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全生產行業管理是政府賦予行業的職能
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十分重視和關心安全生產工作。近年來,多次召開了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發了很多文件,國務院國發[1993]50號文件明確提出了“企業負責制,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章守紀”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鄒家華、吳邦國副總理多次在講話中提出,目前政府管理安全生產的方式,主要還是采取行業管理和國家監察相結合,行業管理和國家監察是相輔相成的,都是政府行為。勞動部在“九五”安全生產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了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能:各行業主管部門應發揮本行業的安全生產規劃、指導、管理、監督作用,對本行業的安全生產負責;組織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法律、法規和標準;指導和推動企業改善勞動條件,搞好安全生產,不斷提高本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制定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業安全生產規程和技術規劃;制定本行業安全生產年度計劃和長期規劃,加強目標管理,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生產制約和激勵機制;組織指導企業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措施計劃,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在重大經濟和技術裝備決策中應提出安全生產要求和內容;危險大、危害重的行業,建立安全生產保障基金,逐步增加企業重點安全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和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的資金投入;負責檢查本行業在生產性基本建設項目、技術發行和引進的工程項目中執行勞動安全衛生“三同時”的有關規定;定期組織本行業安全生產檢查、評比和考核,表彰先進,總結和交流安全生產經驗,推廣先進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加強對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福建省八屆人大十三次會議通過的《福建省勞動安全衛生條例》也明確提出了行業管理的職能。
2 加強行業安全管理關鍵在領導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是領導,衡量一個領導是不是真正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主要看各級領導是否把安全生產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是否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安全生產,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出發,在行動上而不是口頭上真正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大力支持安全生產工作,幫助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問題。
3 加強行業安全管理(監察)機構、隊伍建設
目前地市勞動部門安全監察人員3~4人,各縣市區安全監察人員只有1~2人,在勞動部門安全監察力量不足的情況下,行業安全管理就顯得更突出了。行業管理必須要有機構、人員,健全安全生產的保證體系,各級主管部門的管理(監察)人員由上一級主管部門任命、培訓,并對安技人員實行垂直領導,車間安技員由廠部指派,并發放工資、獎金,其他能類推的,可能效果會更佳。
4 要強化安全制約機制
在行業內部也要建立安全制約機制,在行政上可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以明確各級行政領導和全體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在經濟上應用經濟手段,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把安全生產與經濟掛鉤,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的更好落實,在措施上要健全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規范化,建立適合行業特點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以此約束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行為。
5 加強行業安全生產檢查監督
要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形成林委季查、企業月查、工區(車間)周查、班組日查的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消除隱患。除定期檢查外,根據氣候條件情況,進行重點抽查,并做好安全生產檢查記錄。除現場提出整改外,還要下達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按“三定”要求,限期整改。有些因經濟、技術原因,一時無法整改的,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安全。整改完畢后,要通過跟蹤檢查驗收,簽字反饋,以示負責,把消除隱患工作落實到實處。
6 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
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堅持不懈地做好。勞動部在[1995]405號《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中規定,新工人(包括“三工”)和調換工種的工人,要進行安全生產三級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特種作業人員一律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做到持證上崗,并按規定進行復審;安技人員和領導按省培訓到地市縣,地市培訓到企業,要不斷學習新的科學知識,提高業務、技術水平;企業要經常教育工人,提高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自我防護的能力,克服盲目性、隨意性,共同搞好安全生產工作。
上一篇:淺談安全生產工作“五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