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范動作少一步,靠近事故一大步:
1、規范不到位,高速動車狠撞人;
2、規范不到位,眾多奶粉傷嬰腎;
3、規范不到位,山西潰壩奪人命。
二、正確理解規范:
1、規范是某一組織為了保證和保持該組織正常運轉、和諧發展而確立的、并要求這個組織的所有成員以及與這一組織有關聯的任何成員都應該遵守的行為標準。
2、規范包含“圓規、正規、模范、示范”的含義:規范是有范圍的,規范是有層次的,規范是要執行的,規范是可以復制的,規范的執行情況是可以檢驗和衡量的,規范是運動的。
3、規范是人民生命財產的“護身符”;
4、規范是和諧社會的支撐和表現;
5、規范是任何組織健康發展、科學發展的基石;
6、規范很重要,執行規范更重要;有規范不執行,比沒有規范更可怕;
7、成功的企業背后一定有規范性與創新性的企業管理制度在規范性的實施;
8、規范的事情如果做不好,將會產生不好的“四出”(出錯、出笑話、出局、出人命);
9、低級動物也是有規范和守規范的,人類要向動物學習,保持好規范性的本能。
三、運用并執行好各項“規范”:
1、做好被規范的對象;
2、做好執行規范的主人;
3、在規范面前,要做到“三不”:
(1)不能忽視規范;
(2)不能不執行規范;
(3)不能惡性破壞規范。
4、辨證處理好規范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5、有機處理好規范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1)有什么樣的文化理念,就有什么樣的規范或制度。
(2)有什么樣的組織文化和文化理念,就有什么樣的規范或制度的執行效果。
(3)規范總有管不到位的時候和地方,文化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6、啟用劉先明創新性提出的“規范實施率”這一新指標,促進和保證“規范”得到全面執行。
上一篇:實現“安全為天”的重要途徑
下一篇:芻議“五五”普法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