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安全教育首重突破“八大誤區”—— 重國家財產安危,輕職工生命安危;重生產效益,輕生產安全;重生產計劃,輕安全程序;重經濟處罰,輕思想反省;重安全意識,輕安全技能;重管理人員培訓,輕生產人員培訓;重事故后的檢討,輕事故前的預防;重形式主義空洞宣教,輕理論聯系實際教育。企業安全教育關鍵做好四項工作:一、根據企業實際,編輯安全手冊;二、根據生產需要,加強安全培訓;三、創設靈活多樣的安全教育方式;四、建立常規有效的安全考核制度。
[關鍵詞] 安全教育;安全考核
近年來,全國消防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各廠礦企業而言,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雖然特大事故主要集中在煤炭礦山、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民用航空等行業,但對所有行業而言,都應多加借鑒,舉一反三,警鐘長鳴,認真盤點自己的不足,嚴查隱患,堵塞漏洞,踏實做好本行業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中要務之一,就是要真正把企業的安全教育與安全考核工作落到實處,下到深處,做到細處。
企業安全教育上上下下都在談,談了多少年,但說易行難。如何在貫徹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過程中,真正做好安全教育與安全考核,是擺在每個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實戰難題。根據近年安防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主要須從兩大部分入手:突破“八大誤區”;做好四項工作。
1.企業安全教育首重突破“八大誤區”
安全教育,最根本的還是思想的教育。因此,要做好企業安全教育,首先要真正掃清思想上的障礙,突破“八大誤區”。
以下對“八大誤區”分述如下。
第一大誤區:重國家財產安危,輕職工生命安危。
國家財產安危與職工生命安危孰輕孰重,前些年都還具有一定的爭議性,而在實踐中也就更難處理好。以前,我們總是提倡,要奮不顧身搶救國家財產。經過多年改革開放的實踐,我們已經開始認識到,這一理念本身并無謬誤,但應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科學與專業。無庸置疑,國家財產要力保,要搶救,但要記住,人也是財產,人是國家最寶貴的財產。在危難中奮不顧身搶救國家財產,必須以具有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器材為前提,不能鼓勵大家去做無謂的犧牲。然而,至今為止,仍有為數不少的管理者在實際的關系處理中,還是偏重于重財產,輕人命。有的甚至完全不顧人命安危,比如有的商場與工廠生產線為防盜而將通道與窗戶焊得密不透風,致令災禍發生時傷亡慘重;有的雖然也強調人命安全的重要,但卻制訂了一些保障資產的條條框框,以致在事故發生時,延誤了寶貴的逃生時機。諸如此類的教訓不勝枚舉。
第二大誤區:重生產效益,輕生產安全。
管理層常有一句口頭禪:“市場是企業的上帝,效益是企業的生命”。此話完全反映了市場經濟的現狀。這些年來,效益一直是我們的企業全力拼搏的終極目標,壯大求存的發展動力。不少企業為了市場份額與生存競爭,為追求理想的效益唯有不斷節省成本,這其中也可能就包括降低了必不可少的安防投入。有的企業雖然做大做強了,增大了再生產投資,但卻忽視了安全生產的再投資;或者雖有考慮,但安全的再投資沒有隨生產擴展而得到同步增長。這種安防投資的失衡短期內可能無傷大雅,但長期來看,對企業的影響可能是致命的。
第三大誤區:重生產計劃,輕安全程序。
計劃是企業的經絡,企業的一切運作均依靠計劃來展開。管理者要面對一個接一個的周計劃、月計劃、季度計劃、年度計劃、加工計劃、銷售計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有計劃。有的企業管理者成日被淹沒在計劃表格中不能自拔,兩耳不聞安全事,一心只念生產經,對安全程序得過且過,能了就了,對安全目標只是將其視作裝飾門面的錦旗。當安全保養、安全檢修與生產計劃發生沖突時,讓安全程序讓路于生產計劃。 就這樣,一手硬,一手軟,生產務的是“實”,安全就的是“虛”,到頭來企業難免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某些重大事故的血的教訓,正緣于此。
第四大誤區:重經濟處罰,輕思想反省。
經濟處罰與思想反省的輕重反差則是近年才出現的一種異化。以前的管理慣于做思想工作,左也反省,右也反省,不痛不癢,人們也就麻木了。而如今卻常常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凡事罰款。從執法部門,到監督機構,從廠礦企業,到車間班組,上上下下,全都有罰。經濟處罰成了處理問題的不二法門與萬應靈丹。違犯安全紀律?罰款;違犯操作規程?罰款。不從根本找原因,不找病癥開良藥,動輒罰款,罰完了事。
管理者固然省事,但并未能省掉事故。其實,不少事故還是有思想根源的,比如老職工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打滾多年無差錯,恰恰容易產生麻痹思想;新職工安全知識薄弱,初生牛犢不怕虎,往往容易出現冒險作業。
第五大誤區:重安全意識,輕安全技能。
安全是一門復雜的科學,也是一門廣博的技術。對安全的科學性與技術性沒有深刻認識的話,安全工作就一定會產生偏差。隨著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應當看到,不少企業都已在認真抓安全工作。但有的企業在落實中存在一個傾向:大會小會講安全,上上下下都很重視培養職工的安全意識;然而,對如何具體地去培養職工的安全技能卻重視不夠,投入太少。這種安全技能欠缺的狀況是不少企業安全工作的硬傷。
特別是對一些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由于危險源的復雜性與多發性,因而對職工的安全技能要求也就需要從嚴從高。只滿足于安全意識不重視安全技能的初級安全教育模式,將會整體影響到安防工作的質素,為事故埋下隱患的種子。
第六大誤區:重管理人員培訓,輕生產人員培訓。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和加入世貿之后經濟融合的加速,我國的安防工作正逐漸走向與國際接軌,表現之一便是安全培訓工作大大加強。在安全監督機構的指導下,不少企業都引入了全員培訓的理念,使安全工作獲得質的提升,取得良好成效。但其中也有個別企業在安全培訓上有一種偏向:重管理人員,輕生產人員。其癥結在于,把安全工作定義在管理的范疇,只著重管理層的培訓,忽視了生產人員作為安全工作的主體角色的作用。這種頭重腳輕的“倒金字塔型”安全教育與培訓方式,無助于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會處處被動,捉襟見肘,疲于奔命。
第七大誤區:重事故后的檢討,輕事故前的預防
有的企業由于從未出現過安全方面的大事故,因而或多或少存在一種僥幸心理,總以為災難畢竟只是一種小概率事件,以諸如生產忙、計劃緊、訂單多為籍口,不愿在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安全檢查、安全考核上下功夫。平時對危險源認識不深,對隱患及風險預防不夠,有問題時就臨時處理一下,遇檢查時就緊急“磨刀”一下,出事故后就懇切地檢討一下。豈料“萬丈高樓起于壘土,千里長堤潰于蟻穴”,最終大禍臨頭,企業與個人都要為此付付出沉重代價。
第八大誤區:重形式主義空洞宣教,輕理論聯系實際教育。
形式主義的空洞宣教是過去企業中沿用多年的一種教育模式,今天的企業與時俱進,多已鄙棄。但在個別企業的安全教育中,仍有一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搞安全教育不離“三板斧”:開會、學習、宣講。學法規不聯系實際,論案例不反省自身,推一下,動一下,逢檢查和年審就上上下下宣傳一下。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收效甚微,事過境遷也就煙消云散了。由于教育方式的刻板,自然導致教育效果的空泛。
上述八大誤區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通病,在企業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這些誤區一看就明,一講就通;但說到突破,做起來就難。就是這些誤區,曾令不少企業導致各種事故甚至重大事故,至今都還有慘劇在重演著,后果是痛心的,教訓是深刻的。所以,如何才能走出這八大誤區,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安全教育”。這方面的安全教育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企業管理者的自我教育。
有人會以為安全教育就是“教人”,殊不知,安全教育首先是“教己”,教管理者自己。也就是說,一個管理者的理念,或者一個企業的基礎,到底是建立在“以人為本”,還是以利潤為本?在贏利與安全之間,企業如何定位?如何發展?如何兼顧商業的責任與社會的責任?筆者以為,“以人為本”的要義對于企業而言,毫無疑問,社會責任遠高于商業責任。過去許多年,粗放的工業與畸形的發展導致環境惡化災禍頻生,已經令人類自食苦果。如今,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都在深刻反思,發展的根本從著眼于“物”,轉到著眼于“人”,發展的模式從高速發展,轉到和諧生態可持續發展。“安全、健康與環保”已成為世界的潮流,時代的大勢,新世紀高高飄揚的一面旗幟。企業理應負起社會大任,責無旁貸。
我們常說,管理者的職責和目標全在致力于股東價值的最大化,致力于員工價值的最大化。員工是企業價值的源泉,沒有員工,企業增值無從談起。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過一個“需求層次金字塔圖”,把人的需求分為五種。此圖結構由底部至塔尖依次為: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社交需求 — 尊重需求 — 自我實現需求。在生存、溫飽與發展之間,生存需求的前提便是安全需求。要令企業增值,員工增值,確保提供一個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至關重要。管理者只有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正確的企業立身之道,樹立正確的企業營運與安全理念,并將之貫徹到對職工的安全教育之中,使之成為企業上上下下貫徹始終的安全政策,才會使安全教育真正上升到“以人為本”的高度。
2、企業安全教育關鍵實施四個要點
要點一:根據企業實際,編輯安全手冊。
安全教育不能空穴來風,必須有根有據。安全教育不能泛泛而學,必須聯系實際。因此,應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與行業或地區的規章制度及本企業、本部門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在貫徹OHSAS18001的基礎上,編輯出詳盡的安全生產規程與安全操作規程手冊。此書屬匯編性質,應將有關的法律法規、安全政策、組織架構、安全制度、管理規定、設計導則、操作規程、維修方法、應急程序、危險源、勞動保護、急救須知、消防常識等等一一廣納其中,使之成為各級管理者與各工種員工安全工作的指引性文件,成為企業安全“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依據,也是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的依據。對各級管理人員,各個不同工種,應規定其學習的范圍與掌握的程度,明確考核要求。
編輯安全手冊是企業的一項關鍵工作,其重要性應提高到企業生存的高度,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安全手冊甚至比技術手冊或產品手冊更加重要。應組織具有豐富實際經驗的安全技術專家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編輯撰寫。其內容在經營上涵蓋設計、生產、測試、維修、倉儲、運輸諸方面,在專業上涵蓋土建、機械、電氣、危化諸方面。編寫應做到:具體、細致、全面,并接受安全工作的實踐檢驗,不斷進行補充和修改,以達致完善。
總體而言,企業安全手冊應體現三方面的特性:1、權威性;2、系統性;3、可操作性。
要點二: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
首先,要根據企業實際,確定與職業健康安全方針一致的安全培訓指導思想;其次,根據企業的人員結構與專業類別,系統而前瞻地制訂安全培訓計劃;再次,根據企業的營運狀況及生產過程,分階段,分時段,分期分批實施培訓;最后,應建立完善的培訓檔案,增強培訓的反饋追蹤,以利改善培訓及再培訓的工作。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級別、不同職責、不同崗位員工的需要,加強全員安全培訓。對安全主任、安全督導員,組織參加政府或行業舉行的年度安全技術培訓。對特殊工種人員,組織參加特殊工種證書培訓,持證上崗。對新大學生或新工人,組織參加企業安全基礎培訓。
在實際工作中,結合帶徒教育培訓,崗位練兵,專題講座等,使安全培訓工作呈多角度全方位的展開。同時,應按照企業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實際操作訓練與安全演練,以提高安全培訓的實戰性與有效性。
要點三:創設靈活多樣的安全教育方式。
隨著多年來國家消防安全法規的日益完善,安防工作的不斷深入,舊的安全教育模式早已擯棄,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安防教育愈來愈趨于正規化、制度化、系統化及多樣化。如今,建立靈活多樣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知識普及,法規學習,現場講評,演習訓練。在具體的操作上,利用網絡、專欄、企業內刊等進行適當的宣傳是目前資訊便捷的宣傳渠道。在要點講授重點輔導之后把安全手冊發給職工自學也是一種較為令企業與個人接受的學習方式。除一些安全理論或高級程度的安全課程外,大部分的職工應可自學一般的基礎安全常識與操作須知。但在教育內容上必須進行改革,把工作安全守則與個人安全常識緊密結合起來,使職工明白到安全知識對一個現代人的重要,不僅于工作,于家庭和個人都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并進而得到一種認知:安全知識的充實,不僅能提高工作的素質,也能提高生活的素質,這是二十一世紀人文精神的一部分。這樣一來,使安全教育由被動的填鴨式灌輸變為主動的自發式學習。通過教育方式的改變,帶來教育效果的改變,并真正帶來職工素質的提高。而適時展示職工中的安全標兵、技術能手的業績,讓大家分享他們的成果也是一種很好的正面教育方式。此外,適時地舉辦聯系企業實際的安全知識競賽,把安全教育的氣氛搞活,使安全文化成為企業文化有機的一部分。通過安全知識競賽,營造一種全員參與的積極氛圍,并集思廣益,廣泛收集消防安全合理化建議。同時,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安全教育的深度與力度。“走出去”即把安全干部派出去參加正規的安全培訓;“請進來”就是請安全專家來舉辦專題安全報告或訓練演示。總之,安防教育的有效與否,全在于能否做到與時俱進。
要點4:建立常規有效的安全考核制度。
應根據不同的專業層級及不同的人員類別,制訂相應的考核方式,如:開卷考核、閉卷考核、抽取題庫考核以及現場操作考核與綜合考核等。 通過考核的職工才可獲得入行實習或持證上崗的資格。
此外,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讓安全考核制度常規化,其目的是溫故而知新,繃緊安全的弦,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常規性的安全考核,可使職工認識到,安全工作不僅僅是安全主任的職責,而是全體職工的職責,從而令企業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廣度的全面化、深度的全員化。
考核制度的建立,除了舉辦各種安全技術專題教育,加強專業安全考核外,新員工上崗前應經過安全培訓考核,員工技術升職前應進行相應的安全技能考核。考核分安全知識考試、安全操作考試及管理層的安全績效考核三種。考核成績記入員工檔案,作為人事考核的參考依據。同時,企業進行年度安全考試,以部門為單位進行評比。并在考試中收集職工對安全隱患的反饋意見,以此作為PDCA循環中的檢查鞭策環節之一,促進安全工作不斷進步。
上一篇:罪犯與監獄工傷醫療糾紛法律探析
下一篇:莫讓施工留下事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