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省質監(jiān)局公布了一項針對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施工工地在用的安全帽抽樣合格率只有50%。據(jù)介紹,不合格的安全帽在意外發(fā)生時根本無法保證作業(yè)人員的頭部安全,同時日常佩戴還會引起頸部疲勞、傷害頸椎。
眾所周知,安全帽是維護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防護工具,其安全性能怎么強調都不過分。然而,施工工地在用的安全帽抽樣合格率只有一半,安全帽的質量、垂直間距、帽殼內突出物、耐沖擊性等方面都存在安全隱患。安全帽不僅無法保證工人的頭部安全,日常佩戴還會引起頸部疲勞、傷害頸椎。工人生命安危被當成了兒戲。看到這樣的安全帽質量抽查結果,我不禁為工人們捏一把冷汗。我們在譴責劣質安全帽生產商的同時,也不能放過利欲熏心,為了省幾個小錢,不顧工人的死活,給工人購置劣質“安全帽”的無良老板。
而且,包括安全帽在內的安保用品質量堪憂并非一地獨有的現(xiàn)象。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有報道說,我國安保用品每年缺口至少在10個億以上,這或許是劣質安全帽有空子可鉆的重要原因。但我認為,安全監(jiān)管制度形同虛設,安保用品市場無序才是其中的根本原因。
要破解安保用品質量難題,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遴選有資質的廠家生產安保用品,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劣質生產廠家的監(jiān)管打擊力度,嚴格監(jiān)控安保用品生產、銷售諸環(huán)節(jié),強制給包括安全帽在內的安保用品“體檢”,避免劣質安保用品流入市場,影響安全生產。
同時,還要加強對施工企業(yè)老板的教育,把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前移,增加購買、使用劣質安保用品的違規(guī)成本,讓老板基于違規(guī)成本的考慮,不敢購買低價劣質安全帽發(fā)給工人。不能等出了安全事故,事后再來調查處罰、總結教訓。而且還要重視對在崗工人的教育、培訓,教會他們識別安保用品真?zhèn)蝺?yōu)劣的常識。還有工會組織,要直接參與安保用品質量的鑒定和購置,為工人把好關,合格的就用,不合格的就禁止發(fā)放。只有方方面面合力動作,才能有效地保證安保用品的質量,維護勞動者的安全。
上一篇:“12345”金字塔型安全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的探討
下一篇:體面勞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