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員工工作壓力,營造和諧工作氛圍,建立起成熟的員工心理預警和平衡機制,需要企業、員工、工會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小馮是一家私有企業的職業經理,最近她的睡眠一直不好,情緒也比較煩躁,感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老板的要求似乎越來越高,不僅平常加班而且周末也時有加班,這使得她很郁悶。
像小馮一樣,現在職場上相當一部分人被來自工作的心理壓力所困擾,并且不能自拔。
2006年11月9日在上海召開的第四屆中國EAP(員工心理援助)年會上,發布了《2006年中國企業員工職業心理健康管理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25.25%的受訪者經常感受到壓力、職業倦怠之類的心理困擾,49.8%的受訪者有時會有心理困擾,而5.3%的受訪者總是體驗到壓力、職業倦怠之類的心理困擾,加起來總數超過了八成。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節奏急劇加快。面對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人們難免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緒問題,煩躁、焦慮、憂郁和孤獨已成為現代職業群體的心理通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緩解和排遣,將不僅會直接影響個人身心健康,還會降低工作效率,進而給企業帶來諸多負面效應。
造成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急速推進的市場經濟和飛速上升的待就業人數,使得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員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內部過于嚴格的管理機制和來自同事的“白熱化”競爭甚至排擠,也會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而這其中,來自企業方面的原因似乎更為直接。不少企業只是過分強調業績的重要,而忽視了對于員工工作壓力的疏導和緊張心理的緩解,使得員工們每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僅身體處于極度疲憊的亞健康狀態,還要經常承受繁重的工作壓力和領導層的苛刻挑剔。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上述《2006年中國企業員工職業心理健康管理調查報告》顯示:62.21%的受訪者認為職業心理健康對工作有非常大的影響,而73.11%的受訪者認為企業進行職業心理健康管理非常必要。
但是,現實情況不容樂觀。正如調查顯示:2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所在的公司從來沒有關心過員工的職業心理健康,27.59%的受訪者表示公司會偶爾關心,而“經常”和“總是關心”這一問題的加起來只占14%。
另外,來自員工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視。有些員工不愿主動與人交流,不太善于與人交往,包括與同事溝通,與老板交流,與客戶交往,時間一長,老板、同事和客戶也就慢慢疏遠了他。
《健康時報》特約專家、心理學者劉曉禎認為,不善與人交往的員工在職場中經常會感到被傷害。他們往往非常敏感,一旦在人際關系上碰壁,就會更加退縮,還會感到別人傷害了他。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唱好安全生產三字歌
下一篇:“安全生產五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