“安全工作主要靠管理”。安全工作要突出在管理上,管理工作沒有做好,安全工作是空談。而管理是一項一項的具體要求,從規章制度的落實,航線的設計,航次任務的布置,航行的要求到船舶自身的維修保養,都體現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老船未必不安全,新船未必就安全”。這是航海經驗的總結,也是航海科學的結論。幾乎中遠各家船公司都有經營老舊船的經驗,而且仍然在安全地營運著。而新船雖然機器設備新,但如果船員責任心不強,技術水平不高,航行時掉以輕心,照樣會發生事故。在中遠的歷史上這種事例已屢見不鮮。
“安全工作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如何抓安全,光講沒有用,關鍵要去做,要扎扎實實地去做。不碰船主要靠船長,主機不停主要靠輪機長,裝貨不出問題主要靠大副,這是實實在在的工作。領導機關要通過工作指導,把安全工作的要求、規章制度落實到基層、船舶實實在在的具體崗位,落實到每一個員工,落實到影響安全的各個環節中。
“安全工作是一項充分體現科學性的工作”。在安全工作中,科技含量越高,安全把握性就越大。現代化高科技運用到造船、航海領域,在安全設備、安全管理上發揮重要作用,為我們抓安全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輔助手段。同時,對船員在科技知識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抓好安全工作,首先要抓好員工的培訓工作,使員工掌握豐富的科技知識和熟練的駕馭現代化的船舶。安全的科學性還體現在必須按照國際安全質量規則要求,完善制度,規范運行,科學管理。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同樣如此。充分認識提高企業安全質量管理水平和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艱巨性、長期性和緊迫性,以追求卓越的安全質量管理境界和企業安全文化精神為己任,積極打造并強化“零理念”——安全事故為零、質量缺陷為零,港口國檢查滯留率為零。通過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中遠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一定會迎來新的春天。
《新安全》 (2002年第二期)
下一篇:讓信息卡成為“效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