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0日,河南太平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死難礦工148人;
2004年11月28日,陜西銅川陳家山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死難礦工166人。
觸目驚心的數字,血淋淋的教訓?選不得不令人呼吁警鐘長鳴。目前有的煤礦無法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在安全投入、技術措施、現場管理等方面,存在“落實不下去,嚴不起來”的現象,還有大部分煤礦未建立瓦斯抽出系統、安全監控系統,有的瓦斯監控系統失修,安全欠帳日積月累。一些煤礦超能力突擊生產,造成通風系統紊亂,工作面風量嚴重不足,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句話天天講,反復講,但是有的領導只是掛在嘴邊,當隱患出現在萌芽狀態時,在生產任務緊的情況下,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先干再補救,或邊干邊整改。殊不知,安全生產無小事,一次小的疏忽,竟釀成了一場悲劇。中央領導在談安全的時候說到思想上的麻痹大意,表現最突出的是單純的生產觀點,或者叫片面的生產觀點,還表現在某些人存在僥幸的心理。這番話告誡我們,在安全生產中,必須嚴格堅持“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防范措施不落實不生產”的原則。不能有半點的虛假和僥幸心理,不能一味只顧生產,而置安全于腦后。違章操作,冒險蠻干,便是事故發生的罪魁禍首。
安全是效益的基礎,在安全經濟學上,預防性的投入產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產出比。權威機構的研究成果顯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預防性投入效果與事后整改效果的關系量1:5的關系。換句話說,1元事前預防等于5元事后投資。只有強調安全、突出安全優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防患于未然,把消滅在萌芽狀態,效益才有保障,才有效益可言。當安全和生產發生矛盾時,生產服從安全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生產任務緊,特別是目前煤炭銷售出現好轉時,有的企業腦子里本該繃緊的安全弦,被利益沖昏了頭腦松懈了,要求工人夜以繼日地干,有些該停工整頓的,拖一拖再說。這一拖就拖出了人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樣的生產,對效益而言,根本就是一句空話?選講效益,離不開安全二字。需樹立起“安全就是效益,平安就是福”的價值觀,憂安全,抓安全,夯實安全基礎,彌補安全欠帳,避免事故損失,才能樂效益,言政績。
上一篇:班組如何開展好安全活動
下一篇:抓好安全思想教育黨組織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