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均GDP持續增長,安全事故卻屢屢發生。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國家安全生產形勢有所好轉,卻并沒有扭轉經濟繁榮背后嚴峻的安全形勢。近幾年,國家的政策法規不可謂不細,監管的要求不可謂不高,處罰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安全事故悲劇卻為什么一次次重復上演呢?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體制方面的原因來分析。
一、體制不全、管理乏術
中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GDP增長率是考核地方政府官員政績的主要指標。地方政府官員為了獲取政績,博得上級的賞識和仕途的升遷,勢必將大力發展經濟,快上大上項目作為自己的第一目標,在此過程中,安全和環保常常是項目發展的制約因素,地方政府雖然也在行使安全監督的職能,但常常只停留在表面,甚至常常作為企業的庇護神躲避上級部門的監督檢查。這可以說是中國安全體制的根本弊端,如何在GDP增長和安全環保投入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十分困難的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在地方官員考核中必須取締單純考核GDP增長的模式。
在國企、民企和私企的競爭中,國家公共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導致他們在競爭中的不公平性加劇安全事故的發生。大型壟斷的國營企業占有國家絕大部分資源的支配權,還可以獲得國家財政上的多種補貼,而民企和私企只能望梅止渴。民企和私企為了生存發展,只有各顯神通,或打政策法規擦邊球,或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從安全和環保上節流以獲得更大的利潤,這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屢屢發生。
地方保護主義是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地方上的企業往往都是地方政府扶持的,企業和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企業要生存發展,要占有地方的土地,貸地方銀行的款,給地方交稅,完成地方政府交付的公益任務。在此過程中,地方官員常常是受益者,形成了企地利益共同體。這個利益體為獲取更大利潤,常常忽視安全環保投入。
政府在安全管理方法上缺乏靈活性,形式僵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經常看到國家安全生產總局領導在重特大現場疲于奔命,一次調查下來,原因和總結都是那幾條,處理一大批人,下發一批文件,全國來一次大檢查,痛過之后不久,同樣的事情又發生。省級地方上的管理更甚,出臺的文件更富戲劇性,一個人吃飯噎死了,全民便不準吃干飯。這種僵化的管理模式根本不能發揮治本的作用。
二、金錢至上、責任缺失
在商品經濟社會里,人們不再只滿足于衣食無憂的生活狀況,而是追求快富暴富,以財富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人生價值觀的偏差造成了企業主在生產過程中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以最小的投入賺取最大的利潤。
這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可以說是商品經濟社會的伴隨物和衍生品。一方面,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只在財富最具有話語權,所以每一個企業要想將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必須不斷快速增長自己的財富,以獲取更大的市場和話語權。這種現實和風氣必然造成企業主們忽視安全投入,輕視員工的權利和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金錢在社會的各個層面扮演了萬能的角色。許多人金錢開道,獲得了權力、美色、土地和國有資產,這就進一步擴張了許多人片面追求金錢的野心。
在勞動密集型的沿海發達地區,許多小的私營企業主為了賺取高額的利潤,可以說赤裸裸地表現出剝削者的嘴臉。他們無端地延長工人勞動時間,而給工人們極低的報酬,在安全和勞動保護方面更無從談起。在金錢至上價值觀的驅使下,許多人非但缺失責任,無視法律,甚至連最起碼做人的良心也不復存在。前段時間出現的瘦肉精、毒粉條、毒豆芽等事件的曝光充分暴露了食品行業內觸目驚心的安全事故,直接關系著人的生命安全的食品和藥品安全行業尚且有如此大膽行為,那些人還有什么不敢干的呢?
一種社會風氣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形成的,因此要想扭轉改變也不可能是否一蹴而就的。追求金錢價值觀的形成跟商品社會、改革開放、國際合作競爭、教育等諸方面因素都有關系。我們應該從教育抓起,在社會上培養一種正氣,讓不顧一切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為遭到社會的唾棄和法律的制裁。
三、監管不力、法制不全
政府在安全監管職責方面分工不清,造成監管失位是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前段時間發生的沈陽“毒豆芽”事件凸現了這種監管責任的缺失,事件已經發生了,工商、質監、農業部門都推諉說不是自己的監管職責,這一方面證明我們的安全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表明我們的政府職能部門沒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責任。這就造成不法分子違法有恃無恐,造成嚴重的安全危害。
國家、行業和地方的安全檢查制度存在很大缺陷,盡管我國制定了多層次廣范圍的檢查制度和檢查體系,但執行的時候常常形同虛設。檢查的慣例是檢查前先通知,讓受檢查單位有充分的時間準備,掩蓋安全方面的漏洞,以避免處罰。檢查時常常是檢查人員到現場走馬觀花看一遍,聽聽領導匯報,然后就是酒局飯局,檢查過關。這種檢查行為不僅浪費大量的社會資源,而且根本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我們常常在事故現場看到一個個監管人員為自己辯解,說自己都是按規定嚴格執行檢查制度,殊不知長期形成的虛假檢查方式正是造成安全隱患不能發現排除、安全事故屢屢發生的重要根源。
在監管體系中,政府監管部門和監管人員無疑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責任心、原則性、思想品質直接關系著監管的效率和效果。一些企業為了逃避監管,就會想盡千方百計拉攏腐蝕監管人員,給他們提供各種方便,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利益共同體。這種利益鏈一旦形成,安全監管就成為一低空文。
事故責任追究過程中,對安全責任追究的公正性常常受到社會的質疑。中國的法律體系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樣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對不同的人來說常常存在很大的處罰差異,而這個差異又是法律所允許的,所以執法人員對違法行為責任和性質的界定起到關鍵的作用。如果執法人員和被處罰者存在利益關系,就會造成安全責任追究上的巨大不公,也會造成對安全違法行為的縱容和庇護,無形中滋漲了違法犯罪分子的膽量。
四、生計艱難、群體弱勢
一次次安全事故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消逝,聽到了一個個孤兒寡母的哭泣,事故中遭受死難的同胞令我們深感生命的脆弱,哀悼他們的不幸。在扼腕長嘆的同時,我們不能不深入思考為什么安全事故總是發生在這些貧困人群的身上。
近年來發生的重特大事故中,以煤礦和建筑工地為最。在死傷的人群中,來自五湖四海的農民工占絕大多數,他們死了,有的連名字和籍貫都難以查到,所以他們的維權賠償等工作都相當艱難,這也壯大一些私人企業主敢于冒風險去謊報瞞報安全事故的膽量。
在事故中死傷的人員無疑大多數都是弱勢群體,他們從事世界上最苦最危險的工作,是因為他們大多來自于貧窮落后的農村,家庭生計艱難,盡管有許多危險,但為了擔負起家庭重擔,他們義無反顧地走向危機四伏的礦井和建筑工地。他們不是不知道自己工作的危險,他們也體會過身邊兄弟在事故中喪生的恐懼,但為了生存,他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一方面,這些弱勢人群,文化程度和知識水平一般都很低,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必須對他們進行反復教育才能讓他們改掉平時形成的陋習,許多企業在這方面投入的力量遠遠不夠,成為安全事故發生的內因。另一方面,這些人群有一些經驗教訓,有自己的安全意識和警覺性,他們在工作中能夠發現一些事故的苗頭和隱患,他們提出來了,但企業為了追求效益,忽視他們的意見,更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讓民工兄弟們能夠充分地提出自己的合理訴求,能夠在拒絕違章指揮時理直氣壯,就需要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給他們平等的尊嚴和權利,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本質安全。
安全事故過去發生了,現在正在發生,今后還還將發生。雖然目前我們國家的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但我們應看到十多年來我們安全工作的不斷進步。雖然由于體制上的原因我們的安全工作還有許多痼疾,但我們的國家和政府都一直在努力鏟除頑疾,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去不斷改進安全管理,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受到平安和諧的幸福。
上一篇:學習事故警示通報感想
下一篇:班組管理提倡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