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來說,安全是天字號的大事。安全事故的發生大致由三大要素造成,即人、機器設備及環境,從以往的經經驗和現實的情況來看,80%以上的工傷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人又是三者當中唯一“活”的因素,是可以預防事故的。可見,以人為本,提高全員安全素質,是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而創新安全宣傳教育、安全培訓、現場管理,又是企業生產安全不斷邁上新臺階的關鍵。
創新安全宣傳教育。安全宣傳要多人情味,給職工以溫情提醒,如組織職工、家屬召開“親情規勸”座談會;在工區、車間開辟全家福專欄并配有親人安全贈言;從地面到井下,從主運巷到采場,以“一條龍”的有人情味的橫幅標語提示職工時刻注意安全;開辟事故案例展廳并組織職工經常參觀等等,都是不錯的做法。通過事故現場或事故模擬演示的形式,對職工進行安全形象直觀教育,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零距離感覺,從而受到震撼人心的深刻教育。經常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安全文化活動如安全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圖片展覽、文藝表演、安全大家談、設置曝光臺等等,使安全教育真正入腦入心。上安全課時請“過來人”現身說法,談經驗、說教訓,使職工產生共鳴,從“過來人”身上吸取教訓,自覺接受教育。
創新安全培訓。培訓要以現場講解和現場操作為主,以課堂理論傳授為鋪。比如對新工人的培訓,可以先在教室對其講解必要的生產現場安全要求,然后帶他們到生產現場進行形象直觀的實地講解,接著授之實際操作,使他們熟練掌握工種的安全操作技能,最后又回到課堂上進行理論培訓,這樣通過現場、實物或模擬演示進行形象直觀教育,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同時應多開展突發事故演練活動、各工種的安全技術練兵和安全技術比武活動,這樣的培訓不但能增強職工接受培訓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讓職工從中得到鍛煉,提高職工的應變能力和實踐水平,加深對安全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職工臨危不懼、遇事不驚、沉著冷靜的心態和提高職工的防范能力,職工的安全意識自然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創新現場安全管理。必須將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以文字與圖示的形式在生產現場上墻,提醒職工時刻注意和牢記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從每一個崗位、每一道工序、每個生產環節上對照規程和標準,安全工作,杜絕事故。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全員安全流動崗”。流動崗以班組為單位,班組的每一個成員輪流當一天安全員,負責生產現場的安全檢查,監督全班職工的各項工作,糾正班組成員中的習慣性違章、違規等不安全現象,這樣不但可以起到互相促進、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作用,而且能夠及時發現危險環境、危險行為等,將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銅坑礦碎礦車間生產班組“一人當一天安全員”的實踐證明,建立班組“全員安全流動崗”是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大大降低班組成員的習慣性違章行為,使現場的安全管理更加有序。
總之,我們必須深入實際,結合實際,走出安全工作的舊模式,積極探索符合企業、崗位特點的新模式,使安全工作更加適應與時俱進的生產經營的需要,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上一篇:職工群眾是安全生產的主力軍
下一篇:要增強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