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安全生產,查改隱患是關鍵。從現行的安全檢查模式來說,一般先由班組“自查”,而后由車間“復查”,再由上一級“檢查”或“抽查”。
實事求是地說,越是“上面”的檢查,效果有可能越不好。因為他們對基層不甚熟悉,往往是“晴蜓點水”走過場,原則性地提出一些問題,還常常被下面一些“表面文章”所迷惑。最熟悉、最了解工藝操作流程,最能及時發(fā)現生產事故隱患的是在班組這一級上。因為他們是直接的操作者,天天要與設備打交道,哪個地方容易出問題,他們心里最有數。一旦出事首先殃及的是自己,這些利害關系他們心里也最清楚。因而,“自查”的效果應是最好的。
但現實情況卻是上面來檢查的“規(guī)格”越高,下面就越是重視,應付上面的檢查,重視程度遠大于班組日!白圆椤薄槭裁窗嘟M安全“自查”的效果不好呢?原因是在班組長身上。選誰當班組長往往看重的是其“人緣”如何,責任心太強的班組長容易得罪人,有這樣的“老好人”把關,查改隱患被看成是“自毀聲譽”,批評當然是“輕描淡寫”,對違章操作處罰自然也最具“人情味”;另外是班組長作為班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本該是“領頭羊”,但他的權利、義務、責任被逐級“弱化”了,沒權、沒整改資金,提一些合理化建議反而被認為是在“挑刺”,抓安全成了“名譽責任”,“自查”因此成了難查。
我們要讓那些“黑臉包公”、查改隱患“六親不認”的人當班組長,讓他們有職有權,把安全“自查”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因“小”不為是最大的安全隱患