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如何保護我國人口占絕大多數農民的利益,保持農村社會穩定,為農民全面奔小康保駕護航,控制農村火災的發生,盡可能的減少農村火災造成的損失是我們每個消防工作者的義務。加強農村消防工作,保障農民安居樂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要充分認識當前農村消防工作的形勢,要利用國家發展農業的大好時機,牢牢把握做好農村消防工作的主動權,切忌操之過急,在潛移默化中改善農村消防安全環境和增強農民消防安全意識。
農村消防工作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穩定,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深入細致地做好農村消防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農村消防安全環境是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環節,是踐行“三個代表”具體行動,也是我黨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具體表現。目前我國農村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鄉鎮的領導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農村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制度不健全。特別是消防宣傳“四進”——進農村工作開展以來,農村消防工作雖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由于多種原因,農村消防工作一直處于停滯環節,部分鄉(鎮)、村消防工作管理薄弱,甚至出現無人抓的現象。
(二)村鎮普遍缺乏消防規劃,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盡管近年來農村消防設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總的來看,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仍滯后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步伐。大部分鄉鎮消防規劃沒有實施;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暢已成為制約消防工作發展的難題。大多數鄉鎮市政消防栓設置未到位,缺少消防水源、部分村莊缺少必要的消防水泵等消防設備,致使許多火災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撲救,等遠離農村的公安消防隊到場時,已使小火釀成大災,農村整體抗御火災的能力還不夠強。
(三)農村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嚴重不足,有的地方甚至尚未有任何形式的消防組織。
余姚目前只有6支鄉鎮和企業的專職消防隊,農村的義務消防隊組織在經濟條件相對好的鄉鎮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處于山區的部分鄉鎮經濟條件相對薄弱,加之部分農民群眾外出打工,開展消防工作的力量明顯不足。同時隨著農村企業大量的改制轉軌,絕大部分企業已轉為私營性質,導致許多企業的消防管理組織被撤銷,即使少數單位保留的消防人員也基本是兼職人員。
(四)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法制觀念淡薄。
一些邊遠山區農村,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缺乏安全用火用電常識,固守舊的風俗習慣,柴草亂堆亂放,誘發火災因素多。特別是隨著近年來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用電器走進了千家萬戶,農村使用液化氣、煤氣、天然氣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也逐漸增多,家庭裝修采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也增加了農村火災事故多發的因素。鄉鎮企業火災隱患也日益突出。有些業主存在重經濟效益,輕防火安全的錯誤思想,既不按照法律法規要求添置消防設施,也不對企業職工進行相應的消防安全知識培訓,造成了職工防火安全意識淡薄,致使各類火災事故發生。此外外來打工“大軍”涌入企業,這些外來民工文化素質低,處置突發事故的應變能力差,往往成為企業火災事故的肇事者、受害者。
基于上述因素,要做好農村的消防工作,應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加強農村防火意識,消防安全深入到村組。
火災重在“防”,只有把消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徹底的解決農村消防工作根本問題。近幾年來,城市中的“社區消防”的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農村也可以借鑒其經驗,出臺農村的“村組消防”,努力使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深入每一個農民家庭,形成消防工作在農村家喻戶曉的良好氛圍。通過對防火知識的宣傳,加強農民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加他們的防火知識,使農民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逐步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從“要我防到我要防”,變被動為主動,徹底消除火災的根本因素。
其次,改進接警系統,加強與公安110的聯動。
過去119獨立接警,它能讓消防隊員在第一時間較快掌握火場的情況,并加快出警速度。但是也存在著弊端:農民報警大部分鄉音較重,消防戰士難以聽懂和處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網絡通信發揮了較好的作用。消防通信與地方公安通信系統聯動,119與110同步接警,它既能繼承以前119獨立接警的優點,還能彌補消防戰士與農民語言不通的缺陷。當消防戰士遇到聽不懂地方的方言時,同步接警的110接警員就可以當場“翻譯”給消防戰士,保證了119接警既準確、又迅速。同時,110指揮中心通過同步接警了解火災情況后,還可以把火場情況傳遞給當地的公安派出所,讓轄區公安民警首先趕往現場,或在必經的路口引導消防車趕往火場,這樣不但彌補了消防隊員對較遠農村地理位置的不熟悉的缺陷,大大節約了趕往現場的寶貴時間,還可以在迅速趕到火場維持現場秩序。
第三,配備適應農村火災特點的車輛裝備器材。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級政府對消防工作越來越重視,加大了消防經費的投入。如何把這筆錢用在刀刃上,就要針對消防站服務的對象,有區別的配置消防裝備器材,不能統一配置標準,硬性安排。針對面向于農村的消防站,關鍵是讓他們的消防器材裝備符合撲救農村火災的特點。針對農村路窄、水源取用不便的實際情況,配備一些小型但又能自配少量滅火劑的消防車,以便能到達農村各個村組。雖說是少量的滅火劑,但能撲滅一些小型火災,控制初起火災的發展,發揮較好的作用。要針對消防車難以停靠農村小河、池塘取水這個實際情況,還應隨車配備手抬、推車式消防泵,使農村的各種水源隨時都能發揮消防水源的作用。
第四,抓好基層民警培訓,發揮公安基層的作用。
各鄉鎮派出所是公安隊伍的最基層單位,離農村近,對各轄區農村情況熟悉,如何讓他們的優勢得到發揮,達到“救早、救小、救及時”的效果。首先:抓好基層公安民警的消防業務培訓,讓他們掌握初起火災和簡單的火災撲救技能,如液化氣瓶、電氣線路火災等,使一些火災被撲滅在初起階段,不致于小災釀成大禍;其次,抓好公安派出所消防聯隊建設。公安派出所成立消防聯隊,配備輕便、靈活機動消防滅火裝具,如手抬消防泵,小型消防車。這些裝備既經濟,在農村又比較實用,它既不會給基層派出所帶來經濟負擔,同時能撲救小火、初起火災,還可以控制較大火災的發展。另外,發揮好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建立的專兼職消防隊,管好、用好、協調好他們,充分發揮專兼職消防隊在社會消防中的作用,也彌補我國現階段消防站建設不足的缺陷。
農村消防工作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穩定,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深入細致地做好農村消防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農村消防安全環境是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環節,是踐行“三個代表”具體行動,也是我黨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具體表現,因此,在部署開展農村消防工作時,工作中的一些具體措施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順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律和農民生活的習性,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和走過場。
下一篇:努力構筑社會消防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